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电池及电池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352337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1980001042.8

    申请日:2019-03-01

    Abstract: 燃料电池单电池(10)具备:多孔质的支撑基板(4)、以及发电元件部(5)。支撑基板(4)具有:与气体供给室(21)及气体回收部(22)连结的第一端部(41)、以及与第一端部(41)相反一侧的第二端部(42)。支撑基板(4)具有:第一气体流路(43)以及第二气体流路(44)。第一气体流路(43)从第一端部(41)朝向第二端部(42)延伸。第一气体流路(43)与气体供给室(21)连通。第二气体流路(44)在第二端部(42)侧与第一气体流路(43)连通。第二气体流路(44)从第二端部(42)朝向第一端部(41)延伸。第二气体流路(44)与气体回收室(22)连通。支撑基板(4)构成为:在比发电元件部(5)更靠第一端部(41)侧的位置,气体在该支撑基板(4)内流动并在第一气体流路(43)与第二气体流路(44)之间流通。

    电池堆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352338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1980001447.1

    申请日:2019-03-01

    Abstract: 电池堆装置(100)具备:分流器(2)、燃料电池单电池(10)、以及含氧气体吹出部(12)。分流器(2)具有:燃料气体供给室(21)及燃料气体回收室(22)。燃料电池单电池(10)自分流器(2)开始向上方延伸。含氧气体吹出部(12)配置于比燃料电池单电池(10)的中央更靠上方的位置。含氧气体吹出部(12)朝向燃料电池单电池(10)吹出含氧气体。燃料电池单电池(10)的支撑基板(4)具有:第一气体流路(43)及第二气体流路(44)。第一气体流路(43)与燃料气体供给室(21)连通,第二气体流路(44)与燃料气体回收室(22)连通。第一气体流路(43)和第二气体流路(44)在燃料电池单电池(10)的上端部彼此连通。

    分流器及电池堆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640177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1980001550.6

    申请日:2019-03-04

    Abstract: 分流器(2)具备第一分流器主体(2a)及第二分流器主体(2b)。第一分流器主体(2a)具有与第一气体流路(43)连通的气体供给室(20a),第二分流器主体(2b)具有与第二气体流路(44)连通的气体回收室(20b)。第一分流器主体(2a)具有:第一顶板(21a)、第一底板(22a)以及第一侧板(23a)。第一顶板(21a)包含用于使第一气体流路(43)和气体供给室(20a)连通的第一贯通孔(211a)。第二分流器主体(2b)具有:第二顶板(21b)、第二底板(22b)以及第二侧板(23b)。第二顶板(21b)包含用于使第二气体流路(44)和气体回收室(20b)连通的第二贯通孔(211b)。第一底板(22a)和第二底板(22b)彼此由不同的部件构成。

    分离膜复合体及分离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715227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180043871.X

    申请日:2021-04-08

    Abstract: 分离膜复合体(1)具备多孔质的支撑体(11)和分离膜,该分离膜形成在支撑体(11)上,用于流体的分离。该分离膜的表面的被供给流体的区域的面积即供给侧表面积(Ss)除以支撑体(11)的表面的供从分离膜及支撑体(11)透过的流体流出的区域的面积即透过侧表面积(St)得到的供给透过面积比为1.1以上且5.0以下。据此,能够提供透过流量多、分离性能高、分离膜以缓和了热膨胀差的形态接合在支撑体(11)上的分离膜复合体(1)。

    电池堆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352339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980002263.7

    申请日:2019-03-04

    Abstract: 电池堆装置(100)具有:多个电化学单电池(10)、分流器(2)、气体供给部(12)、以及气体回收部(13)。分流器(2)具有:在电化学单电池(10)的排列方向上延伸的气体供给室(21)及气体回收室(22)。电化学单电池(10)的支撑基板具有第一气体流路及第二气体流路。第一气体流路与气体供给室(21)连通,第二气体流路与气体回收室(22)连通。第一气体流路和第二气体流路在电化学单电池(10)的前端部彼此连通。气体供给部(12)在比分流器(2)的中心更靠排列方向上的第一端部侧与气体供给室(21)连通。气体回收部(13)在比分流器(2)的中心更靠排列方向上的第二端部侧与气体回收室(22)连通。

    电化学单电池及电池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368866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1980001996.9

    申请日:2019-05-30

    Abstract: 电化学单电池(10)具备:多孔质的支撑基板(4)、以及发电元件部(5)。支撑基板(4)具有:至少1个第一气体流路(43)以及至少1个第二气体流路(44)。第一气体流路(43)从第一端部(41)朝向第二端部(42)延伸,且与气体供给室(21)连通。第二气体流路(44)在第二端部(42)侧与第一气体流路(43)连通。第二气体流路(44)从第二端部(42)朝向第一端部(41)延伸,且与气体回收室(22)连通。相邻的第一气体流路(43)与第二气体流路(44)之间的间距p0相对于支撑基板(4)的第一端部(41)侧的第一端面(411)与发电元件部(5)之间的距离L的比例(p0/L)为3.3以下。

    电化学单电池及电池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368866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1980001996.9

    申请日:2019-05-30

    Abstract: 电化学单电池(10)具备:多孔质的支撑基板(4)、以及发电元件部(5)。支撑基板(4)具有:至少1个第一气体流路(43)以及至少1个第二气体流路(44)。第一气体流路(43)从第一端部(41)朝向第二端部(42)延伸,且与气体供给室(21)连通。第二气体流路(44)在第二端部(42)侧与第一气体流路(43)连通。第二气体流路(44)从第二端部(42)朝向第一端部(41)延伸,且与气体回收室(22)连通。相邻的第一气体流路(43)与第二气体流路(44)之间的间距p0相对于支撑基板(4)的第一端部(41)侧的第一端面(411)与发电元件部(5)之间的距离L的比例(p0/L)为3.3以下。

    电池堆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352338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980001447.1

    申请日:2019-03-01

    Abstract: 电池堆装置(100)具备:分流器(2)、燃料电池单电池(10)、以及含氧气体吹出部(12)。分流器(2)具有:燃料气体供给室(21)及燃料气体回收室(22)。燃料电池单电池(10)自分流器(2)开始向上方延伸。含氧气体吹出部(12)配置于比燃料电池单电池(10)的中央更靠上方的位置。含氧气体吹出部(12)朝向燃料电池单电池(10)吹出含氧气体。燃料电池单电池(10)的支撑基板(4)具有:第一气体流路(43)及第二气体流路(44)。第一气体流路(43)与燃料气体供给室(21)连通,第二气体流路(44)与燃料气体回收室(22)连通。第一气体流路(43)和第二气体流路(44)在燃料电池单电池(10)的上端部彼此连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