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399338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752206.9
申请日:2016-08-2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K14/43595 , C07K2319/00 , G01N21/6486 , G01N33/56966 , G01N33/68 , G01N2333/4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是一种基于FRET技术的生物探针,它能够动态地检测活细胞细胞膜表面张力的变化,具体公开了一种检测活细胞细胞膜表面张力变化的生物探针。该探针包括FRET荧光蛋白对ECFP与YPet、弹性序列Linker、Lyn序列以及K-ras序列五个部分。该探针与pcDNA3.1(+)的重组质粒转染到活细胞后,可以在细胞中自发表达出荧光蛋白融合探针,定性地检测细胞膜张力的变化,且对细胞原有功能没有影响。该探针实现了在活体细胞内对细胞膜表面张力变化的动态检测,具有成本低、对细胞无毒副作用等特点,为研究细胞膜张力变化提供了一种可视化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1986776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81538.5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控伸缩接触脱离脑皮层的植入式神经电极装置,属于脑信号研究技术领域。包括:柔性基底、磁致变形基底、磁致变形薄膜、弹性组件以及电极;所述柔性基底一侧设置有若干个整齐排列的矩形凹槽;两片所述磁致变形薄膜分别贴于所述磁致变形基底两侧,其中一侧的磁致变形薄膜用于将所述磁致变形基底固定于所述柔性基底的矩形凹槽内;所述电极固定于所述磁致变形基底上,用于采集脑电信号;所述弹性组件用于牵引形变后的所述磁致变形基底恢复平面状态。本发明装置固定于硬脑膜下,可在磁场驱动下发生弯曲,实现了神经电极与脑皮层的有效接触,相比于传统半侵入式神经电极,提高了脑电信号的检测质量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785287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211651438.7
申请日:2022-12-2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识别鹿茸多肽的生物探针及其重组质粒,是基于环化重排荧光蛋白cpFP技术和生物亚克隆技术设计制备的生物探针。该探针包括环化重排Mcherry荧光蛋白和分别连接在其两端的识别鹿茸多肽的互作蛋白TβRI‑R和TβRI‑F,与表达载体质粒构成重组质粒。将探针转染到活细胞后,能够在活细胞内自行表达,当细胞内表达的探针与鹿茸多肽相互作用时,探针显示出红色荧光,即可通过动态实时检测荧光信号有无来反应鹿茸多肽是否进入细胞,实现可视化检测鹿茸多肽;也可通过原核表达系统实现探针融合蛋白表达,进而通过扫描荧光发射波长强度检测鹿茸多肽,实现液体中的鹿茸多肽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311121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20363.4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N27/48 , G01N27/327 , G01N33/5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纸芯片水通道的超灵敏电化学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包括从上到下布设的样品池、样品垫、探针垫、吸水垫和电极芯片;所述样品池用于储存待测溶液;所述样品垫用于过滤待测溶液中的杂质;所述探针垫用于通过探针与过滤后的待测溶液发生免疫反应,获得免疫复合物;所述吸水垫用于吸收多余的免疫复合物,并提供层析动力;所述电极芯片用于捕获免疫复合物产生电化学响应。本发明通过将纳米银花改性,使单个尺寸较小的银花能产生比自身大数倍的银花同样的电化学响应,且较小的尺寸有利于银花在纸芯片内部自由流动,在实现超灵敏的同时兼顾实时检测,造价低且使用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7123201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0768267.4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01J20/281 , B01J20/30 , B01D15/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Oligo‑dT亲和层析填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层析材料由乙烯基砜功能化的微球和Oligo‑dT制备而成。所述Oligo‑dT亲和层析填料的制备方法为:1)在pH为5‑10的含盐的偶联缓冲液中,将5’端和3’端未进行预修饰的Oligo‑dT与乙烯基砜功能化的微球反应3~24h;2)将多余的乙烯基砜用封闭试剂封闭处理,得到Oligo‑dT的亲和层析填料。本发明所制备的Oligo‑dT亲和层析填料具有很高的Oligo‑dT密度,制备方法简单,偶联效率高,并且不需要对Oligo‑dT的5’端和3’端进行预修饰,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381018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0030222.2
