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415094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780038150.3
申请日:2017-06-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能够在小重叠碰撞时将碰撞载荷尽早传递到前侧车架的车身前部结构。车身前部结构具备:左右一对前侧车架(11、11),其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和前隔板(20),其与前侧车架(11)的前端部(11a)连结。前隔板(20)具有:上下一对横部件(30、30),其沿着左右方向延伸;和左右一对纵部件(40、40),其以将横部件(30,30)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彼此连接的方式沿着上下方向延伸。在纵部件(40)的下端部设置有向车辆前方延伸的前方延伸部(46)。在前方延伸部(46)固定有第1载荷传递部件(70),其位于比前侧车架(11)靠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6541998B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610772876.7
申请日:2016-08-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构造,其能够降低对乘员施加的减速时的加速度。该车身构造(1)具有仪表板下面板(10)、外伸叉架(60)、仪表板横梁(80)和下纵梁(50)。在下纵梁(50)的内部,设置有相对于来自前方的荷载而压缩强度比下纵梁(50)低的顶起加强件(53)。外伸叉架(60)与顶起加强件(53)的前端部(53b)结合。仪表板横梁(80)与下纵梁(50)的前端部(50a)结合。
-
公开(公告)号:CN105905169B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610037346.8
申请日:2016-01-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通过上部构件部分来稳定地吸收从车辆前方施加的冲击负载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一种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其中设置有左右一对上部构件(9),该左右一对上部构件(9)在左右的前侧车架的车宽方向上的外侧大致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其后端部连接于车厢的前部侧方的前柱。上部构件具有左右侧方的壁部和上下的壁部,且其截面呈大致矩形。在形成于上部构件(9)的邻接的壁部之间的角部中的、没有凸缘的至少一个角部,设置有凹陷部(20F)、(20R)等脆弱部。
-
公开(公告)号:CN105905169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037346.8
申请日:2016-01-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2 , B62D2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通过上部构件部分来稳定地吸收从车辆前方施加的冲击负载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一种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其中设置有左右一对上部构件(9),该左右一对上部构件(9)在左右的前侧车架的车宽方向上的外侧大致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其后端部连接于车厢的前部侧方的前柱。上部构件具有左右侧方的壁部和上下的壁部,且其截面呈大致矩形。在形成于上部构件(9)的邻接的壁部之间的角部中的、没有凸缘的至少一个角部,设置有凹陷部(20F)、(20R)等脆弱部。
-
公开(公告)号:CN109641623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780048087.1
申请日:2017-07-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通过中空车架弯曲来恰当吸收冲击能量的车身构造。车身构造(1A)具备:中空车架(2A),其呈大致矩形闭合截面,在一壁部(2a)的长度方向中间部具有脆弱部(2e);和能量吸收部件(3A),其在中空车架(2A)的闭合截面内安装于与一壁部(2a)相对的另一壁部(2b),并与脆弱部(2e)隔开间隙地相对,能量吸收部件(3A)具备从另一壁部(2b)朝向一壁部(2a)立起设置的第一壁部(3a)及第二壁部(3b)、和将第一壁部(3a)的顶端部与第二壁部(3b)的顶端部连接的第三壁部(3c),第三壁部(3c)与脆弱部(2e)隔开间隙地相对。
-
公开(公告)号:CN109496191B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1780044961.4
申请日:2017-05-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08
Abstract: 在前侧车架(31)的车宽方向外侧配置有侧部车架(1),侧部车架(1)构成为具有:后端与前柱连接的车轮罩上构件(2);和车轮罩下构件(3),其从车轮罩上构件(2)经由上弯曲部(4)及下弯曲部(5)而向前下方延伸至前端关于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位于与前侧车架(31)的前端大致相同的位置,在车轮罩下构件(3)的内部安装有夹着上弯曲部(4)而向前后延伸的加强板(18),加强板(18)构成为具有:夹着内侧棱线(12A)而安装在下表面部(7A)和内侧面部(7B)上的前刚性部(18A)及后刚性部(18B);和至少安装在内侧面部(7B)上且将前刚性部(18A)与后刚性部(18B)连结的连结部(18C)。
-
公开(公告)号:CN109476348B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1780044715.9
申请日:2017-05-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前侧车架(31)的车宽方向外侧配置有侧部车架(1),侧部车架(1)构成为具有:后端与前柱(41)连接的车轮罩上构件(2);和车轮罩下构件(3),其从车轮罩上构件(2)经由上弯曲部(4)及下弯曲部(5)而向前下方延伸至前端关于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位于与前侧车架(31)的前端大致相同的位置,车轮罩下构件(3)构成为具有由上凸缘部(6C)、(7C)和下凸缘部(6D)、(7D)结合的外面板(6)以及内面板(7),车轮罩下构件(3)的前部的上凸缘部(6C)、(7C)由向上方延伸设置的向上凸缘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9987042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811450920.8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偏置碰撞时抑制非碰撞侧的保险杠横梁与保险杠横梁安装部件分离的车身构造。车身构造(1)具备: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保险杠横梁(3);和左右一对的保险杠横梁安装部件(4、4),其在保险杠横梁(3)的背面部(34)设置于车宽方向外侧,并将保险杠横梁(3)安装在前部侧车架(2)上。在保险杠横梁(3)与保险杠横梁安装部件(4)的安装部中,在保险杠横梁(3)上设有通过碰撞载荷而能够促进保险杠横梁(3)的位移的第一位移促进部(3b)。在保险杠横梁安装部件(4)上设有因碰撞载荷而能够促进保险杠横梁(3)的位移的第二位移促进部(4e)。
-
公开(公告)号:CN109496191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780044961.4
申请日:2017-05-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08
Abstract: 在前侧车架(31)的车宽方向外侧配置有侧部车架(1),侧部车架(1)构成为具有:后端与前柱连接的车轮罩上构件(2);和车轮罩下构件(3),其从车轮罩上构件(2)经由上弯曲部(4)及下弯曲部(5)而向前下方延伸至前端关于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位于与前侧车架(31)的前端大致相同的位置,在车轮罩下构件(3)的内部安装有夹着上弯曲部(4)而向前后延伸的加强板(18),加强板(18)构成为具有:夹着内侧棱线(12A)而安装在下表面部(7A)和内侧面部(7B)上的前刚性部(18A)及后刚性部(18B);和至少安装在内侧面部(7B)上且将前刚性部(18A)与后刚性部(18B)连结的连结部(18C)。
-
公开(公告)号:CN109311514A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780038520.3
申请日:2017-06-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车身前部构造,同时具有容易变形性和保形性,而能够尽早地检测车辆的碰撞,并且能够抑制小面积重叠碰撞时动力单元向前方移动。车身前部构造具有左右一对的前侧车架(11、11)和前隔板(20)。前隔板(20)具有上下一对的横框部(30、30)和左右一对的纵框部(40、40)。纵框部(40)将配置在下侧的下侧纵框部(40A)、和配置在下侧纵框部(40A)的上侧的上侧纵框部(40B)相互连结而构成。下侧纵框部(40A)固定在前侧车架(11)的前端部(11a)。在上侧纵框部(40B)上固定有从上侧纵框部(40B)向车辆前方延伸的第2荷载传递部件(90)、和配置在比第2荷载传递部件(90)靠上方的位置的碰撞检测传感器(10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