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82205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280007965.6

    申请日:2022-02-2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电池单体包括:电极组件;壳体,用于容纳电极组件;盖组件,用于封闭壳体的开口;其中,壳体包括第一壁和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壁,第一壁用于连接两个第二壁,第一壁的壁厚大于第二壁的壁厚,第一壁设置有泄压机构,泄压机构用于在壳体内部的气体压力达到阈值时致动以泄放压力。本申请电池单体能够满足电池单体的内部气体的释放要求,同时能够保证电池单体的安全性能。

    外壳及其制备方法和系统、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68612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180089512.8

    申请日:2021-11-29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外壳及其制备方法和系统、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装置。该外壳用于容纳电极组件。外壳包括壁部,壁部的内部设置有隔热结构,在壁部的厚度方向,隔热结构用于阻挡电极组件的热量传导至外部空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极组件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壁部时,壁部的内部设置的隔热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阻挡热量沿壁部的厚度方向继续传导,从而避免了热量传导至外部空间,能够避免对外部空间的结构造成热量扩散,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55632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280089410.0

    申请日:2022-07-22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属于电池技术领域。端盖组件包括端盖、连接件和电极端子。端盖用于封闭电池单体的壳体的开口,端盖设置有端子引出孔。连接件设置于端盖在厚度方向上背离壳体的一侧。电极端子穿过端子引出孔并连接于连接件,电极端子用于连接电池单体的电极组件,以实现连接件与电极组件电连接。沿端盖的厚度方向,端盖的外表面的周长为L1,连接件具有背离端盖的对接面,对接面的周长为L2,L2/L1≥0.25。具有这种端盖组件的电池单体在与另外的电池单体连接时,能够增大两个电池单体的连接件连接时的连接轨迹,增强两个电池单体的连接件的结合强度,提高两个电池单体电连接的稳定性。

    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77094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280063771.8

    申请日:2022-07-0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电池单体包括外壳、电极组件、绝缘件和支撑件;电极组件,容纳于外壳内,电极组件包括电极主体和极耳,极耳由电极主体的端部引出;绝缘件容纳于外壳内并附接于电极主体的周侧面,绝缘件设有开口;支撑件,用于支撑电极组件并覆盖开口。本申请提供的电池单体,有利于提高电极组件内部各部位形变的一致性,降低电极组件发生析锂的风险,进而提高电池单体的安全性能。

    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2020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80013305.3

    申请日:2023-02-24

    Inventor: 雷育永 郭志君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电池单体包括壳体和端盖以及电极组件,其中,壳体具有开口和环绕于开口外周的端面;电极组件容纳于壳体;端盖用于盖合开口,其中,端盖包括主体部和环绕于主体部外周的至少一个延伸部,延伸部和端面焊接连接,主体部具有位于壳体内的装配部,装配部沿端盖的厚度方向相对于延伸部凸出。本申请的电池单体,延伸部和壳体焊接,能够提高端盖和壳体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电池单体的结构稳定性。装配部凸出至壳体中,装配部能够降低焊接金属掉落容纳腔的风险,从而对电极组件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

    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82207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280016995.3

    申请日:2022-06-3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电池单体包括外壳和泄压机构;外壳具有第一壁,第一壁具有通孔;泄压机构设置于第一壁,泄压机构的至少部分位于通孔内。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体,通过在外壳的第一壁上设置通孔,并将泄压机构的至少部分位于通孔内,有利于提高外壳对泄压机构的支撑力以及连接强度,降低泄压机构因固定强度不足而影响泄压机构的正常工作的风险,有利于提高电池单体的安全性能。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505087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755549.0

    申请日:2023-06-2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其中,电池单体包括外壳组件、电极组件和第一集流构件。外壳组件包括输入或输出电能的第一电极引出部。电极组件和第一集流构件均容纳于外壳组件内,沿第一方向,第一集流构件位于电极组件的一端,第一集流构件电连接第一电极引出部和电极组件。第一集流构件设有通孔,通孔沿第一方向贯穿第一集流构件,通孔的孔壁面沿第一方向上的正投影形成有第一折角,通孔沿第一方向上的正投影的部分位于第一折角内。这种电池单体在泄压时作用在第一集流构件上的作用力能够在第一折角处应力集中,以撕裂第一集流构件,能够扩大第一集流构件供热失控气体通过的面积,以提高电池单体的排气效率。

    铆接件、铆接组件、电池、电池组和用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303089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0365813.6

    申请日:2020-04-30

    Inventor: 雷育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铆接件、铆接组件、电池、电池组、用电装置和电池生产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铆接件,包括:本体部;和凸缘部,连接于本体部的第一端;其中,本体部上设有第一受力部和第二受力部,第一受力部和第二受力部沿着由凸缘部至本体部的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第一受力部和第二受力部用于供铆接工具施力,以使本体部形成位于凸缘部与第一受力部之间的第一铆接部和位于第一受力部和第二受力部之间的第二铆接部,并将第一构件铆接于凸缘部和第一铆接部之间,且将第二构件铆接于第一铆接部和第二铆接部之间。基于此,本发明能够满足基于同一铆接件实现分次铆接的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