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单电池
    22.
    发明公开
    电化学单电池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80500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380013274.1

    申请日:2023-02-13

    Abstract: 电化学单电池具备:金属板(4)、单电池主体部以及第一补强部(6)。金属板(4)具有:第一主面(41)、第二主面(42)以及贯通孔(43)。单电池主体部具有:第一电极层(5)、第二电极层(9)以及电解质层(7)。电解质层(7)配置于第一电极层(5)与第二电极层(9)之间。单电池主体部配置在金属板(4)的第一主面(41)上。第一补强部(6)沿着周向形成在贯通孔(43)的内壁面上。第一补强部(6)构成为对贯通孔(43)的内壁面进行补强。

    电化学电池
    2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594470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110853580.9

    申请日:2017-07-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化学电池。燃料电池(10)中,空气极活性层(50)以用通式ABO3表示且在A位点包含La及Sr中的至少一方的钙钛矿型氧化物为主成分。空气极活性层(50)具有设置在固体电解质层侧的第一区域(51)和设置在第一区域(51)上的第二区域(52)。构成第一区域(51)的第一构成粒子(G1)的平均粒径小于构成第二区域(52)的第二构成粒子(G2)的平均粒径。

    电化学电池堆
    2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915044B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1880002022.8

    申请日:2018-07-12

    Inventor: 大森诚

    Abstract: 固体电解质层(120)具有:上游部位(120a),其位于在燃料极(110)与第一隔板(200a)之间的燃料流路(110S)中流动的燃料气体的流通方向(FG)的上游侧;以及下游部位(120b),其位于流通方向(FG)的下游侧。上游部位(120a)包含:与燃料极侧表面(120S)相距3μm以内的第一区域(a1);以及设置在第一区域(a1)上的第二区域(a2)。第一区域(a1)的拉曼光谱中的正方晶系氧化锆相对于立方晶系氧化锆的强度比例(R1)大于第二区域(a2)的拉曼光谱中的正方晶系氧化锆相对于立方晶系氧化锆的强度比例(R2)。

    电化学电池
    2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478651B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1780022722.9

    申请日:2017-07-27

    Abstract: 燃料电池(10)中,空气极(50)含有主相和第二相,其中,主相由用通式ABO3表示且在A位点包含La及Sr中的至少一方的钙钛矿型氧化物构成,第二相由SrSO4及(Co,Fe)3O4构成。空气极(50)的截面中第二相的面积占有率为10.5%以下。

    电化学电池及电池堆装置
    2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352337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1980001042.8

    申请日:2019-03-01

    Abstract: 燃料电池单电池(10)具备:多孔质的支撑基板(4)、以及发电元件部(5)。支撑基板(4)具有:与气体供给室(21)及气体回收部(22)连结的第一端部(41)、以及与第一端部(41)相反一侧的第二端部(42)。支撑基板(4)具有:第一气体流路(43)以及第二气体流路(44)。第一气体流路(43)从第一端部(41)朝向第二端部(42)延伸。第一气体流路(43)与气体供给室(21)连通。第二气体流路(44)在第二端部(42)侧与第一气体流路(43)连通。第二气体流路(44)从第二端部(42)朝向第一端部(41)延伸。第二气体流路(44)与气体回收室(22)连通。支撑基板(4)构成为:在比发电元件部(5)更靠第一端部(41)侧的位置,气体在该支撑基板(4)内流动并在第一气体流路(43)与第二气体流路(44)之间流通。

    电化学电池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316856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080000998.9

    申请日:2020-01-10

    Abstract: 提供一种燃料电池(100),其具备:燃料极(110);空气极(130),其含有由通式ABO3表示、并且在A位点包含La及Sr的钙钛矿型氧化物作为主成分;以及固体电解质层(120),其配置在燃料极(120)与空气极(130)之间。空气极(130)具有:在与厚度方向垂直的面方向上位于空气极的中央位置的中央部(130a)、和包围中央部(130a)的外周部(130b)。外周部(130b)中的由俄歇电子能谱分析检测得到的La浓度相对于Sr浓度的第一比(Qb)为:中央部(130)中的由俄歇电子能谱分析检测得到的La浓度相对于Sr浓度的第二比(Qa)的1.1倍以上。

    燃料电池的电池堆
    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196534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980006588.2

    申请日:2019-09-26

    Abstract: 提供一种接合体,其具备分流器(200)和玻璃部(300)。玻璃部(300)包括:自分流器(200)的表面(200S)起算5μm以内的界面区域(300a)、以及自分流器(200)的表面(200S)起算超过5μm的内部区域(300b)。界面区域(300a)及内部区域(300b)分别包括:在截面视图中具有3以上的纵横尺寸比的棒状晶体粒子。界面区域(300a)中包含的棒状晶体粒子的平均取向角度为:60度以上120度以下。内部区域(300b)中包含的棒状晶体粒子的取向角度的标准偏差大于界面区域(300a)中包含的棒状晶体粒子的取向角度的标准偏差。

    固体碱性燃料电池
    3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448697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1880003514.9

    申请日:2018-12-17

    Abstract: 固体碱性燃料电池(10)具备被供给氧化剂的阴极(12)、被供给燃料的阳极(14)和具有氢氧化物离子传导性的无机固体电解质体(16)。无机固体电解质体(16)能够透过在阴极(12)处生成按阴极侧表面(16S)的每单位面积计算为0.04μmol/s·cm2~2.5μmol/s·cm2的二氧化碳的量的燃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