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91710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085215.3
申请日:2013-03-1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造纸黑液木质素与硝酸铈为主要原料制备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法脱硝催化剂的方法及由该方法制备的脱硝催化剂在脱硝中的应用。本发明的方法采用酸析法提取造纸黑液木质素,利用造纸黑液木质素制备活性炭,利用制得的活性炭负载活性组分氧化铈制得催化剂产品。本发明不仅可以解决造纸企业内部的NOX污染并可推广应用到其他工业的NOX污染控制中,还可以提高黑液木质素资源化的利用价值,将污染环境的废弃物转化为工业需求量巨大的产品,实现以废治废,具有显著的经济、环保、社会效益。同时,本发明还具有处理成本低、无需外加还原剂、操作安全简单、催化剂寿命长、脱硝活性高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389791A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1110284684.9
申请日:2011-09-2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以高岭土为载体的脱硫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大气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其特征是该催化剂以高岭土为载体、以稀土金属氧化物氧化镧、氧化铈单组份或双组份为催化剂的活性组份,其中氧化镧和氧化铈占催化剂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2.5~30%和1~20%,高岭土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70~95%。在上述催化剂中,当采用双活性组份时,两种金属元素镧和铈的质量比为2∶1~1∶2。本发明效果和益处是:所述催化剂制备工艺简单,原材料易得,大大降低了催化剂成本,可实现同步脱硫脱硝,模拟烟气测试表明,当温度为300~600℃、空速为12500~25000h-1时,其脱硫率在95%以上,脱硝率在98%以上,脱硫副产物单质硫可资源化回收利用,避免了二次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2363928A
公开(公告)日:2012-02-29
申请号:CN201110296726.0
申请日:2011-09-2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KOH与H2O2发生反应的清洁制浆工艺,属于造纸领域。其特征是在密闭煮浆锅内,将水、草类原料、KOH和第一次蒸煮助剂煮浆至沸腾,搅拌;不超过1h后,加入H2O2和第二次蒸煮助剂,煮浆1h-3h,直至原料成稀糊状;过滤洗浆,得到废液和粗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从黑液产生的源头改进工艺,明显减少黑液的产生,降低废液COD值,提高制浆得率,得到的粗浆强度和白度均符合生产要求。并具有工艺简单,能耗低,节省原料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319194B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0710157810.8
申请日:2007-10-2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12N1/16 , C02F3/34 , C12R1/85 , C02F101/38
Abstract: 具有新代谢特性的胶红酵母及其在生物降解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分离筛选出一株具有新代谢特性的胶红酵母。本发明的优点是胶红酵母通过部分还原途径降解硝基苯,并矿化降解过程中的副产物吡啶甲酸,从而实现硝基苯的彻底降解,解决了硝基苯部分还原降解中的瓶颈;胶红酵母能够在高盐度以及多种有机物质共存的条件下有效降解硝基苯;胶红酵母能够以吡啶甲酸为唯一碳、氮、能源进行生长,吡啶甲酸最终被矿化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胶红酵母能够作为生物强化制剂应用于盐度高、成分复杂的硝基苯废水和吡啶甲酸废水的生物治理中。
-
公开(公告)号:CN101260373A
公开(公告)日:2008-09-10
申请号:CN200710157803.8
申请日:2007-10-2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具有新代谢特性的藤黄微球菌及其在生物降解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分离筛选出一株具有新代谢特性的藤黄微球。本发明的优点是藤黄微球菌通过部分还原途径降解硝基苯,并矿化降解过程中的副产物吡啶甲酸,从而实现硝基苯的彻底降解,解决了硝基苯部分还原降解中的瓶颈;藤黄微球菌在高盐度条件下的生长不受影响,从而彻底降解硝基苯;藤黄微球菌能够以吡啶甲酸为唯一碳、氮、能源进行生长,吡啶甲酸最终被矿化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藤黄微球菌能够作为生物强化制剂应用于盐度高的硝基苯废水和吡啶甲酸废水的生物治理中。
