-
公开(公告)号:CN116363491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637630.9
申请日:2023-06-01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 中国人民解放军63863部队
IPC: G06V20/00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和最优目标集的毁伤评估方法、系统,属于毁伤技术领域。包括步骤S1:采集毁伤目标的图像数据,通过计算得到最优的目标图像片段集合;步骤S2:构建以改进的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的毁伤评估模型,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将现有已经定义过的不同毁伤程度等级的图片输入到改进的神经网络模型中进行迭代训练,得到准确度较高的毁伤等级评估模型;步骤S3:基于步骤S1中所得到的最优的目标图像片段集合,将其输入到毁伤等级评估模型,计算出最终反映毁伤程度的目标毁伤程度所属等级。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毁伤评估过程对目标对象毁伤情况识别处理不够准确,评估模型计算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363491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637630.9
申请日:2023-06-01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 中国人民解放军63863部队
IPC: G06V20/00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和最优目标集的毁伤评估方法、系统,属于毁伤技术领域。包括步骤S1:采集毁伤目标的图像数据,通过计算得到最优的目标图像片段集合;步骤S2:构建以改进的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的毁伤评估模型,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将现有已经定义过的不同毁伤程度等级的图片输入到改进的神经网络模型中进行迭代训练,得到准确度较高的毁伤等级评估模型;步骤S3:基于步骤S1中所得到的最优的目标图像片段集合,将其输入到毁伤等级评估模型,计算出最终反映毁伤程度的目标毁伤程度所属等级。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毁伤评估过程对目标对象毁伤情况识别处理不够准确,评估模型计算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923369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560562.6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约束下多层陶瓷金属复合装甲包括:多个平面约束板、陶瓷件、周向约束板,每两块平面约束板之间夹设有一块所述周向约束板,周向约束板上至少开设有三个第一固定孔,陶瓷件设置于周向约束板内且位于三个第一固定孔合围的区域,多个平面约束板上开设有与至少三个第一固定孔对应的第二固定孔,多个平面约束板、周向约束板通过多个紧固件固定,每个紧固件穿过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进行紧固。将单层陶瓷分成多层并以金属平板进行支撑和约束,保证了前面陶瓷的破坏对后续的陶瓷完好性没有影响。本发明一种强约束下多层陶瓷金属复合装甲成功将陶瓷的优异特性利用到穿甲防护领域,成功实现了抗侵彻功能且还提高了抗侵彻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757066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278677.6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带圆弧部预制破片战斗部的参数化建模方法,包括建立圆柱段破片有限元模型:建立第一个破片网格模型;计算出每一层破片的个数和旋转角度;建立圆弧段破片有限元模型;使用次复制功能,每次旋转角度建出第一层破片;计算出破片层数以及破片层之间的间距,建出完整的圆柱段破片层;建立圆弧段破片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出单层破片所占角度;计算出圆弧段破片的层数和轴向旋转角度;利用循环功能,计算圆弧段第1层到第mA层破片的参数并建立出各层破片;通过结构参数建立出战斗部的内、外壳体;编制成TrueGrid命令流,建立出战斗部的完整模型。该方法快速建立出不同结构需求的有限元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1928738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10751173.2
申请日:2020-07-30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毁伤威力可调的破甲杀伤复合战斗部装置,包括端盖、壳体、预制破片、主装药、药型罩、挡环和起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一端连接端盖,另一端通过挡环连接药型罩;所述主装药装填在壳体中;所述壳体与主装药之间设置多层,每层设置多个预制破片;所述起爆装置包括基板、传爆管;所述基板在端盖和主装药之间,并与传爆管相连;本发明通过中心单点起爆输入点、端面多点起爆输入点、轴线阵列多点起爆输入点等不同输入点起爆,改变装药起爆方式,控制爆轰波在壳体与药型罩上的压力分布,从而实现毁伤模式可转化、破片威力等级可控。
