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横向非线性效应提高大口径光学元器件安全性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854697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10363384.4

    申请日:2012-09-26

    Abstract: 抑制横向非线性效应提高大口径光学元器件安全性的方法及装置,属于光学领域,本发明为解决TSBS、TSRS等横向非线性效应对大口径光学元器件损伤的问题。本发明所述抑制横向非线性效应提高大口径光学元器件安全性的方法:将入射至大口径光学元器件的激光束预先分成m×n束子光束,每相邻两个子光束的偏振方向相互垂直。抑制横向非线性效应提高大口径光学元器件安全性的装置包括激光源、偏振控制板和大口径光学器元件。偏振控制板由m×n片偏振旋转元构成,形成m×n二维阵列,激光源发射出的激光透过偏振控制板后分成m×n束子光束,每相邻两个子光束的偏振方向相互垂直,所述m×n束子光束入射至大口径光学元器件。

    基于光学锁相环锁定两台激光器频率的布里渊光时域分析仪

    公开(公告)号:CN102829812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10299485.X

    申请日:2012-08-22

    Inventor: 董永康 吕志伟

    Abstract: 基于光学锁相环锁定两台激光器频率的布里渊光时域分析仪,涉及布里渊光时域分析仪,它为了解决现有采用微波频率计数器探测两个激光器混频后的拍频信号的装置的价格高、结构复杂、体积大,采用光学延时线来实现对两个分布反馈式半导体激光器之间的频率锁定和扫描所产生的光学延时线的响应速度慢导致的频率扫描速度慢且频率扫描范围窄的问题,它由一号激光器、二号激光器、一号光纤耦合器、二号光纤耦合器、三号光纤耦合器、锁相环模块、电光调制器、脉冲发生器、扰偏器、探测放大模块、光学衰减器、掺铒光纤放大器、环形器、光电探测器和数据采集模块组成。适用于布里渊光时域分析仪。

    基于光学锁相环的布里渊光时域反射计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809430A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210299784.3

    申请日:2012-08-22

    Inventor: 董永康 吕志伟

    Abstract: 基于光学锁相环的布里渊光时域反射计的装置,涉及布里渊光时域反射计的装置,它为了解决现有布里渊光纤环形激光器的输出不稳定且输出频率不能调谐,导致测量精度低;本地振荡光的频率固定,在电信号处理的时候需要中心频率可调的电滤波器来实现布里渊光谱的扫描和测量,存在电信号处理复杂的问题,它由一号激光器、二号激光器、一号光纤耦合器、二号光纤耦合器、三号光纤耦合器、四号光纤耦合器、锁相环模块、电光调制器、扰偏器、环形器、光学衰减器、一号掺铒光纤放大器、二号掺铒光纤放大器、光学滤波器、双平衡探测器、带通电滤波器、数据采集模块、探测放大模块和脉冲发生器组成。适用于布里渊光时域反射计的装置。

    基于二维细分法的微小光斑强度分布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07490B

    公开(公告)日:2012-02-08

    申请号:CN201010261214.6

    申请日:2010-08-24

    Abstract: 基于二维细分法的微小光斑强度分布测量方法,它涉及一种微小光斑强度分布的测量方法,它解决了目前无法对能量分布不均匀或者尺寸很小的光斑进行强度分布测量的问题。该测量方法将入射光斑完全照射到CCD探测器的光敏探测面的一个像元内,通过蛇形扫描的方式,记录各个扫描状态的灰度图像,通过计算可最终获得入射光光斑的强度分布。本发明能够对能量分布不均匀或者尺寸很小的光斑的强度分布进行直接测量,适用于微小光斑测量领域。

    用于基于布里渊放大激光串行组束的二维并列型介质池

    公开(公告)号:CN101308985B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0810064909.8

    申请日:2008-07-11

    Abstract: 用于基于布里渊放大激光串行组束的二维并列型介质池,它涉及一种介质池。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激光串行组束中非共线结构介质池存在的满足两个角度的光束入射和出射很困难、调整两光束在介质池内的良好交叉重叠也比较困难的问题。本发明第一元件、第二元件、第三元件和第四元件均设置在一个平面上,第二元件的中部、第三元件的中部和第四元件的中部均与第一元件相连通。本发明使Stokes光束和抽运光束在注入介质池时都可以保持与注入窗口垂直。在波矢失配角容话范围之内可以满足较大的交叉角度。并列排布的结构,在抽运光束之间没有重叠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了空间,在更小的空间内使Stokes光束与更多的抽运光束相互作用。

    基于多频相位调制的多波长源产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141200B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0710144442.3