申请日:2022-01-1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8J3/075 , C08L33/14 , C08L79/04 , C08G73/06 , C08F220/38 , C08F222/38 , C08F2/48 , G01B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吡咯/聚两性离子导电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采用“一锅法”的方式,将[2‑(甲基丙烯酰基氧基)乙基]二甲基‑(3‑磺酸丙基)氢氧化铵、交联剂、光引发剂、吡咯单体、掺杂酸、氧化剂溶于水中得到水凝胶前驱液,用紫外光照固化水凝胶后低温静置,待聚吡咯沿着PSBMA水凝胶网络生长得到导电聚合物网络。本发明的水凝胶显示出优秀的电学性能、机械性能。此外本发明制备过程安全简便。在可穿戴传感器、柔性生物电电极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785287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651438.7
申请日:2022-12-2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识别鹿茸多肽的生物探针及其重组质粒,是基于环化重排荧光蛋白cpFP技术和生物亚克隆技术设计制备的生物探针。该探针包括环化重排Mcherry荧光蛋白和分别连接在其两端的识别鹿茸多肽的互作蛋白TβRI‑R和TβRI‑F,与表达载体质粒构成重组质粒。将探针转染到活细胞后,能够在活细胞内自行表达,当细胞内表达的探针与鹿茸多肽相互作用时,探针显示出红色荧光,即可通过动态实时检测荧光信号有无来反应鹿茸多肽是否进入细胞,实现可视化检测鹿茸多肽;也可通过原核表达系统实现探针融合蛋白表达,进而通过扫描荧光发射波长强度检测鹿茸多肽,实现液体中的鹿茸多肽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0237876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1910509971.1
申请日:2019-06-1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01L3/00 , G01N21/78 , G01N33/558 , G01N33/574 , G01N33/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纸芯片通用通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疾病检测技术领域。该结构以吸水性滤纸为基材,基于流体力学原理结合喷蜡打印技术制备,适用于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标志性蛋白检测。在检测反应区和质控反应区内分别设置固定有抗体的检测线和质控线,通过设计通道结构的特殊形状,使得待测流体能通过入口区和通道区以较高速度流入反应区,并在反应区形成使抗体蛋白不易流失且抗原抗体反应充分进行的低速稳定的涡旋流场,解决滤纸不具有固定蛋白功能的问题,以肉眼可见的红色条带呈现出检测结果,并最终从出口区流出通道结构。将本发明的结构取代传统胶体金试纸条中的硝酸纤维素膜结构进行组装作为反应场所,提高纸芯片组装及检测效率,有效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120836B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1711274845.X
申请日:2017-12-0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活细胞内Paxillin蛋白力传递的荧光生物探针,是一种基于FRET技术的生物探针,它能够动态地检测活细胞内Paxillin蛋白力传递的变化。该探针包括FRET荧光蛋白对ECFP与YPet、弹性序列Linker、Ld12序列以及Lim1234序列五个部分。该探针与pcDNA3.1(+)的重组质粒转染入活细胞后,可以在细胞中自发表达出荧光蛋白重构融合探针,自动整合到Paxillin蛋白所在的局部黏着斑区域,定性地检测活细胞内Paxillin蛋白力传递的变化,且对细胞没有毒副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237876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509971.1
申请日:2019-06-1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01L3/00 , G01N21/78 , G01N33/558 , G01N33/574 , G01N33/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纸芯片通用通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疾病检测技术领域。该结构以吸水性滤纸为基材,基于流体力学原理结合喷蜡打印技术制备,适用于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标志性蛋白检测。在检测反应区和质控反应区内分别设置固定有抗体的检测线和质控线,通过设计通道结构的特殊形状,使得待测流体能通过入口区和通道区以较高速度流入反应区,并在反应区形成使抗体蛋白不易流失且抗原抗体反应充分进行的低速稳定的涡旋流场,解决滤纸不具有固定蛋白功能的问题,以肉眼可见的红色条带呈现出检测结果,并最终从出口区流出通道结构。将本发明的结构取代传统胶体金试纸条中的硝酸纤维素膜结构进行组装作为反应场所,提高纸芯片组装及检测效率,有效降低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