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387734B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1811591051.0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干式空心电力电抗器匝间短路故障在线监测装置及其监测方法,涉及一种电抗器匝间短路故障在线监测装置及其监测方法。本发明针对现有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即使对小匝数故障依然可以准确测量、灵敏度高、工作量小的在线监测装置及其监测方法。本发明所涉及中,将采集到的数据传送至上位机进行存储,计算出被监测的电抗器系统的初始损耗因数;在线监测系统对电抗器系统的信号进行实时采样;计算出当前损耗因数;将当前损耗因数与初始损耗因数做商,若商小于预设阈值,则重复计算出当前损耗因数;若商大于预设阈值,则当前电抗器出现匝间短路故障,上位机存储并显示当前数据。本发明主要用于在线监测干式空心电力电抗器匝间短路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09387734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1591051.0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02
Abstract: 干式空心电力电抗器匝间短路故障在线监测装置及其监测方法,涉及一种电抗器匝间短路故障在线监测装置及其监测方法。本发明针对现有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即使对小匝数故障依然可以准确测量、灵敏度高、工作量小的在线监测装置及其监测方法。本发明所涉及中,将采集到的数据传送至上位机进行存储,计算出被监测的电抗器系统的初始损耗因数;在线监测系统对电抗器系统的信号进行实时采样;计算出当前损耗因数;将当前损耗因数与初始损耗因数做商,若商小于预设阈值,则重复计算出当前损耗因数;若商大于预设阈值,则当前电抗器出现匝间短路故障,上位机存储并显示当前数据。本发明主要用于在线监测干式空心电力电抗器匝间短路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1975193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011776.1
申请日:2025-01-05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交联聚乙烯电缆具有良好的性能,现被广泛地应用于电网等领域。由于长时间工频电压的作用,导致交联聚乙烯电缆绝缘层产生微观缺陷,易发生水树老化现象。其中一些水树枝在高频电场或过电压的作用下逐渐衍化成电树枝造成电场畸变,并最终使电缆绝缘层发生击穿。现有微胶囊型自修复材料在基体内易发生团聚现象并且其性能与基体材料相比差距较大,导致自修复材料的性能下降较大并影响水树的修复效率。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种等离子体协同偶联剂改性的多层壳核微胶囊/交联聚乙烯水树自修复材料,从根本上探究延长绝缘材料运行寿命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43192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72198.0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的单层壳核微胶囊型聚乙烯基水树自修复绝缘材料的制备,它是一种从根本上延长绝缘材料运行寿命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的单层壳核微胶囊型聚乙烯基水树自修复绝缘材料的制备,通过调控等离子参数以及等离子放电时间,调节微胶囊表面特性。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提高了微胶囊的分散性,更加均匀全面德分布在易发生水树损伤的区域,并且减少了团聚现象的发生,防止发生局部击穿。在具有高的击穿电压特性同时兼备良好自修复特性。微胶囊单层壳核结构可以在水树老化时及时发生反应,既可以提高修复率又可以提升修复速度。本发明可获得一种聚乙烯基复合自修复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885282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11800.2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C08L51/06 , C08F255/02 , C08F220/06 , C08F230/08 , C08K3/36 , C08K3/22 , C08K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无机粒子/硅烷偶联剂/丙烯酸接枝聚乙烯电水混合树枝自修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硅烷偶联剂和丙烯酸进行脱气处理,纳米二氧化硅表面进行硅烷偶联剂修饰,低密度聚乙烯混合物制备,转矩流变仪参数设置,丙烯酸‑硅烷偶联剂熔融共混接枝。再通过物料融化、交联反应、真空干燥得纳米无机粒子/硅烷偶联剂/丙烯酸接枝聚乙烯水电混合树枝自修复复合材料。本发明是一种具备电水混合树枝本征自修复能力的聚乙烯复合绝缘材料,综合性能均优于传统XLPE电缆的新型接枝改性PE复合绝缘电力电缆材料,进一步地提高我国电缆的使用寿命与绝缘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967190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010857310.0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3/0464 , G06N3/08 , H01M10/42