    申请日:2007-10-15

    Abstract: 基于多频相位调制的多波长源产生装置,它涉及一种超密集波分复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光源产生装置。它克服了已有技术需要较大的驱动电压并且光谱强度波动较大的缺陷。本发明的一种装置由激光器和N个相位调制器、N个移相器、N个驱动信号源组成,激光器输出的激光依次序分别通过每个相位调制器从而经相位调制后输出多波长激光,每个驱动信号源通过移相施加到相位调制器上。本发明的另一种装置是把信号源的信号通过移相器叠加到加法器中,然后施加到相位调制器上对激光器输出的激光调制后输出多波长激光。

    用于布里渊放大激光串行组束的二维交叉型介质池

    公开(公告)号:CN101308987B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0810064912.X

    申请日:2008-07-11

    Abstract: 用于布里渊放大激光串行组束的二维交叉型介质池,它涉及一种介质池。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激光串行组束中非共线结构介质池存在的满足两个角度的光束入射和出射很困难、调整两光束在介质池内的良好交叉重叠也比较困难的问题。本发明的第一组件的小头端与第二组件的小头端对接且连通,第一元件(1)和第三元件(3)以第二元件(2)为中心对称设置在第二元件(2)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且三者连通,第四元件(4)和第六元件(6)以第五元件(5)为中心对称设置在第五元件(5)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且三者连通。本发明使光束在注入介质池时保持与注入窗口垂直;在波矢失配角容许范围之内满足较大的交叉角度;简化了结构;实现光束在介质池内的交叉重叠,调节方便。

    用于高负载受激布里渊散射相位共轭镜的循环介质池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726959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910312066.3

    申请日:2009-12-23

    Abstract: 用于高负载受激布里渊散射相位共轭镜的循环介质池装置,它涉及一种循环介质池装置。本发明为解决大能量重复频率工作条件下,相位共轭镜介质池焦区附近会积累热量,该热量对相位共轭镜的工作效果产生影响;并且介质中的杂质引起光学击穿的问题。一束激光被透镜聚焦到介质池中,介质池中具有热量的液体介质经第三导管流入玻璃瓶中冷却,液体泵将冷却后的液体介质经第一导管抽到过滤管中,并关闭第一气阀和第二气阀,同时打开气泵,将U形玻璃槽中的气体抽出,2分钟后打开第一气阀,过滤管中的液体介质通过上层过滤纸、下层过滤纸和过滤网流入到介质槽中,打开第二气阀,液体介质通过第二导管导入到介质池中。本发明用于高能量和高功率激光系统中。

    一种基于受激布里渊散射的共线串行组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320190A

    公开(公告)日:2008-12-10

    申请号:CN200810064924.2

    申请日:2008-07-14

    Abstract: 一种基于受激布里渊散射的共线串行组束装置,涉及一种激光的串行组束装置,属于光学领域。它为了克服重叠耦合并行组束和后向注入种子光并行组束结构的负载低、SBS后向反射率较低缺点,及克服独立介质池SBS并行组束对光束稳定性要求高的问题。本发明由n个共线布里渊放大结构单元和n-1个全反镜组成,第一偏振片和第一1/4波片依次透射沿光轴入射的p波种子光并转换成圆偏振光注入介质池中;第二偏振片和第二1/4波片依次透射沿光轴入射的p波抽运光并转换成圆偏振光注入介质池中;放大后和种子光经第二1/4波片、1/2波片透射和全反镜进入下一级共线布里渊放大结构单元,残余的抽运光经第一1/4波片和第一偏振片进入光学陷阱。

    基于受激布里渊散射多增益谱带宽可调光脉冲延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430815C

    公开(公告)日:2008-11-05

    申请号:CN200610151013.4

    申请日:2006-11-11

    Abstract: 基于受激布里渊散射多增益谱带宽可调光脉冲延时装置,它涉及一种光纤中的光脉冲延时装置,为得到较大的慢光系统的带宽和较大的相对延时。它是激光源(21)第一输出端连接在泵浦光源(17)的输入端,泵浦光源(17)的输出端连接可调衰减器(18)的输入端,可调衰减器(18)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光纤环行器(19)的第一端口(19-1),第二光纤环行器(19)的第二端口(19-2)连接第二单模光纤(20)的一端;激光源(21)第二输出端连接在探测脉冲光源(16)的输入端,探测脉冲光源(16)的输出端连接光纤隔离器(10)的输入端,光纤隔离器(10)的输出端连接第三偏振控制器(11)的输入端,第三偏振控制器(11)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单模光纤(20)的另一端,第二光纤环行器(19)的第三端口(19-3)为输出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