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03246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82631.X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Inventor: 李新 , 王圣 , 蒋维 , 李锦焙 , 王玉姬 , 邱明明 , 何文峰 , 徐远科 , 管子然 , 关永洪 , 麦志昌 , 范心明 , 董镝 , 李盈 , 陈绮琪 , 石俏 , 曾烨 , 余红波
IPC: G06F16/22 , G06F16/28 , G06F16/24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能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和处理器。其中,该方法包括:响应于目标电表接收到数据读取命令,按照目标协议对数据读取命令进行解析,得到待读取电表的电表标识,其中,数据读取命令由待读取电表的电表标识以及待读取的电能数据类型按照目标协议组成;响应于待读取电表的电表标识与目标电表的电表标识匹配成功,从解析后的数据读取命令中获取待读取的电能数据类型;控制目标电表读取电能数据类型对应的电能数据;将读取到的电能数据按照预设存储规则存储至目标数据库中。本发明解决了无法有效采集电表数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35021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42702.6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IPC: G06F30/2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斗臂模型配置文件确定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预设斗臂车的多个装配体部件;基于预设装配方式对多个装配体部件进行装配,得到目标斗臂模型,其中,预设装配方式用于表示多个装配体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确定目标斗臂模型的目标参数配置与目标位移约束值,其中,目标参数配置用于记录多个装配体部件之间的相对关系和方向,目标位移约束值用于约束多个装配体部件的活动范围;基于目标参数配置和目标位移约束值确定目标斗臂模型的目标配置文件。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依赖人为设定斗臂模型参数,可操作性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110415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311761803.4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带电作业绝缘软梯及其驱动方法,包括绝缘软梯、金属梯头、滑动锁紧装置和弹性调节装置;绝缘软梯铰接金属梯头,金属梯头的另一端固定滑动锁紧装置,通过滑动装置可以实现将绝缘软梯锁紧在导线上,防止工作过程中意外脱落,以保护作业人员的安全;弹性调节装置包括电动收卷机、拉力检测器,通过拉力检测器获取软梯的受力数据,电动收卷机执行预设收放软梯动作,能够根据人员使用情况调节软梯的实际状态,提高装置的整体稳定性能;同时,进一步提供了带电作业绝缘软梯的驱动方法,方法根据电机拉力检测器反馈的信号控制电动收卷机进行收放卷控制,且减少了人工干预,提高了作业过程的便利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562836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1810351182.5
申请日:2018-04-1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输电线路绝缘子检测机器人,包括固定安装支架、行走驱动装置、导向装置以及检测装置。其中固定安装支架一侧为绝缘齿条,行走驱动装置通过齿轮与绝缘齿条相啮合,导向装置安装在行走驱动装置上,检测装置固连在行走驱动装置的一侧。在对输电线路绝缘子串进行检测时,行走驱动装置通过齿轮与齿条啮合移动,检测装置在到达预定位置后旋转探针搭接钢帽进行绝缘子串逐片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95219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722395.5
申请日:2023-06-1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杆塔倾斜角度测量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通过获取电力杆塔的倾斜摄影图像集,采用倾斜摄影图像集,构建电力杆塔三维模型,采用电力杆塔三维模型加载对应的数据页面组件并全部进行渲染,生成初始光纤状态测量页面。通过电力杆塔三维模型对应的拟合中心轴长度和电力杆塔对应的理论中心轴长度更新初始倾斜角度测量页面,生成中间倾斜角度测量页面。采用拟合中心轴长度和理论中心轴长度进行倾斜角度计算并更新中间倾斜角度测量页面,生成目标倾斜角度测量页面。利用无人机获得电力杆塔的倾斜摄影图像集,便可远程对电力杆塔的倾斜角度进行测量计算,适应度高,且构建相应的测量页面可直观看到电力杆塔的倾斜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8376939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1810350878.6
