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92795A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210094149.5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58 , H01M4/136 , H01M4/1397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氟化物离子二次电池,所述氟化物离子二次电池具有比以往更大的电池容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氟化物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所述氟化物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包含Li3AlF6与AlF3的复合体作为负极活性物质。Li3AlF6与AlF3的复合体中的AlF3相对于Li3AlF6的摩尔比优选0.1~2,氟化物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中的前述Li3AlF6与AlF3的复合体的含量优选在25质量%以下,Li3AlF6与AlF3的复合体优选为非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4556632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1980101227.6
申请日:2019-10-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4 , H01M10/05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氟化物离子二次电池中能够实现初始充放电效率高、且成为充电起始的氟化物离子二次电池的氟化物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复合材料复合体、使用了该复合体的氟化物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及二次电池、以及该复合体的制造方法。通过将纳米粒子尺寸的铝及金属氟化物用作负极活性物质并与负极复合材料的其他成分一起形成复合体,来抑制被由脱氟化后的再氟化反应所形成的氟化铝被覆,另外,抑制负极活性物质的粒子彼此的凝聚。
-
公开(公告)号:CN114514633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1980101214.9
申请日:2019-10-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38 , H01M4/136 , H01M4/1397 , H01M10/05 , H01M10/05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氟化物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合材复合体、使用该复合体的氟化物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及二次电池、以及该复合体的制造方法,所述氟化物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合材复合体在氟化物离子二次电池中,能够实现初始充放电效率高的氟化物离子二次电池。使用纳米粒子尺寸的铝作为负极活性物质,与负极合材的其他成分一起形成复合体,由此抑制通过脱氟化后的再氟化反应所形成的氟化铝所致的覆盖,且抑制负极活性物质的粒子彼此的凝聚。
-
公开(公告)号:CN112204799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1980028480.3
申请日:2019-05-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 , H01M4/13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38 , H01M4/48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7 , H01M4/80 , H01M10/052
Abstract: 提供一种具备优异的能量密度和输出密度且具备优异的充放电循环特性的锂离子二次电池。锂离子二次电池(1)中,正极(2)和负极(3)交替地隔着隔膜(4、5)相邻。正极(2)包括由金属多孔体构成的正极集电体、保持于正极集电体的一个面上的第1正极活性物质(21)、和保持于另一个面上的第2正极活性物质(22)。负极(3)包括由金属多孔体构成的负极集电体、保持于负极集电体的一个面上的第1负极活性物质(31)、和保持于另一个面上的第2负极活性物质(32)。第1正极活性物质(21)与第1负极活性物质(31)相对,正极活性物质(22)与第2负极活性物质(32)相对。
-
公开(公告)号:CN11990557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495549.2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5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进行高电压工作的Fe基的正极活性物质和包含该正极活性物质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而且,该正极活性物质和锂离子二次电池有助于能量的效率化。一种正极活性物质,以锂铁复合氟化物为主成分,所述锂铁复合氟化物由下述式1表示,式1:LixFeF(3+x),式1中,x为满足0.5<x<1.5的数。
-
公开(公告)号:CN114556632B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1980101227.6
申请日:2019-10-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4 , H01M10/05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氟化物离子二次电池中能够实现初始充放电效率高、且成为充电起始的氟化物离子二次电池的氟化物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复合材料复合体、使用了该复合体的氟化物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及二次电池、以及该复合体的制造方法。通过将纳米粒子尺寸的铝及金属氟化物用作负极活性物质并与负极复合材料的其他成分一起形成复合体,来抑制被由脱氟化后的再氟化反应所形成的氟化铝被覆,另外,抑制负极活性物质的粒子彼此的凝聚。
-
公开(公告)号:CN11817377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311674609.2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36 , H01M10/052 , C01G5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锂镍锰复合氧化物的过渡金属层所包含的Li中不形成LiMn6而使表面为富锰层,从而即使是4.8V下的老化,也能够使锂二次电池为高容量的锂镍锰复合氧化物。锂镍锰复合氧化物由通式(1):LixNiyMnzO2(式(1)中,x为1.0≤x<1.07,y为0.45≤y≤0.55,z为0.45≤z≤0.55,并且满足1.0≤z/y≤1.22。)表示,其中,在过渡金属层所包含的Li中不形成LiMn6,从二次粒子的粒子表面到粒子内部具有富锰层,富锰层中的Mn的原子数相对于Ni的原子数之比(Mn/Ni比)为1.0以上且3.0以下,在空间群R‑3m中,a轴晶格常数为#imgabs0#c轴晶格常数为#imgabs1#
-
公开(公告)号:CN114792786A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210094144.2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氟化物离子二次电池,所述氟化物离子二次电池具有比以往更大的电池容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包含氟化锆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氟化物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及具备该负极的氟化物离子二次电池。氟化锆的平均粒径可以在100nm以下,氟化物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中的氟化锆的含量可以不足50质量%。负极活性物质还可以包含金属锆,金属锆的平均粒径可以在75μm以下,氟化物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中的金属锆的含量可以在8质量%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4792774A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210094145.7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氟化物离子二次电池,所述氟化物离子二次电池具有比以往更大的电池容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包含Li3AlF6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氟化物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及具备该负极的氟化物离子二次电池。氟化物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中的负极活性物质的含量可以在25质量%以下,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Li3AlF6可以为非晶态,Li3AlF6的平均粒径可以为微米级。
-
公开(公告)号:CN114556650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1980101218.7
申请日:2019-10-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初始充放电效率高、成为充电起始、成为高电压的氟化物离子二次电池。将纳米粒子尺寸的铝及具有因氟化物离子脱离而产生的空孔的改性氟化铝用作负极活性物质,与负极复合材料的其他成分一起形成复合体,并将使用该复合体的负极与包含特定的物质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组合,而构成氟化物离子二次电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