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质金属多层复合管制备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02018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10405912.X

    申请日:2019-05-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异质金属多层复合管制备装置及方法,属于金属复合管加工领域。针对目前对于异质金属多层复合难成形的问题,本发明所提出的异质金属多层复合管制备装置可制备结合界面良好的异质金属多层复合管。传统的复合管成形需提前对复合管坯进行组装,而后再复合。本发明所提出的异质金属多层复合管制备装置,不需对复合管坯进行预组坯,从而简化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金属熔体在挤压筒压力的作用下充填内不锈钢管和外不锈钢管之间的夹层区域,并进行保温保压。这不仅有利于结合面的扩散连接,提高结合面质量,而且与直接浇注金属熔体相比,省略了熔炼工序,并且可以避免浇注过程金属熔体的氧化问题。

    一种金属哑铃型试样大应变范围压缩硬化曲线的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57338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2010017165.5

    申请日:2020-01-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哑铃型试样大应变范围压缩硬化曲线的测量方法,所述的测量方法对材料的应力修正过程中可以不考虑摩擦,因此有效解决摩擦对试验的影响、简化了计算过程和减少了诸多不确定性因素,能够高效准确的获得金属材料的压缩应力-应变曲线。本发明先对金属哑铃型试样进行压缩试验以获得金属的平均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再利用修正公式处理测量试样在压缩过程中的标距段中间截面处半径的变化量与所承受的载荷以获得真实的应力应变曲线。利用本发明方法可以避免压缩试验应变较大时由摩擦引起鼓形而导致的误差,有利于获得精确的应力应变曲线,对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金属棒材大应变范围硬化曲线的试验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02513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0977325.8

    申请日:2019-10-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棒材大应变范围硬化曲线的试验测量方法,首先进行圆棒试样扭转试验确定均匀扭转范围,随后在均匀扭转范围内将试样进行不同水平的预扭转变形,并计算相应的预应变。再随后进行圆棒试样单轴拉伸试验,将无、有扭转试样分别进行单轴拉伸试验,通过无扭转试样拉伸结果确定材料颈缩发生之前的有效硬化曲线,通过有预扭转试样确定试样在不同预应变水平下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并将其沿应变轴平移,平移的量为对应的预扭转变形所累积的预应变。最后提取各平移之后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中最大载荷点所对应的真应力和总塑性应变数据,同无预扭转试样所确定的拉伸颈缩前硬化曲线一起拟合,最终确定金属圆棒试样大应变范围下的硬化曲线。

    一种异质金属多层复合管制备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02018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405912.X

    申请日:2019-05-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异质金属多层复合管制备装置及方法,属于金属复合管加工领域。针对目前对于异质金属多层复合难成形的问题,本发明所提出的异质金属多层复合管制备装置可制备结合界面良好的异质金属多层复合管。传统的复合管成形需提前对复合管坯进行组装,而后再复合。本发明所提出的异质金属多层复合管制备装置,不需对复合管坯进行预组坯,从而简化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金属熔体在挤压筒压力的作用下充填内不锈钢管和外不锈钢管之间的夹层区域,并进行保温保压。这不仅有利于结合面的扩散连接,提高结合面质量,而且与直接浇注金属熔体相比,省略了熔炼工序,并且可以避免浇注过程金属熔体的氧化问题。

    一种用于高速列车的牵引供电系统及其车载储放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472037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610398211.4

    申请日:2016-06-0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速列车的牵引供电系统,包括车内供电装置,所述车内供电装置包括设为车内动力供电和辅助供电电路和车载储放电电路,所述其中车内动力供电和辅助供电电路和车载储放电电路构成复合线路,其中由牵引供电网牵引变压器副边的两路单相α和β电经双相受电弓T1和T2输入车内供电系统,当双相受电弓T1和T2的一个升起时,另一个必须降下,或者双相受电弓T1和T2都降下,其中单相α电始终与车内动力供电和辅助供电电路相连,单相β电始终与车载储放电电路相连,车内动力供电和辅助供电电路与车载储放电电路彼此独立、互相绝缘。根据本发明,复合线路与基本线路共用一套车内辅助供电系统,共用一套车内动力供电系统,这可以简化线路的结构,但是需要增加辅助蓄电池和动力蓄电池的能量密度。本发明能实现运行全程无负序,在部分区段不设供电网和供电网支撑结构。

