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75336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128594.X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Q50/26 ,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公路边坡光伏建设适宜性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项目所在地太阳辐射数据、地理位置数据及边坡坡度数据,计算倾斜面上的总辐射值RHR,并进行边坡光伏能源潜力的评估。S2,根据稳定性因子边坡安全系数、坡度、粘聚力、内摩擦角等参数,构建稳定性综合评价模型,计算边坡稳定性指数BGW,进行边坡水土保持的稳定性评价。S3,根据高速公路边坡光伏布置等参数,计算行车眩光范围及眩光指数,进行行车眩光状况评价。本发明能够依次逐级进行定量评价,内容完整,填补国内边坡光伏适宜性评价的技术空白,指导高速公路边坡光伏建设,可进一步推动交能融合建造技术进步。
-
公开(公告)号:CN117434151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724918.6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29/04 , G01N29/44 , G01N15/08 , G06F18/10 , G06F18/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声音处理视域下的透水混凝土路面透水系数确定方法,涉及语音或声音处理技术领域,通过锤击透水混凝土路面表面,采集反射音频,实现路面透水系数的无损检测;对采集到的音频进行加强处理,去除外界干扰,突出有效音频信号;对加强处理后的音频进行声活动检测,舍弃无用的音频信号,降低运的算时间复杂度,提高处理速度;对识别后的音频进行特征参数提取,提取能够代表声音本质的恃征参数,提高声音识别准确度;建立透水混凝土路面透水系数的计算模型,在不需要取芯破坏路面和进行室内试验的条件下,即可计算得出透水混凝土路面的透水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6612114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870692.4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图像处理视域下的透水混凝土胶石比确定方法,主要包含:步骤一,图像采集。步骤二,胶石比计算,其中步骤二又包含:(1)将彩色图像转化为灰度图像;(2)获取灰度图像以及灰度频率直方图;(3)对灰度频率分布曲线进行2个正态分布密度函数曲线拟合;(4)确定凝胶的识别面积比;(5)确定实际胶石比。图像处理视域下的透水混凝土胶石比确定方法,可以直接检测透水混凝土胶石比,有利于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强度以及透水性能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6858751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1137456.8
申请日:2023-09-05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代表车型声音处理的透水混凝土路面孔隙率测算方法,主要步骤包括:确定透水混凝土路面代表车型;采集代表车型在透水混凝土路面行驶的音频;对采集到的行驶音频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行驶音频进行滤噪处理;建立透水混凝土路面试验段不同孔隙率与代表车型行驶音频关系模型,根据模型计算得到透水混凝土路面孔隙率。本发明通过车辆称重数据确定透水混凝土路面代表车型,采集代表车型在透水混凝土路面行驶的音频,并进行预处理以及滤噪处理,根据模型计算得到透水混凝土路面孔隙率,能够在不损伤路面的情况下,有效计算得到透水混凝土路面孔隙率,实现孔隙率的检测与控制,保证路面的良好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67682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682729.0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碳大空隙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通过模拟计算大空隙混凝土失水率,以失水率、体积状态以及环境参数指标控制运输、养生过程中水流失量,并进行相应失水量的补充,保其处于最佳水平衡状态,从而确保施工后混凝土强度与耐久性。本发明根据大空隙混凝土压实前后体积变化状态,依据设计厚度与松铺压实度指标确定其松铺厚度,实现对施工后的压实度进行事前控制,通过设备的松铺压实度对松铺厚度动态调整,有效保证施工后的厚度和压实质量。采用机械化的摊铺、碾压设备进行施工,并提出相应运输、摊铺、碾压、养生方面质量控制参数,提供一种规模化、高精度、机械化的大空隙混凝土施工方法,并充分利用固体废弃物材料,实现节能降碳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631536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914651.0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图像处理视域下透水混凝土集料均匀性指标计算方法,主要包含:步骤一,图像采集;步骤二,图像处理;步骤三,图像方形区域划分;步骤四,计算集料均匀性指标;是在计算机图像处理的理论基础上,先进行图像数据采集以及将图像二值化处理,得到黑白色且对比明显的试件截面照片,将得到的图像方形区域划分,划分的小方格数量通过正态分布的正态性检验来确定,最终通过面积比的正态分布一定范围内的累计概率作为均匀性指标。本方法可有效的计算与评价透水混凝土的集料均匀性,及时提出解决方案,确保透水混凝土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748351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76749.7
申请日:2022-11-04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碳大空隙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通过模拟计算大空隙混凝土失水率,以失水率、体积状态以及环境参数指标控制运输、养生过程中水流失量,并进行相应失水量的补充,保其处于最佳水平衡状态,从而确保施工后混凝土强度与耐久性。根据大空隙混凝土压实前后体积变化状态,依据设计厚度与松铺压实度指标确定其松铺厚度,实现对施工后的压实度进行事前控制,并可通过设备的松铺压实度对松铺厚度动态调整,有效保证施工后的厚度和压实质量;采用机械化的摊铺、碾压设备进行施工,并提出相应运输、摊铺、碾压、养生方面质量控制参数,提供一种高精度、机械化的大空隙混凝土施工方法,并充分利用固体废弃物材料,实现节能降碳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5108761B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0795496.0
申请日:2022-07-07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CN)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C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砂粒式沥青混合料生产制备方法,由集料形成基本空间结构,沥青包括裹附集料沥青以及填充空隙沥青两部分,裹附沥青根据集料表面积及沥青膜厚度计算确定,填充沥青与矿粉用量,根据沥青与矿粉成膜特性及体积填充原理确定,并且在体积填充过程中,考虑到裹附沥青对集料空隙构成影响。沥青与矿粉填料按照最佳油石比填在集料空隙之中,保证混合料密实,沥青裹附集料,形成较多结构沥青,提高混合料耐久性和强度,裹附沥青和填充沥青计算沥青总用量,以此避免因沥青含量高而产生离析,生产制备过程中先加入结构沥青拌合,使集料形成结构沥青膜,在加入填充沥青和矿粉填料,填充空隙,提高砂粒式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10876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795496.0
申请日:2022-07-07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IPC: C04B2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砂粒式沥青混合料生产制备方法,由集料形成基本空间结构,沥青包括裹附集料沥青以及填充空隙沥青两部分,裹附沥青根据集料表面积及沥青膜厚度计算确定,填充沥青与矿粉用量,根据沥青与矿粉成膜特性及体积填充原理确定,并且在体积填充过程中,考虑到裹附沥青对集料空隙构成影响。沥青与矿粉填料按照最佳油石比填在集料空隙之中,保证混合料密实,沥青裹附集料,形成较多结构沥青,提高混合料耐久性和强度,裹附沥青和填充沥青计算沥青总用量,以此避免因沥青含量高而产生离析,生产制备过程中先加入结构沥青拌合,使集料形成结构沥青膜,在加入填充沥青和矿粉填料,填充空隙,提高砂粒式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648182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010414433.7
申请日:2020-05-15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一粒径填充式大粒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使用基层设计厚度1/3~1/2的大粒径水泥稳定碎石为骨架,嵌锁形成,再填充2.36~4.75mm单一粒径碎石,形成具有18~25%孔隙率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以大粒径碎石为骨架,可有效提高基层整体强度、增强基层抗裂、抗变形及耐久性等性能;同时组成材料内部具有一定孔隙率,有利于路面温度变化的保护,在高温季节降低沥青路面老化速率,低温季节可减缓冻融作用对结构产生的破坏,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