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564168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13654.9
申请日:2012-01-1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F28D7/02
Abstract: 一种纵向流动管壳式换热器,属于管壳式换热器,解决现有管壳式换热器传热强化同时流体耗散功增加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壳体、左右管板、左右封头,壳体侧壁具有壳程进、出口,壳体内分别设有左、右管板,多根传热管通过左、右管板固定,壳体两端分别由左、右封头封闭,左、右封头上分别具有管程进出口,传热管为螺旋状传热管,在垂直于壳程流体流动方向上,接触壳体内壁的传热管通过相邻传热管的接触点和壳体内壁接触点支撑,其他传热管均通过相邻传热管的接触点相互支撑并固定。本发明结构紧凑,体积小,换热面积大,节省了投资费用;传热管管束间的接触点增大了流体在壳程流动的湍流度,流体混合均匀,壳程压降大大降低,提高了综合换热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725946A
公开(公告)日:2006-01-25
申请号:CN200510019110.3
申请日:2005-07-1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CPL的平面式毛细芯蒸发器,包括底座、上盖、毛细芯,底座与上盖相固定、且密封;隔板将底座分隔为集液腔、集汽腔,集液腔由横向槽道和纵向槽道构成、且交叉布置,在集液腔上开有回流液体入口,在集汽腔上开有蒸汽出口;在上盖上开有蒸汽槽道、蒸汽通道,蒸汽槽道由纵向槽道构成,蒸汽通道连通蒸汽槽道和集汽腔,毛细芯置于蒸汽槽道与集液腔之间。该蒸发器工作性能良好,结构简单、制作方便,通过该蒸发器可以提高系统的传热效率,改善和提高系统的运行性能,使系统启动容易、迅速,运行稳定;毛细芯可采用多层丝网压紧制成,因而制作简单、成本低。本发明可以应用于便携式或者台式计算机以及电子仪器、设备等的散热。
-
公开(公告)号:CN11763425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55758.4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9/04 , G06F119/02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老化条件下核电闸门O型圈安全评估方法及系统,数值试验方法允许研究者在获得永久压缩率的同时,得到接触应力和接触宽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这样,结合精确的界面泄漏率模型,即可预测界面泄漏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针对有着严格泄漏率控制要求的核电闸门,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不难通过最大允许泄漏率求出相应的永久压缩率。依据该方法得到的永久压缩率寿命判据,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可以快速便捷的通过老化研究指导闸门安全性设计和可靠性评估。本发明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永久压缩率与无量纲接触应力的关系,可以辅助实验研究,拓展试验成果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378378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639559.9
申请日:2021-06-0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F30/20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33 , H01M10/635 , G06F111/1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干预时间的动力电池热管理方法、控制系统及介质,以非预期升温风险预判为基础,结合动力电池实际运行工况,确定热管理系统是否需要干预,并基于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运行策略进行干预,同时确定干预的有效时间。具体包括:建立电池临界换热系数的计算模型,计算电池临界换热系数;对电池升温进行风险预判;基于风险预判结果计算干预时间;基于干预时间及电池临界换热系数与系统运行参数的定量关系,选取干预方案进行电池热管理。本发明指导电池热管理系统通过提升控制能力实现了散热系统高效运行,有助于实现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协同最优。
-
公开(公告)号:CN109390950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710657170.0