Abstract: 一种基于锂枝晶形貌图像识别的锂电池安全度评估方法及装置,属于动力电池安全度评估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对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进行量化表示和评估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集锂枝晶形貌图像训练锂枝晶CNN的百分比量化模型,判断所述待评估锂电池的安全状态。首先采集锂电池的锂枝晶图像并将采集得到的锂枝晶形貌图像进行分类和处理,其次将上述处理得到的锂枝晶形貌图像送入已建立起的锂枝晶CNN的百分比量化模型中训练并建立起锂电池安全度百分比量化的数学模型和锂电池安全等级分类模型,最后用上述训练完成的锂枝晶CNN的百分比量化模型计算和评估待检测的锂电池安全度百分比和安全等级;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对电池安全性进行量化评估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082636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910374330.X
申请日:2019-05-07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电缆故障定位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故障的电力电缆首端电流、末端电流、首端电压和末端电压;根据电力电缆首端电流、末端电流、首端电压和末端电压计算电力电缆的线路波阻抗;根据电力电缆首端电流、末端电流、首端电压、末端电压以及线路波阻抗计算电力电缆的线路传播系数;根据线路波阻抗和线路传播系数计算故障点到电力电缆首端的距离。本发明提出的电力电缆故障定位方法及系统,能够更加精确的计算出故障点到电力电缆首端的距离,提高了故障点定位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659605A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910895901.4
申请日:2019-09-21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电池特性曲线特征点提取的锂电池分类方法;本发明采用了图像识别方法,图像识别采用角检测和多边形逼近结合的算法,通过对各个电池特性曲线进行图像识别,来获取不同的特征点,将所有电池曲线特征点横坐标数据进行汇总和处理,通过Mean-Shift聚类算法找到横坐标最集中的聚类中心点,以此点对应的纵坐标,即放电电压值作为电池分类样本,实现对电池的分选成组;本发明在放电电压平台的电池特性下对放电电压曲线进行特征点的选取,为动力电池分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5548915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075707.8
申请日:2016-02-03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42 , G01R19/02 , G01R21/00 , G01R21/005 , G01R23/02
Abstract: 三相对称交流电参数快速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一般情况下,需采用双电源设备为重要负载供电,以保证供电的连续性和可靠性。对两个独立的电力供电电源状态的快速检测和判断,是实现备用电源快速切换的关键技术之一,否则即便使用双路电源设备也远不能达到真正的连续供电。本发明的组成包括:仪表机箱(1),所述的仪表机箱内部安装有电路板(2),所述的电路板上安装有微控制器(3),所述的微控制器分别与信号转换及数据采集电路(7)、显示驱动及按键控制电路(4)、存储器(5)和通讯电路电连接,所述的信号转换及数据采集电路与一组电压变换电路(8)、一组电流变换电路(9)电连接。本发明用于三相对称交流电参数快速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82346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989268.2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C08L23/06 , C08L83/08 , C08G77/26 , C08G77/385 , C08G77/38
Abstract: 交联聚乙烯电缆广泛应用于现代电网中,但在制造和敷设的过程中,电缆中难免会造成一定的微观缺陷,在运行期间受工频电压的作用及泥土中不同物质的腐蚀,这些微观缺陷受水分侵蚀逐渐诱发出水树枝缺陷。水树枝沿着电场力的方向生长一些水树枝在过电压的作用下逐渐衍化成电树枝,并最终使电缆绝缘层发生击穿。现有微胶囊型自修复材料受限于触发方式和功能单一、触发条件苛刻,无法对机械损伤、电树枝、水树枝及微孔等多种缺陷进行自修复,并只能进行单次修复,即存在无法多次修复、修复效率低等问题。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种具备多重且多次自修复能力的微胶囊/交联聚乙烯复合绝缘材料,从根本上探究延长绝缘材料运行寿命的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