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2258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380017707.0
申请日:2023-02-15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PC: C25B9/17 , C25B1/042 , C25B1/23 , C25B11/031 , C25B11/051 , C25B11/091 , C25B11/061 , C25B11/063 , H01M4/86 , H01M4/90 , H01M8/1226
Abstract: 电解单电池(1)具备:氢极层(6)、氧极层(9)、以及配置于氢极层(6)与氧极层(9)之间的电解质层(7)。氢极层(6)由包含钆、铬及锰的钙钛矿型氧化物、钆掺杂二氧化铈、以及镍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13330613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080000975.8
申请日:2020-01-10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燃料电池(100),其具备:燃料极且在A位点包含La及Sr的钙钛矿型氧化物作为主成分;以及固体电解质层(120),其配置在燃料极(110)与空气极(130)之间。空气极(130)具有:位于与固体电解质层(120)相反一侧的第一部分(130a)、和位于固体电解质层(120)侧的第二部分(130b)。第一部分(130a)中的由俄歇电子能谱分析检测得到的La浓度相对于Sr浓度的第一比(Qa)为:第二部分(130b)中的由俄歇电子能谱分析检测得到的La浓度相对于Sr浓度的第二比(Qb)的1.1倍以上。(110);空气极(130),其含有由通式ABO3表示、并
-
公开(公告)号:CN111492519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1880003506.4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PC: H01M8/0202 , H01M8/04089 , H01M8/0606 , H01M8/0662 , H01M8/1213
Abstract: 燃料电池装置(1)具备燃料电池单元(10)、氧化剂气体供给部(40)以及污染物质捕集部(60)。燃料电池单元(10)具有燃料极(12)、空气极(13)以及固体电解质层(11)。氧化剂气体供给部(40)具有用于向空气极(13)供给氧化剂气体的氧化剂气体供给口(42)。污染物质捕集部(60)配置于空气极(13)和氧化剂气体供给口(42)之间。在从氧化剂气体供给口(42)供给的氧化剂气体的气体供给方向(D1)上,污染物质捕集部(60)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自氧化剂气体供给口(42)起20mm以内的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7925111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680001389.9
申请日:2016-06-14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PC: H01M8/1253 , H01M4/86 , H01M4/90
Abstract: 燃料电池(10)包括:燃料极(20)、空气极(50)以及固体电解质层(30)。空气极(50)包含钙钛矿型氧化物作为主成分,并且,包含含有S及Cr中的至少一者的化合物作为副成分。空气极(50)具有设置于与固体电解质层(30)相反侧的表面(50S)。空气极(50)的表面(50S)包括第一区域(S1)和第二区域(S2),在氧化剂气体于表面(50S)上流动的氧化剂气体流动方向上,该第二区域(S2)位于比第一区域(S1)靠下游侧的位置。第一区域(S1)和第二区域(S2)分别包括由钙钛矿型氧化物构成的主相和由含有S及Cr中的至少一者的化合物构成的第二相。第一区域(S1)中的第二相的面积占有率大于第二区域(S2)中的第二相的面积占有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352552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680001239.8
申请日:2016-06-08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PC: H01M8/1253 , H01M4/90 , H01M4/8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9033 , H01M4/8605 , H01M4/8657 , H01M8/1253 , H01M2004/8689 , H01M2008/1293
Abstract: 燃料电池(10)包括:燃料极(20)、空气极(50)、以及配置在燃料极(20)与空气极(50)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层(30)。空气极(50)包含主相和第二相,该主相由通式ABO3所表示的、在A位点包含La及Sr中的至少一者的钙钛矿型氧化物构成,该第二相由氧化锶构成。空气极(50)的截面中第二相的面积占有率为0.05%~3%。
-
公开(公告)号:CN103003038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180034845.7
