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762884B
公开(公告)日:2016-10-19
申请号:CN201410060259.5
申请日:2014-02-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H02M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环并联控制的电性源发射机及控制方法,是由三相交流发电机经三相整流滤波电路、全桥逆变电路、高频隔离变压器、全桥整流电路、滤波电感、滤波电容器、脉冲电流发生器与大地负载连接,主控制器分别与全桥逆变电路、电流环检测电路、电压环检测电路、脉冲电流环检测电路和脉冲电流发生器连接构成。弥补了单一电流环无法适应宽频范围内大地负载特性变化的缺点,实现了输出电流实时控制,提高了高频时的控制精度。大幅度缩小了发射机体积,减轻了发射机重量,减少了元器件数量,使发射机更加便携。隔离电压大于发射机最大工作电压的2倍,保证了设备和操作人员的安全,同时防止信号之间干扰,使仪器工作更加稳定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5664132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024646.2
申请日:2016-01-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A61K38/01 , A61K36/15 , A61K9/08 , A61P39/06 , A61K31/3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8/011 , A61K9/0095 , A61K9/08 , A61K31/352 , A61K36/15 , A61K47/46 , A61K2236/10 , A61K2236/333 , A61K2300/00
Abstract: 一种以红松籽蛋白肽和蓝莓花青素为原料制备的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的松籽肽-蓝莓花青素抗氧化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农产品精深加工及其副产品综合利用技术领域。其是以蛋白质质量含量30~40%、分子量1000~3000Da的红松籽粕蛋白肽为原料一,以经过前处理、高压脉冲电场处理、有机溶剂浸提后得到的花青素提取率为9%以上的蓝莓花青素为原料二,以炼蜜为辅料,进行混匀调配;然后将混合液在45~50℃下保温20~30min后灭菌,静置20~30min,制备得到抗氧化活性为40~60%的松籽蛋白肽-蓝莓花青素抗氧化口服液。本发明是以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为目标活性,突破了农产品精深加工及其副产物综合利用的技术领域产品功能特性单一的瓶颈。
-
公开(公告)号:CN105596078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610065523.3
申请日:2016-01-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18/12 , A61B2018/00119 , A61B2018/0013 , A61B2018/00601 , A61L31/088 , A61L3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粘脱附的高频电刀刀头,是由刀柄和刀片构成,刀片上开设有三个矩形中空结构和一个半圆形中空结构,三个矩形中空结构从靠近刀柄处向刀片的端部方向依次排列,一个半圆形中空结构位于刀片的端部,刀片的表面涂覆一层二氧化锆涂层。本发明采用的中空结构和涂层处理可有效地减少组织的粘附,实现了电烧而不粘连。手术过程中。本发明不会产生有害物质,无毒无害,对操作人员和患者都无健康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4597506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510039201.7
申请日:2015-01-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V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频率域地空电磁勘探方法,该方法采用地面发射,空中接收电磁波信号的工作模式,提取信号的频谱并通过全区视电阻率法反演解释地下电性结构,是一种新型的电磁勘探方法。工作于地面的发射系统,通过多台级联向地下发射多频伪随机波,激发一次可获得多个频率的信号,大大提高了探测效率。接收系统搭载在飞行器上,在测区上空测量磁场,能够适应地表结构复杂的环境同时减弱了近场影响引起的静态效应,拓展了电磁勘探的探测范围。系统可在测量多个磁场分量的情况下对被测磁场分量进行校正和补偿,提高了磁场测量的分辨能力。此方法适用于地表条件恶劣区域的深部探测,具有探测范围广、探测深度大、探测效率高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315022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21031.X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16H20/30 , G16H50/70 , G06F18/213 , G06F18/22 , G06F18/25 , G06F123/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儿童早期康复训练智能管理系统及方法,涉及智能管理领域,其通过实时监测采集儿童对象的生理数据和行为数据,并在后端引入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处理和分析算法来进行该儿童对象的生理数据和行为数据的时序协同分析和语义理解,以此个性化地对该儿童对象进行训练方案的类型制定。