申请日:2017-08-03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UPQC协调控制方法和系统,当配电网侧电压发生跌落时,控制串联变流器的补偿输出电压为串联变流器的额定电压,能够保证负载侧电压的幅值保持不变,保证了串联变流器的补偿电压和补偿功率不超过其额定值的限制,使串联变流器以额定状态运行,最大限度地利用了串联变流器,使串联变流器和并联变流器共同承担负载功率,并且,当配电网侧电压发生跌落时,储能装置开始为负载提供电压跌落时所需的有功功率,在该储能装置的作用下,控制并联变流器输出相应的补偿输出电流,将配电网侧电流补偿为正常工况下负载侧电流的有功分量,以防止电压跌落时馈线电流的增大,可有效避免电压跌落时发生过电流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7425529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233755.X
申请日:2017-04-11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功率协调分配的UPQC控制方法及装置,本发明首先基于容量均分原则提出了UPQC的功率控制策略,使串联变流器与并联变流器均分承担负荷功率,充分发挥了串联变流器的作用。同时考虑到当电源电压跌落过大时系统有功环流增加,从而增大了串、并联变流器的容量负担和损耗,本发明进一步提出了电源电压跌落过大情况下基于无功补偿的UPQC功率控制策略,通过控制串联变流器的补偿电压相量始终垂直于电源电流相量,使串联变流器只发出无功功率,并联变流器从直流侧储能单元吸收能量与电源共同承担负载有功功率,从而达到了消除有功环流的目的,且此时串、并联变流器输出的无功功率依然遵循均分原则。
-
公开(公告)号:CN102564189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13653.4
申请日:2012-01-1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F28F1/00
Abstract: 一种传热管,属于传热元件,在强化换热的同时,解决现有传热管管内流动局部阻力增加过大的问题。本发明任一横截面形状均为相等直径的圆形,传热管内径d为1~2000mm,壁厚b为0.1~20mm;传热管中心轴线为圆柱形螺旋线或者以导程W为周期的三次样条曲线。本发明通过传热管等直径圆形截面螺旋式流道迫使管内流体整体向前旋流,改变速度场与温度场之间协同关系的同时,有效抑制管内流动局部阻力的产生,在沿程阻力增加较小的情况下,实现同功耗下换热增强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0334930C
公开(公告)日:2007-08-29
申请号:CN200510019110.3
申请日:2005-07-1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CPL的平面式毛细芯蒸发器,包括底座、上盖、毛细芯,底座与上盖相固定、且密封;隔板将底座分隔为集液腔、集汽腔,集液腔由横向槽道和纵向槽道构成、且交叉布置,在集液腔上开有回流液体入口,在集汽腔上开有蒸汽出口;在上盖上开有蒸汽槽道、蒸汽通道,蒸汽槽道由纵向槽道构成,蒸汽通道连通蒸汽槽道和集汽腔,毛细芯置于蒸汽槽道与集液腔之间。该蒸发器工作性能良好,结构简单、制作方便,通过该蒸发器可以提高系统的传热效率,改善和提高系统的运行性能,使系统启动容易、迅速,运行稳定;毛细芯可采用多层丝网压紧制成,因而制作简单、成本低。本发明可以应用于便携式或者台式计算机以及电子仪器、设备等的散热。
-
公开(公告)号:CN11763425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55757.X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核电闸门O型圈时间相关泄漏率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模拟热力耦合条件,对闸门O型圈的力学变形特性进行仿真;结合老化数据,对热力耦合条件下闸门O型圈长期松弛特性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密封结构微接触有限元分析,建立粗糙通道实际高度h与平均接触应力SG之间的定量关系;基于泄漏通道流动分析建立泄漏率计算模型;影响因素分析及长期密封性能评估。本发明适用于预测热力耦合条件下闸门的长期泄漏率。模型建立在成熟的机理研究基础上,预测值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最大程度减少试验试错代价,大幅度降低设计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257316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141256.6
申请日:2020-10-2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20 , G06Q10/04 , H01M8/04298 , G06F119/14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燃料电池密封寿命的方法,本发明方法考虑各种密封性能影响因素如:电池内部温度、压力变化造成的泄漏率变化、密封材料老化及发生长效应力松弛行为等。该方法可用于已有密封结构长期泄漏率变化的预测,还可以提出密封性能延寿的措施,如选取合适的密封材料或指导定期加紧封装力等。对已有的密封结构,以下因素会造成其密封性能的大幅下降,是燃料电池密封寿命预测必须考虑的。本发明提出的预测方法建立在上述因素对密封性能影响的机理研究基础上,因而可以将这些影响定量化反映在泄漏率上。以泄漏率为指标来进行寿命预测和判断,更具准确性,也更有指导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