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13642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135552.3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水稻抗纹枯病相关的基因OsERF7及其编码蛋白和应用,所述基因OsERF7的CDS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全长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与水稻抗纹枯病相关的基因OsERF7编码的蛋白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本发明发现OsERF7基因受纹枯病菌侵染表达,组织特异性表达发现其主要在叶鞘表达,且在水稻孕穗期时表达最高。本发明中通过过表达OsERF7显著降低水稻对纹枯病的抗性,而敲除该基因后则显著增强了水稻对纹枯病的抗性。本发明的水稻基因OsERF7对水稻纹枯病抗性产生明显影响,可应用于水稻抗纹枯病育种,对水稻的抗病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574713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683450.4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N9/12 , C12N15/54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46 ,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RSB11优异等位变异RSB11‑R及其在改良水稻纹枯病抗性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DNA分子,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该DNA分子为水稻中优异自然等位变异RSB11‑R的启动子。将该RSB11优异等位变异RSB11‑R转入常规粳稻品种中,可以得到纹枯病抗性显著增强的改良水稻植株。本发明对于水稻纹枯病抗性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873824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211271814.X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N9/12 , C12N15/54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46 ,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稻RSB11基因在抗纹枯病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RSB11蛋白在调控植物纹枯病抗性中的应用;所述RSB11蛋白为SEQ ID No.1所示蛋白或其经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或序列具有99%以上、95%以上、90%以上、85%以上或者80%以上同源性且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或其N端和/或C端连接标签后得到的融合蛋白。本发明的抗纹枯病基因RSB11正向调控水稻纹枯病抗性。过表达该基因可增强水稻对纹枯病的抗性,将所述基因的优异自然等位变异RSB11‑R转入常规粳稻品种中,也可以得到纹枯病抗性显著增强的改良水稻植株。本发明对于水稻纹枯病抗性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831503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110241489.1
申请日:2021-03-0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抗纹枯病基因SBR11及其分子标记和应用,属于作物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遗传转化证实了SBR11基因正调控水稻对纹枯病的抗性,通过等位基因功能和单倍型分析,证实了该基因编码区190,926位点SNP导致基因功能变异,进而本发明也开发了两个分子标记用于检测这两个位点基因型,所述分子标记包括SNP位点190和SNP位点926,利用该分子标记可以检测SBR11等位基因并进行选择,为水稻抗病分子设计育种提供更多的资源,加快育种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13004344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110318009.7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07H1/00 , C07H1/06 , C07H5/08 , B01J27/057 , C07D303/32 , C07D301/04 , C05D9/02
Abstract: 一种甲基硒代葡萄糖及硒碳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的生产技术领域。将葡萄糖与甲基硒镁在溶剂中混合反应,蒸干溶剂,得甲基硒代葡萄糖;将甲基硒代葡萄糖与溴化钾混合研磨后,置于氮气氛围中煅烧,待冷却至室温后再研磨后用去离子水水洗涤,经离心后沉淀、烘干,得硒碳。本发明以廉价易得的葡萄糖为主料,通过与甲基硒化镁反应后蒸干溶剂制备稳定性较好的甲基硒代葡萄糖。在甲基硒代葡萄糖中,甲基的引入使得硒官能团更加稳定,较难被氧化分解,作为叶面硒肥更加实用。并在此基础上制备取得催化活性更高的硒碳,其用于催化分子氧氧化β‑紫罗兰酮,合成有用的环氧化物。
-
公开(公告)号:CN113004344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318009.7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07H1/00 , C07H1/06 , C07H5/08 , B01J27/057 , C07D303/32 , C07D301/04 , C05D9/02
Abstract: 一种甲基硒代葡萄糖及硒碳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的生产技术领域。将葡萄糖与甲基硒镁在溶剂中混合反应,蒸干溶剂,得甲基硒代葡萄糖;将甲基硒代葡萄糖与溴化钾混合研磨后,置于氮气氛围中煅烧,待冷却至室温后再研磨后用去离子水水洗涤,经离心后沉淀、烘干,得硒碳。本发明以廉价易得的葡萄糖为主料,通过与甲基硒化镁反应后蒸干溶剂制备稳定性较好的甲基硒代葡萄糖。在甲基硒代葡萄糖中,甲基的引入使得硒官能团更加稳定,较难被氧化分解,作为叶面硒肥更加实用。并在此基础上制备取得催化活性更高的硒碳,其用于催化分子氧氧化β‑紫罗兰酮,合成有用的环氧化物。
-
公开(公告)号:CN111172308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11243983.0
申请日:2019-12-0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Q1/68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S6RNAi基因抗黑条矮缩病水稻品系WLJ1-US6-11-5的检测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是利用转化体WLJ1-US6-11-5中含外源基因S6RNAi的T-DNA表达框在水稻染色体上插入片段序列和插入片段RB端旁侧特异序列SEQ ID NO:1,并基于SEQ ID NO:1序列,建立的特异性PCR扩增鉴定技术。PCR所用正向载体引物US-W1依据SEQ ID NO:1中1-1178位序列设计,反向基因组引物US-W2依据SEQ ID NO:1中1179-2000位序列设计,正向基因组引物US-W3依据T-DNA插入位置上游528bp处设计。根据是否扩增得到US-W1 US-W2引物组合M、US-W3 US-W2引物组合N的目标片段判断株系中是否含外源S6RNAi基因,该PCR方法可作为鉴定转基因水稻品系WLJ1-US6-11-5及该品系的衍生系的有效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0863062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11175532.8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Q1/68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OsPGIP1和GAFP2双价基因抗纹枯病水稻品系的检测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是利用转化体WYJ24-PG-1中含外源基因OsPGIP1和GAFP2的T-DNA表达框在水稻染色体上插入片段序列和插入片段RB端旁侧特异序列SEQ ID NO:1,并基于SEQ ID NO:1序列,建立的特异性PCR扩增鉴定技术。PCR所用正向载体引物PG-P1依据SEQ ID NO:1中1-900位序列设计,反向基因组引物PG-P2依据SEQ ID NO:1中901-1500位序列设计,正向基因组引物PG-P3依据T-DNA插入位置上游546bp处设计。根据是否扩增得到PG-P1 PG-P2引物组合A、PG-P3 PG-P2引物组合B的目标片段判断株系中是否含外源OsPGIP1和GAFP2双价基因,该PCR方法可作为鉴定转基因水稻品系WYJ24-PG-1及该品系的衍生系的有效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01979580A
公开(公告)日:2011-02-23
申请号:CN201010542708.1
申请日:2010-11-1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稻遗传育种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个高育种价值水稻卷叶基因rl(t)及其应用。所说水稻卷叶基因rl(t)的碱基序列如SEQIDNO:1所示。该水稻卷叶基因rl(t)在水稻育种中应用可获得遗传稳定的卷叶水稻新品系;用于改良水稻株型,提高水稻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705198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1910071781.6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OsCKX7蛋白质及其编码基因在调控植物纹枯病抗性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受体水稻中的OsCKX7进行了编辑,获得OsCKX7‑KO水稻新品系。通过纹枯病抗性鉴定,发现OsCKX7‑KO水稻新品系相对于野生型对照品种,极显著的提高了水稻对纹枯病的抗性。进一步比较了OsCKX7‑KO水稻新品系与对照品种间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发现对OsCKX7基因进行编辑不影响水稻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以上结果表明,OsCKX7基因可以调控水稻纹枯病抗性,编辑OsCKX7基因可用于创制水稻纹枯病抗性新种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