申请日:2011-06-23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PC: B28B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8B1/008 , B28B1/24 , B28B7/0091 , B28B19/0015 , B29C39/021 , B29C39/023 , B29C39/12 , B29C39/123 , C04B37/001 , C04B2235/602 , C04B2235/6023 , C04B2237/68 , C04B2237/78 , Y10T428/24355 , Y10T428/24413 , Y10T428/24612 , Y10T428/24628 , Y10T428/31504
Abstract: 在具有平面的第1成型模具的该平面上,设置第2成型模具,形成第1成型空间。第1成型空间内,填充含有第1原料粉体、分散剂以及凝胶剂的第1原料浆料,将该浆料成型·固化,在第1成型模具的平面上形成第1成型体部。在去除了第2成型模具且形成有第1成型体部的第1成型模具的平面上,设置第3成型模具,形成第2成型空间。第2成型空间内,填充含有与第1原料粉体的材料不同的第2原料粉体、分散剂以及凝胶剂的第2原料浆料,将该浆料成型·固化为与第1成型体部接触,在第1成型模具的平面上形成第2成型体部。由此,提供接合了材料不同的2种成型体部、2种成型体部接合面的接合强度高的成型体。
-
公开(公告)号:CN112602218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1980002912.3
申请日:2019-09-03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PC: H01M8/0208 , H01M8/0215 , H01M8/0228 , H01M8/2484 , H01M8/1213 , H01M8/1246
Abstract: 分流器(200)的顶板(201)具备:基材(210)、多个埋设部(213)、以及涂膜(211)。基材(210)由含有铬的合金材料构成,且在表面(210a)具有多个凹部(210b)。各埋设部(213)由陶瓷材料构成,且配置于各凹部(210b)内。涂膜(211)覆盖表面(210a),且与各埋设部(213)连接。基材(210)的厚度方向上的截面处的多个埋设部(213)构成为:将与厚度方向垂直的面方向上的各埋设部(213)中的埋设于各凹部(210b)的部分的中点连结得到的线段的实际长度(L1)的平均值比将线段的起点与终点连结的直线长度(L2)的平均值长。实际长度(L1)的平均值为直线长度(L2)的平均值的1.10倍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2368866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1980001996.9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PC: H01M8/026 , H01M8/243 , H01M8/0263 , H01M8/1226 , H01M8/241 , H01M8/2418 , H01M8/2484 , H01M8/0265
Abstract: 电化学单电池(10)具备:多孔质的支撑基板(4)、以及发电元件部(5)。支撑基板(4)具有:至少1个第一气体流路(43)以及至少1个第二气体流路(44)。第一气体流路(43)从第一端部(41)朝向第二端部(42)延伸,且与气体供给室(21)连通。第二气体流路(44)在第二端部(42)侧与第一气体流路(43)连通。第二气体流路(44)从第二端部(42)朝向第一端部(41)延伸,且与气体回收室(22)连通。相邻的第一气体流路(43)与第二气体流路(44)之间的间距p0相对于支撑基板(4)的第一端部(41)侧的第一端面(411)与发电元件部(5)之间的距离L的比例(p0/L)为3.3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3594470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853580.9
申请日:2017-07-27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PC: H01M4/86 , H01M4/90 , H01M8/1213 , H01M8/12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化学电池。燃料电池(10)中,空气极活性层(50)以用通式ABO3表示且在A位点包含La及Sr中的至少一方的钙钛矿型氧化物为主成分。空气极活性层(50)具有设置在固体电解质层侧的第一区域(51)和设置在第一区域(51)上的第二区域(52)。构成第一区域(51)的第一构成粒子(G1)的平均粒径小于构成第二区域(52)的第二构成粒子(G2)的平均粒径。
-
公开(公告)号:CN109478648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1780002006.4
申请日:2017-07-26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Abstract: 燃料电池(10)包括燃料极(20)、空气极(50)、以及配置在燃料极(20)与空气极(50)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层(30)。空气极(50)含有以通式ABO3表示且在A位点包含La及Sr中的至少一方的钙钛矿型氧化物作为主成分。空气极(50)具有距固体电解质层(30)侧的表面(50S)5μm以内的界面区域(52)。界面区域(52)包含由钙钛矿型氧化物构成的主相和由氧化锶构成的第二相。界面区域(52)的截面内的第二相的面积占有率为0.05%~3%。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