-
公开(公告)号:CN111928738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751173.2
申请日:2020-07-30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毁伤威力可调的破甲杀伤复合战斗部装置,包括端盖、壳体、预制破片、主装药、药型罩、挡环和起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一端连接端盖,另一端通过挡环连接药型罩;所述主装药装填在壳体中;所述壳体与主装药之间设置多层,每层设置多个预制破片;所述起爆装置包括基板、传爆管;所述基板在端盖和主装药之间,并与传爆管相连;本发明通过中心单点起爆输入点、端面多点起爆输入点、轴线阵列多点起爆输入点等不同输入点起爆,改变装药起爆方式,控制爆轰波在壳体与药型罩上的压力分布,从而实现毁伤模式可转化、破片威力等级可控。
-
公开(公告)号:CN101929824B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010203377.9
申请日:2010-06-18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F41J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排光源双Z型反射式光幕靶测速定位方法,单排平行光源发出的平行光构成第一道光幕,该第一道光幕经四个反射镜反射后形成五道光幕,在第五道光幕末端放置光探测器;通过靶体尺寸与时间差等信息间接求出弹丸过靶速度以及弹丸与各光幕相交点在与各光幕垂直平面上的两个坐标;通过光探测器获得弹丸遮挡光线的位置;弹丸与光幕的三个相交点的空间坐标进行拟合,求出弹道方程,将诸如弹道方程或者弹道上某点坐标等类似有用的信息传输给显示设备或者计算机作进一步处理。本发明可以方便地测量出弹丸的弹道,可用于推算出弹丸在空间平面上任意的着靶点坐标以及弹丸在各方向的速度分量等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5808102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211588107.3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起爆点偏置角形成倾斜尾翼EFP的战斗部:包括多边形药柱、多边形药型罩、壳体;战斗部以传统球缺药型罩为基础,对药型罩进行多边形处理,装药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方案采用同口径结构。战斗部采用装药端面多点起爆,所述起爆点偏置角α为装药端面中心‑起爆点的连线与装药端面中心到多边形一边垂线的夹角;起爆半径为Ry。本发明的战斗部能形成具有倾斜尾翼的EFP,飞行时倾斜尾翼可以产生倒转力矩,从而大大改善飞行稳定性和减小着靶偏差。
-
公开(公告)号:CN114091371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111362271.8
申请日:2021-11-17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30/17 , G06F30/15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考虑破片相对位置的预制破片飞散角计算方法及系统,获得一端中心起爆时圆柱形壳体装药下的破片飞散角计算模型,基于试验数据分析得到了计算轴向破片飞散分布的一个修正的完整公式,用于预测破片战斗部在单端起爆条件下的飞散角;该公式考虑了装药质量与壳体质量之比、装药直径及长径比、轴向稀疏效应及壳体相对位置对飞散角的影响;最后,通过其他工况下的试验验证了该公式的普遍适用性并与其它经验模型进行对比。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表明该公式在预测一端起爆下的圆柱形壳体破片的飞散角具有较高的精度,满足工程计算的偏差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98187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15622.1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 中国人民解放军63863部队
Inventor: 郑宇 , 吴巍 , 李文彬 , 姚文进 , 张笑瀛 , 王长安 , 王广伟 , 王怀军 , 张庆 , 李伟兵 , 朱炜 , 朱昊 , 房杰晨 , 刘津阁 , 李晨晓 , 孙立桐 , 解文凯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破片极限穿透速度公式参数标定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典型预制破片极限侵彻能力的试验数据统计与分析;S2、利用球形破片的统计数据对球形破片极限穿透速度公式的参数进行标定;S3、利用非球形破片的统计数据对非球形破片极限穿透速度公式的形状系数进行标定;S4、对进行参数标定的破片极限穿透速度公式进行验证。本发明通过多次试验获取相关数据,利用试验数据对统一建立的破片极限穿透速度公式进行参数标定,同时对进行参数标定后的破片极限穿透速度公式进行验证,以确保其使用于对应弹靶条件系统下的破片极限穿透速度的计算。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进行参数标定得到的破片极限穿透速度计算公式的准确度和适应性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