-
公开(公告)号:CN1271202C
公开(公告)日:2006-08-23
申请号:CN200410020832.6
申请日:2004-06-2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鞘氨醇单胞菌属菌株及其在蒽醌染料废水脱色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工程、环境工程技术领域。涉及鞘氨醇单胞菌菌株及其在蒽醌染料废水脱色中应用。本发明涉及的鞘氨醇单胞菌菌株,为Sphingomonas xenophaga QYY,于2004年6月1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保藏号CGMCC No.1172;是从山东招远化工厂溴氨酸生产车间排污口的污泥中分离得到;该菌株可以以蒽醌染料中间体-溴氨酸为唯一碳、氮及能源生长,其细胞液体培养、休眠细胞及固定化细胞均可以破坏蒽醌环,能够作为生物强化制剂对蒽醌染料废水进行脱色处理。本菌的益处是脱色能力强、降解速度快,适用于工业水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1203198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010039426.3
申请日:2020-01-1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01J20/26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热碳改性的纳米PAN纤维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制备方法以经预处理的纳米PAN纤维为原料,采用葡萄糖与柠檬酸水热碳化,得到的改性纳米PAN纤维,经盐酸洗涤活化,干燥,获得水热碳改性的纳米PAN纤维吸附剂。制备的水热碳改性的纳米PAN纤维吸附剂具有很高的含氧量,高达19%,本发明水热碳改性的纳米PAN纤维吸附剂对己二胺废水具有高吸附容量,高达729mg·g‑1。本发明水热碳改性的纳米PAN纤维吸附剂原料易得,价格低廉且环境友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976938B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710262479.X
申请日:2017-04-2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2F1/48 , C02F1/52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絮凝‑磁分离技术处理环氧丙烷生产废水的方法,首先将将市售的磁粉改性,投加到环氧丙烷生产废水中;将由聚合硫酸铁和三氯化铝组成的絮凝剂、助凝剂加入到环氧丙烷生产废水中,进行反应;将反应后废水在外磁场装置的作用下,完成对磁性絮体的磁吸附分离。本发明具有操作方便、装置简单、效率高等优点,并克服传统絮凝法用时长、污泥量大、含水率高、占地面积广等缺点;且磁粉性质稳定,污泥中的磁粉回收再利用率高达98%,极大节约运行成本;除此之外,絮凝‑磁分离法在造纸、石油化工、印染等行业悬浮物多、浊度高的废水和藻类回收与去除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976938A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710262479.X
申请日:2017-04-2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2F1/48 , C02F1/52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絮凝‑磁分离技术处理环氧丙烷生产废水的方法,首先将将市售的磁粉改性,投加到环氧丙烷生产废水中;将由聚合硫酸铁和三氯化铝组成的絮凝剂、助凝剂加入到环氧丙烷生产废水中,进行反应;将反应后废水在外磁场装置的作用下,完成对磁性絮体的磁吸附分离。本发明具有操作方便、装置简单、效率高等优点,并克服传统絮凝法用时长、污泥量大、含水率高、占地面积广等缺点;且磁粉性质稳定,污泥中的磁粉回收再利用率高达98%,极大节约运行成本;除此之外,絮凝‑磁分离法在造纸、石油化工、印染等行业悬浮物多、浊度高的废水和藻类回收与去除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003676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212255.4
申请日:2014-05-1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1
Abstract: 一种污泥-沸石净水型生态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环境工程水体修复技术领域。其特征是该混凝土以污泥、天然沸石、水泥、水、减水剂为原料,搅拌均匀后利用成型模具浇注成型,在自然条件下养护不少于28天后,得到生态混凝土制品,具有米花糖状连续连通型的结构孔隙,适用于河流边坡护理、绿化等。本发明效果和益处是制备工艺简单,成品低廉,使用沸石代替常用的天然砂石,增强了混凝土的吸附性能,添加污泥使其资源化利用,并且固化污泥能够缓释N、P、K而促进微生物挂膜生长,在河道生态护坡、净化富营养化水体以及河岸绿化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