申请日:2018-04-1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IPC: H02G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输电线路悬垂绝缘子串更换装置,包括固定安装支架、爬行驱动机构、前作业手臂以及后作业手臂,其中固定安装支架一侧的安装座连接在输电线路塔材上,另一侧通过两根绝缘杆连接在输电线路上;爬行驱动机构通过爬行驱动轮及辅助支撑轮安装在绝缘杆上;前作业手臂具有两个自由度,安装在爬行驱动机构的电气箱体上;后作业手臂具有三个自度,安装在爬行驱动机构的电气箱体上;在对输电线路悬垂绝缘子串进行辅助更换作业时,爬行驱动机构通过驱动行走轮在绝缘杆上移动,前后作业手臂到达预定位置后,两支作业手臂配合作业将金具连接螺栓拆下,完成带电更换悬垂绝缘子串。
-
公开(公告)号:CN115880426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537918.0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三维建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倾斜摄影的无冗余三维建模方法及系统,其方法通过待建模的测量区域以及其区域边界距离,并利用倾斜摄影相机航测待建模的测量区域在多个不同方向的航线的区域图像数据,获取每个方向的航线在待建模的测量区域中不同纬度的飞行线,根据不同纬度的飞行线按照冗余滤除规则对相应方向的航线的区域图像数据滤除冗余图像数据,得到纯净的区域图像数据,对纯净的区域图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得到三维模型,从而去除冗余数据,提高了三维建模的建模精度以及建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865529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612260.9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IPC: H02G1/0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电力角钢塔的悬臂式朝天滑车,包括固定架、朝天轮和导向件;固定架滑动安装于角钢塔的角钢上,且固定架通过锁紧机构与角钢固定连接;固定架设有向远离角钢塔的方向延伸的悬空件;悬空件上设有两组相对应的支架;朝天轮通过转轴转动安装于两个支架之间;导向件为两个,分别设置于两个支架上;两个导向件均倾斜设置,且两个导向件之间的距离从下往上逐渐变大;两个导向件的底部之间存在滑落间隙;滑落间隙位于朝天轮的周向槽的正上方,且滑落间隙不大于周向槽的最大宽度。本申请的两个导向件可以引导牵引线顺利进入朝天轮内,有效地解决了无人机抛投的牵引线很难落入现有的朝天滑车内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594956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900955.2
申请日:2021-08-0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Inventor: 唐建辉 , 时云月 , 吴慧峰 , 何文峰 , 刘超 , 管子然 , 胡聪 , 邱明明 , 张宇宣 , 庄巨周 , 徐远科 , 谭国栋 , 胡正庭 , 侯年冠 , 杨鑫 , 石俏 , 韩广超 , 田壮 , 姜沛东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剪线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绝缘杆剪线钳,包括电动装置、传动装置、剪线钳金具和夹线金具;剪线钳金具包括上钳口固定切刀、上钳口切刀底座、下钳口活动切刀、下钳口切刀底座、传动螺栓和中心螺栓;上钳口切刀底座和下钳口切刀底座均螺纹套接于传动螺栓上;上钳口固定切刀与下钳口活动切刀通过中心螺栓铰接;上钳口固定切刀与上钳口切刀底座连接,下钳口固定切刀与下钳口切刀底座连接;夹线金具包括上钳口固定夹线片、下钳口活动夹线片和助力弹簧;上钳口固定夹线片与下钳口活动夹线片通过中心螺栓铰接;助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上钳口固定夹线片、下钳口活动夹线片连接。解决了现有剪线钳无法同时实现夹线和剪线功能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205597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601856.4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变电站带电作业安全距离勘测方法及相关装置,其中方法包括:首先建立变电站带电作业现场的三维模型,减少传统目测、图纸或测量仪器带来的误差;接着将三维模型的点云数据分类为地面点云、带电体点云、接地体点云;然后根据作业现场的作业类型确定计算所需要的点云类型,并实时计算作业人员与对应的点云类型的距离,如作业人员对地安全距离、对相邻带电体距离,及组合间隙距离等;最后,根据现有的带电作业相关安全距离要求分别判断上述距离是否满足要求,从而快速且准确的完成了对变电站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的勘测,解决了现有技术效率低且误差大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