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甲烷氧化菌-异养菌混合菌群生产PHBV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3635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510116388.X

    申请日:2025-01-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合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甲烷氧化菌‑异养菌混合菌群生产PHBV共聚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包括利用甲烷和微量共底物作为碳源,混合菌群通过特定的微生物代谢途径,合成PHBV的步骤,和从菌体中提取PHBV共聚物的步骤。本发明通过引入共底物、混合菌群发酵、优化混菌体系的发酵条件的方法,合成PHBV最大含量占混菌菌体干重达42.8%,所合成的PHBV中3‑HV单体含量提高,而且熔融温度和结晶度表现良好,达到了提升了其柔韧性和加工性能的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用于去除安赛蜜的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3268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919876.6

    申请日:2024-12-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污染物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去除安赛蜜的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从污水处理厂二沉池中富集得到的降解安赛蜜的菌群及电化学活性菌奥奈达希瓦氏菌MR‑1复配制成菌剂,奥奈达希瓦氏菌MR‑1可与安赛蜜降解菌群形成纳米导管,进行电子传递,提升整个体系中电子传递系统活性,从而加速安赛蜜的生物降解。本菌剂能够实现对安赛蜜的高效降解矿化,在快速处理含有安赛蜜的废水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提高电化学活性菌还原能力的生物源银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2132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01895.4

    申请日:2024-0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合成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提高电化学活性菌还原能力的生物源银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厌氧瓶中加入细胞悬液,将AgNO3溶液以少量多次的方式引入反应体系以调控合成银纳米颗粒;用该体系还原水铁矿和Cr(VI)。本发明通过调整生物合成过程中Ag+的浓度和添加方式,调控生物合成银纳米颗粒的理化性质,提高电化学活性菌细菌的胞外电子传递活性和还原能力。本发明有望应用于改善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效果,例如促进希瓦氏菌对有机染料、硝基芳烃、Cr(VI)和U(VI)等污染物的降解,并且与化学合成法相比,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廉、操作简便,是一种绿色制备银纳米颗粒的方法。

    一种基于趋向运动性能预测细菌金属腐蚀能力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6058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852199.6

    申请日:2023-12-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腐蚀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趋向运动性能预测细菌金属腐蚀能力的方法。该预测方法包括:利用溶解态二价铁浓度CFe(II)表征铁腐蚀程度;利用游泳运动平板法和毛细管法测试细菌向零价铁的趋向运动指数;建立有无电子介体条件下细菌趋向运动指数与零价铁微生物腐蚀程度的相关关系。该方法操作简便,能够以趋向运动指数为指标预测细菌的金属腐蚀能力,可用于评估土壤及地下水环境中钢铁结构的微生物腐蚀行为。

    一种用于去除酮基布洛芬的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3519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629398.0

    申请日:2023-11-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污染物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去除酮基布洛芬的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将具有降解酮基布洛芬且好氧呼吸产生H2O2能力的微生物,与铁掺杂碳点结合制备菌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微生物胞外产生的H2O2与铁掺杂碳点中的Fe(II)发生类芬顿反应,产生·OH,并且碳点能够将部分铁输送到细胞体内,提高细胞活性。可见,制备的微生物菌剂能够从酶催化和非酶催化两个途径对酮基布洛芬进行降解。并且铁掺杂碳点中的铁稳定性好,不易形成铁泥沉淀,且微生物作用下可实现Fe(II)再生,能够循环利用。本发明制备的菌剂能够高效降解酮基布洛芬,解决已有技术耗时长、成本高的问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垂直电泳装置在磷石膏资源化中的一种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03205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976896.6

    申请日:2023-08-04

    Abstract: 本发明本发明属于电化学技术领域,提供了垂直电泳装置在磷石膏资源化中的一种应用方法。本发明利用一种垂直电泳装置,将磷石膏转化过程中的副产物硫酸钠电解分离为硫酸和氢氧化钠。整个分离中没有任何副产物的生成,实现了磷化工副产物磷石膏的资源化利用。产物可分别回用于磷酸湿法生产和磷石膏转化或外售获得利润,具有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种硫酸盐还原菌非饱和生物膜去除土壤中Cr(Ⅵ)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05233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550250.3

    申请日:2022-12-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壤重金属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硫酸盐还原菌非饱和生物膜去除土壤中Cr(Ⅵ)的方法。本发明使用不同环境压力作为影响因子,培养硫酸盐还原菌非饱和生物膜,并对Cr(VI)进行吸附还原实验。该方法操作简单且环境友好,通过对EPS成份的分析,在不同环境压力影响下,硫酸盐还原菌非饱和生物膜胞外聚合物产量和组成比例发生了相应变化,从而对Cr(VI)的吸附还原性能显著变化,为了解非饱和环境中环境压力和污染物对菌分泌EPS的影响及对污染物的处理效果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种均三嗪环修饰的石墨烯-聚氨酯泡沫复合物及其制备、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736422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316371.5

    申请日:2022-03-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均三嗪环修饰的石墨烯‑聚氨酯泡沫复合物及其制备、应用,属于环境材料制备及污染治理技术领域。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2‑氯‑4,6‑二氨基‑1,3,5‑三嗪先溶解于二甲基亚砜中,然后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超声分散后,90℃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将胺化的石墨烯‑聚氨酯泡沫复合材料放入上述水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然后干燥得到均三嗪环修饰的石墨烯‑聚氨酯泡沫复合材料。该制备方法简单,制备的复合材料作为生物载体,可以有效吸附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黄素,从而解决生物反应体系中黄素流失问题。并且复合材料中的石墨烯和黄素能够作为电子传递媒介体,加速微生物对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厌氧生物还原速率。

    一种以氧化亚氮为主要产物的微生物脱硝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51177B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1811482904.7

    申请日:2018-12-05

    Inventor: 乔森 于聪 周集体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氧化亚氮为主要产物的微生物脱硝方法,属于污染物的生物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微生物脱硝方法为:利用浓度为30‑50mM的Fe(Ⅱ)EDTA‑NO来抑制氧化亚氮还原酶的活性,使反应产物停留在氧化亚氮阶段。本发明利用反硝化细菌将Fe(Ⅱ)EDTA‑NO中的NO进行脱除,与相应的物理化学方法相比,本发明所述方法的NO脱除效率较高、操作简单、节约能源、无二次污染,且理论上Fe(Ⅱ)EDTA可以重复使用。

    一种应用于氧氟沙星废水处理的生物炭-针铁矿非均相芬顿氧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18084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332860.4

    申请日:2019-1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氧氟沙星废水处理的生物炭-针铁矿非均相芬顿氧化方法,属于环境工程废水处理领域。利用小麦秸秆为原料以限氧热解法制备生物炭材料,配制氧氟沙星模拟废水并调节pH,在好氧条件下添加生物炭、针铁矿和过氧化氢,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反应完全。本发明中添加微量的生物炭和针铁矿对于氧氟沙星的吸附量很少,但是微量的针铁矿和生物炭作为反应过程催化剂,能够有效地提高氧氟沙星废水的降解速率,减少金属污泥对环境的二次污染,且针铁矿和生物炭来源广泛,成本低廉,有利于在实际废水处理过程中推广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