    全程无负序间歇无供电网的电气化铁路电网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210385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410409606.0

    申请日:2014-08-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宋玉泉 管晓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程无负序间歇无供电网的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由外部和内部供电系统组成。外部供电是将单相供电改为双相供电,单相α和单相β经双相受电弓左右两臂的接触器α′和β′输入车内供电系统。内部供电是当双相受电弓T1升起,双相受电弓T2降下时,单相α给动车组供电,单相β为蓄电池充电;当T2升起,T1降下时,单相α为蓄电池供电,单相β给动车组供电。当双相受电弓T1和T2都降下时,无外部供电的条件下,蓄电池为动车组供电。在运行的多个区段间歇地不设供电网,不设过分相的中性段,无需供电网的机械支撑,动车组也能正常运行。

    高温恒应变速率条件下成形极限图的测试装置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29928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148641.6

    申请日:2015-03-3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恒应变速率条件下成形极限图的测试装置及试验方法。该装置包括试样形变压力装置、实时应变测量装置和控制器;基于该测试装置建立恒应变速率条件下高温成形极限图的试验方法,是在确保成形温度恒定条件下,实现试样中心点处的应变速率恒定,获得的板材等温条件下成形极限曲面图涵盖一定应变速率范围内的恒应变速率条件下成形极限曲线。具有控制精度高、测量准确的优点,对轻型合金及高强钢温热成形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高速客运专线全程无负序供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369676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182358.0

    申请日:2014-04-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客运专线全程无负序供电系统。其主要内容是将外部专用单相供电网改为双相供电网。将单相受电弓改为双相受电弓,把内部受电分为TUB1和TUB2两个完全独立、互相对称的基本单元分别为内部的动力和辅助供电。特别适用于CRH3型和CRH2型8厢编组的动车组。同样适用于CRH3型16厢重组、CRH2型16厢重组的动车组。由于该发明无需设置过分相的主断路器或过分相的中性段,因此,在供电网线路无需设置过分相结构,在三相高压供电网也不引起负序电流。

    保护气体超塑性胀形可控温度、压力的光电记录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595128A

    公开(公告)日:2005-03-16

    申请号:CN200410010939.2

    申请日:2004-06-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用于现代先进制造的仪器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护气体超塑性胀形可控温度、压力的光电记录试验装置。其由上进气系统、下进气系统、压力成形装置、光电记录系统和单片机控制系统组成,其中净化氩气装置与温度、压力调节系统相连通,电磁阀和压力传感器都置于冷却室中。其有益效果是:净化了施压的氩气、解决了电磁阀和压力传感器不能在高温情况下工作的难题,增加了隔热能力,减少了热能的损耗,改进了实验人员的工作环境,而且既能按预先设定的变形路径,精确地控制随时间变化的压力和温度,又能记录胀形过程试件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一种厚板多向锻造变形制备工艺方法及模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68205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871266.7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厚板多向锻造变形制备工艺方法及模具装置,属于合金大塑形变形工艺领域,该装置包括:左模、右模、水平缸、垂直冲头、水平冲头,冲压时垂直冲头沿水平缸的斜曲面型腔下滑,通过水平缸腔体的角度可得到垂直冲头在水平方向上的偏移量,再由水平冲头传递至坯料。本发明有效提高锻件成型的材料利用率,使锻件最大限度接近成品零件的形状与尺寸。小的型腔角度可以使得较小的垂直压力能获得较大的水平压力,与普通模锻相比减少工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并且多向锻造工艺引入的纳米级析出相及高密度缺陷使得锻件具有良好的强度‑塑形协同,锻件性能得到提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