这样,能够实现对儿童早期康复训练的智能管理,从而为儿童康复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的训练方案,帮助康复师更加科学化地进行康复方案的制定和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7710166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410169590.4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6Q50/20 , G06F40/30 , G06F18/213 , G06F18/25 , G09B19/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小儿神经护理的教学指导检测系统及方法,涉及智能分析领域,其通过获取学员对小儿神经患者护理的护理记录,并采用深度学习技术对所述小儿神经患者护理的护理记录进行语义特征分析和全局语义融合,从而生成需要改进的护理步骤。通过该方法可以为医护学员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和实践指导,医护学员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小儿神经护理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5993641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310193565.5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取被动源面波频散曲线的方法,涉及金属矿地震被动源面波勘探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侧线上的面波数据组;对面波数据组进行频率域的转换得到多组功率谱数据;计算各组功率谱数据中震源的功率谱和节点的功率谱的互相关,得到多组地震记录数据;对各组地震记录数据进行时域的转换得到多组地震数据;将各组地震数据进行拉东变换及频率域转换得到多个面波频谱数据;对于任一面波频谱数据,将多个相关地震波能量中的最大值确定为频率对应的面波相速度的值;根据多个面波相速度的值绘制面波频散曲线;本发明能够在台阵布置非均匀或者非规则的情况下,实现频散曲线的提取。
-
公开(公告)号:CN114226017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48558.X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粉碎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糖尿病粗粮粉碎处理装置,包括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的顶部螺纹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和粉碎座之间形成加工腔,所述定位座的外侧开设有两个对称的落料孔,所述定位座的中部开设有动力腔。本发明通过设计的固定粉碎板、粉碎座、粉碎辊,使粗粮在粉碎座的高速旋转带动下,受离心力和重力的影响向粉碎辊和粉碎板的方向挤压,使粉碎座带动粉碎辊同步转动时,粗粮被吸入粉碎辊和粉碎板间的间隙,受到粉碎辊的旋转挤压粉碎,同时通过三层粉碎辊和粉碎板间隙逐渐减小的设计,使粗粮达到逐级粉碎的目的,避免粗粮堆积在一起粉碎而发生小体积粗粮充当缓冲层导致粉碎效果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896374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446565.2
申请日:2021-04-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2D6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电动车乘员舱结构和底盘车架结构之间的性能指标分解方法,步骤一、确定实际乘员舱尺寸、底盘车架尺寸和电池仓尺寸;将乘员舱简化为乘员舱框架结构,将底盘车架和电池仓的组合结构简化为底盘车架框架结构;以及将所述车乘员舱框架结构和所述底盘车架框架结构组合形成耦合系统;所述车乘员框架结构和所述底盘车架框架结构均由矩形钢管构成;步骤二、以初始尺寸为基础,分别改变所述乘员舱框架结构的矩形钢管的截面尺寸和所述底盘车架框架结构的矩形钢管的截面尺寸,得到不同规格的乘员舱框架结构和底盘车架框架结构;获取乘员舱结构、底盘车架模块和耦合系统之间的弯曲刚度、扭转刚度关系,以及一阶弯曲、一阶扭转模态频率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07543727B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710721733.8
申请日:2017-08-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M17/007
Abstract: 一种正交力控制摩托车车架室内多轴疲劳度试验方法,涉及摩托车车架疲劳度试验方法,解决现有进行摩托车车架疲劳度试验过程存在试验系统结构复杂、激励通道耦合并难于迭代收敛等问题,包括试验系统,该系统为多轴向多激励的载荷谱模拟迭代系统,能够模拟车架实际道路行驶所受到的多轴向冲击载荷,其装夹和加载方式与车架实际道路行驶受载特征更趋一致;该方法能够模拟摩托车在实际道路行驶时车架所受到的多轴向冲击载荷,能够在室内逼真再现车架实际受载特征,能够更加高效准确的考核车架的疲劳性能,采用了正交力控制模式,即水平激振器与垂直激振器均采用力激励和控制模式,很好地满足了系统的结构自由度和运动解耦,得到较高的模拟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