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008850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404512.3
申请日:2016-06-0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8F283/06 , C08F220/02 , C08F287/00 , B33Y70/00 , A61K47/34 , A61K9/06 , A61K31/513 , A61K31/474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83/06 , A61K9/06 , A61K31/345 , A61K31/4745 , A61K31/513 , A61K47/34 , B33Y70/00 , C08F287/00 , C08F220/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3D打印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3D打印的改性水凝胶材料及其在药物负载上的应用。该改性水凝胶材料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将水凝胶材料、丙烯酰氯、三乙胺加入到溶剂中,冰浴下反应12h,常温下反应12h;对反应产物用碳酸氢钠饱和溶液洗涤、再旋转蒸发即得改性水凝胶材料。改性后的水凝胶为长链结构,末端带有活泼的化学基团,在其水溶液中加入光聚合引发剂,365nm的光照下能发生交联反应,实现材料快速成型。本发明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负载药物的改性水凝胶材料,常温下注射打印即可,无需额外的高温、低温等装置,易于成型,而且凝胶化速度快,力学性能优异,有利于负载不同的药物分子并有效释放。
-
公开(公告)号:CN103275701B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310136530.4
申请日:2013-04-1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工程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树枝状分子修饰的荧光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将树枝状分子和3-巯丙基三甲基硅氧烷溶解于二甲基亚砜,加入引发剂,通气除氧后密封反应,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端基为硅氧烷的树枝状分子;(2)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端基为硅氧烷的树枝状分子和水溶性量子点溶于水中,装入透析袋;将透析袋浸入溶液中,搅拌浸泡,再浸入水中浸泡,冷冻干燥,得到树枝状分子修饰的荧光量子点。本制备方法温和、操作方便,副产物少且产物易于分离纯化,得到的荧光量子点生物相容性好,表面的大量可修饰功能团为其在制备生物医药工程材料的应用提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81844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384565.4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9/1271 , C12N15/88 , A61K47/24 , A61K47/28 , A61K47/34 , A61K47/26 , A61K47/59 , A61K48/00 , A61K31/7088 , A61P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实现基因透皮转染的阳离子超变形脂质体及其制备和应用,属于基因透皮递送领域。本发明采用低分子量聚乙烯亚胺、脂质体、吐温80等材料,成分安全简单;利用聚乙烯亚胺作为基因的缀合载体以提升其结合能力、以脂质体作为递送载体来提升其皮肤递送能力、利用吐温80再次提升载体的稳定性及透皮转染能力,实现基因的非侵入式靶向透皮递送;在体外具备较高的稳定性并可有效抑制基因降解,同时体外细胞实验中具备较高的转染效率及较低的毒性;该阳离子超变形脂质体在成功实现基因高效透皮的同时有效促进其在皮肤内转染表达,为基因的递送提供了新的思路,有望充分发挥通过基因非侵入式递送治疗皮肤疾病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970110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14627.0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动态表面结构的高效抗生物粘附的硅橡胶涂层及其制备和应用。本发明将聚轮烷修饰于聚多巴胺涂层的硅橡胶表面,利用聚轮烷上两性离子甜菜碱修饰的环糊精的分子运动能力,提高了两性离子的空间利用率,可有效减少或防止细菌粘附、蛋白质结晶及生物膜的形成;避免了负载抗生素药物或其他金属离子而带来的潜在生物毒性和不良反应;用于解决临床上因滞留硅橡胶植入物而引发的生物感染和并发症。本发明的涂层材料具有较多改性位点,可在涂层表面结构上修饰或负载其他配体或药物,以应对复杂多变的临床需求,亦可扩展体外生物检测方面的应用;其制备操作简易,不存在复杂的化学改性过程,相关组成结构明确,且在临床应用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942433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92955.0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9/1277 , A61K47/69 , A61K8/14 , A61K8/73 , A61K8/64 , A61Q19/00 , A61K31/722 , A61K31/718 , A61K38/39 , A61K31/736 , A61K8/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负载的、可促进多糖或蛋白的透皮递送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以胆固醇、大豆卵磷脂等为原料,依次通过高速均质、旋蒸过程中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旋转的蒸发方式及微射流高压的的方法制备得到双层负载多糖及蛋白脂质体,该脂质体且能够促进多糖或蛋白透皮递送,有望充分发挥具备治疗及修复等功能的多糖及蛋白在皮肤中的利用率,可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皮肤损伤的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1898688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21328.1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精准靶向和协同抗菌双重功能的纳米脂质体及其制备和应用,属于生物医学工程材料领域。本发明的纳米脂质体在其亲水性表面修饰对细菌有特异性靶向的麦芽三糖,可精准的定位细菌感染部位,在早期细菌感染的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且在脂质体内部的亲水空腔中负载NO和抗生素,NO可有效的细菌由生物膜状态转变为浮游状态,逆转耐药细菌的耐药性,同时抗生素发挥其杀菌作用,实现NO和抗生素联用,可有效的治疗深层次细菌感染(包括骨髓炎、胃肠道细菌感染、心肺部细菌感染、脑部细菌感染等),还可应用于其他的细菌感染领域,具有较强的可视性,还可与临床影像学结合,为临床中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提供了一种潜在的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5300480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0846051.0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封益生菌的海藻酸钙悬浮微囊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生物医学工程领域。该悬浮微囊的核心是用带孔隙的海藻酸钙微囊封装醋酸杆菌,醋酸杆菌可直接代谢饮酒后到达胃部的酒精,降低胃部酒精的浓度从而实现减少酒精吸收的目的;多孔隙结构降低了结构的密度,使该微囊能够悬浮在胃液中,延长胃滞留的时间,提高代谢酒精的时间;高交联度且规整的结构增强了耐酸性,提高了益生菌的存活率,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耐胃酸、胃滞留时间长、解酒效率高的包封益生菌的海藻酸钙悬浮微囊。
-
公开(公告)号:CN114984246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619105.X
申请日:2022-06-01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介孔聚多巴胺NO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将麦芽三糖通过点击反应连接到PEG链上,合成PEG‑麦芽三糖;通过与介孔聚多巴胺反应,将麦芽三糖固定在介孔聚多巴胺表面,合成MPDA‑PEG‑Mal;将一氧化氮供体通过共轭效应负载至介孔聚多巴胺的介孔结构中,得到介孔聚多巴胺NO纳米粒子。本发明将具有细菌靶向的麦芽三糖分子与负载了NO并且具有光热作用的介孔多巴胺结合起来,做到了对体内感染细菌的诊断和治疗,不但可以精准靶向细菌感染部位,在NO杀菌效果不是特别好的情况下引入光热效应进行协同杀菌,一方面通过消散生物膜,改善了细菌的多重耐药性,另一方面光热增强了NO作用,可以持续杀菌,并且具有较高的杀菌效率,可以广泛的应用在临床上。
-
公开(公告)号:CN110433134B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1910793850.4
申请日:2019-08-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9/06 , A61K33/00 , A61K47/06 , A61K47/32 , A61K47/44 , A61P17/00 , A61P17/02 , A61P31/04 , A61P3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释放一氧化氮软膏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乙烯亚胺溶于有机溶剂中,加入甲醇钠,混合均匀,进行负载NO反应,得到聚乙烯亚胺NO供体材料;(2)将聚乙烯亚胺NO供体材料溶于聚乙烯醇水溶液中,得到聚乙烯亚胺NO供体材料溶液;(3)将液体石蜡、单硬脂酸甘油酯、白凡士林和羊毛脂混合均匀,得到油相;将甘油、司盘80和吐温80加入水中混合均匀,得到水相;将水相加入到油相中,得到混合溶液;(4)将聚乙烯亚胺NO供体材料溶液加入到混合溶液中,得到释放一氧化氮软膏。制得的软膏对多种菌体具有好的抗菌性和缓慢释放效果,对于各种微生物疾病的治疗和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527101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910793756.9
申请日:2019-08-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β‑半乳糖改性一氧化氮缓释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将树枝状分子PAMAM溶解于CH3ONa/CH3OH溶液后置于一氧化氮高压反应釜中负载一氧化氮,加入卤代β‑D‑半乳糖五乙酸酯保护一氧化氮活性基团,然后通过点击反应偶联mPEG得到mPEG‑PAMAM‑NO‑Gal;将mPEG‑PAMAM‑NO‑Gal溶解于去离子水中,与β‑CD水溶液混合,静置,逐渐形成凝胶。该制备方法温和、操作方便,副产物少且产物易于分离纯化,得到的水凝胶生物相容性好,其一氧化氮缓释性能在生物医学工程特别是抗菌领域应用广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