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362375A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1180001459.8
申请日:2011-03-0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名仓健祐
IPC: H01M4/13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485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7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136 , H01M4/485 , H01M4/5825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其中,其具备片状的集电体、含有顺次附着于该集电体表面的第1层及第2层的活性物质层,第1层含有以第1电位可逆地嵌入或脱嵌锂离子的碳材料,第2层含有以高于第1电位的第2电位可逆地嵌入或脱嵌锂离子的过渡金属氧化物,第1电位与第2电位的差为0.1V以上,第1层的厚度T1与第2层的厚度T2的比T1/T2为0.33~75。
-
公开(公告)号:CN100421296C
公开(公告)日:2008-09-24
申请号:CN03138407.2
申请日:2003-05-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7 , H01M10/44 , H01M2300/0051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它包括含有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含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和非水电解质,上述的正极活性物质为LiNi1-y-zMnyCozO2(式中,y及z满足0<y≤0.5、0≤z≤0.5、0<y+z≤0.75),上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充电上限电压为4.25-4.70V。如上所述,通过适当调整正极活性物质锂复合氧化物的组成和用该锂复合氧化物作正极活性物质的电池的充电条件,就可以提供一种具有高容量、高信赖性及长寿命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1218698A
公开(公告)日:2008-07-09
申请号:CN200680025195.9
申请日:2006-06-2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名仓健祐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4/131 , H01M4/366 , H01M4/485 , H01M4/525 , H01M10/4235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兼顾因钉刺等产生的短路时的安全性以及过充电时的安全性。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具有正极、负极以及非水电解液,其中,正极含有活性物质粒子;活性物质粒子含有锂复合氧化物的二次粒子;二次粒子中的至少一部分具有裂纹;活性物质粒子的至少表层部具有选自Mn、Al、Mg、Ca、Zr、B、W、Nb、Ta、In、Mo以及Sn之中的至少1种元素Me;与所述活性物质粒子的内部相比,在其表层部分布有较多的元素Me。
-
公开(公告)号:CN101203970A
公开(公告)日:2008-06-18
申请号:CN200680022456.1
申请日:2006-06-2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名仓健祐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25 , H01M4/131 , H01M4/1393 , H01M4/366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10/0569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高包含以镍或钴为主要成分的锂复合氧化物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间歇循环性能。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正极包含活性物质粒子,所述活性物质粒子包含锂复合氧化物,所述锂复合氧化物用通式(1):LixM1-yLyO2表示(其中0.85≤x≤1.25以及0≤y≤0.50,元素M是选自由Ni以及Co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元素L是选自由碱土类元素、过渡金属元素、稀土类元素、IIIb族元素以及IVb族元素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活性物质粒子的表层部包含元素Le,其为选自由Al、Mn、Ti、Mg、Zr、Nb、Mo、W以及Y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活性物质粒子被用偶联剂进行了表面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1147282A
公开(公告)日:2008-03-19
申请号:CN200680009193.0
申请日:2006-03-2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名仓健祐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25 , H01M4/139 , H01M4/362 , H01M4/505 , H01M4/624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Y10T29/49115
Abstract: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活性材料颗粒至少包含形成其芯部分的第一锂-镍复合氧化物:LixNi1-y-zCoyMezO2(0.85≤x≤1.25、0<y≤0.5、0≤z≤0.5、0<y+z≤0.75,并且元素Me是选自Al、Mn、Ti、Mg和Ca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活性材料颗粒的表面层部分包含具有NaCl型晶体结构的氧化镍或者第二锂-镍复合氧化物,并且还包含不形成所述第一锂-镍复合氧化物的晶体结构的元素M。元素M是选自Al、Mn、Mg、B、Zr、W、Nb、Ta、In、Mo和Sn中的至少一种。
-
公开(公告)号:CN1462085A
公开(公告)日:2003-12-17
申请号:CN03138407.2
申请日:2003-05-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7 , H01M10/44 , H01M2300/0051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它包括含有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含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和非水电解质,上述的正极活性物质为LiNi1-y-zMnyCozO2(式中,y及z满足0<y≤0.5、0≤z≤0.5、0<y+z≤0.75),上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充电上限电压为4.25-4.70V。如上所述,通过适当调整正极活性物质锂复合氧化物的组成和用该锂复合氧化物作正极活性物质的电池的充电条件,就可以提供一种具有高容量、高信赖性及长寿命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3631510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080023693.X
申请日:2020-02-1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国立研究开发法人物质·材料研究机构
IPC: C01B25/34 , C01B25/37 , H01M4/13 , H01M4/36 , H01M10/054 , H01M10/0562 , H01M10/0566 , H01B1/06 , H01B1/08
Abstract: 本公开的固体电解质,具有由MgxZry(POz)2(0<x≤3.5、0≤y<1.5、3≤z≤4.25)表示的组成,并且包含非晶质的部分。所述组成也可以由Mgx(POz)2(3≤x≤3.5、3≤z≤4.25)表示。所述组成还可以由MgxZry(POz)2(0<x<3.5、0<y<1.5、3≤z≤4.25)表示。
-
公开(公告)号:CN102362375B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180001459.8
申请日:2011-03-0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名仓健祐
IPC: H01M4/13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485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7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136 , H01M4/485 , H01M4/5825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其中,其具备片状的集电体、含有顺次附着于该集电体表面的第1层及第2层的活性物质层,第1层含有以第1电位可逆地嵌入或脱嵌锂离子的碳材料,第2层含有以高于第1电位的第2电位可逆地嵌入或脱嵌锂离子的过渡金属氧化物,第1电位与第2电位的差为0.1V以上,第1层的厚度T1与第2层的厚度T2的比T1/T2为0.33~75。
-
公开(公告)号:CN102308418A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080006523.7
申请日:2010-05-2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49/00 , C01G23/005 , C01G49/0036 , C01P2006/40 , H01M4/131 , H01M4/485 , H01M4/525 , H01M10/0525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低成本、并且具有高能量密度的负极活性物质以及使用这样的负极活性物质的锂离子二次电池。通过使用如下负极活性物质,可以得到廉价、且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高可靠性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该负极活性物质由式A2±xB2±yO5±z(1)表示的金属复合氧化物形成,式中,0≤x≤0.1、0≤y≤0.1、0≤z≤0.3,A中包含选自由锶、钡或镁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且不包含锰和钙,B中至少包含铁且不包含锰,A的形式氧化数为+2,B的形式氧化数为+2.5以上且+3.3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1548416A
公开(公告)日:2009-09-30
申请号:CN200880000769.6
申请日:2008-03-2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C01G45/1228 , C01G45/125 , C01G53/00 , C01G53/42 , C01G53/44 , C01G53/56 , C01P2002/72 , C01P2002/74 , C01P2002/77 , C01P2002/88 , C01P2004/03 , C01P2004/62 , C01P2006/40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2004/021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活性物质,其含有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该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含有镍及锰,具有氧的最密填充结构。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中所含的锂的摩尔数MLi与过渡金属的摩尔数Mt的原子比:MLi/MT大于1.0。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具有归属于六方晶的晶体结构,晶体结构的X射线衍射图像具有归属于(003)面的峰P003、和归属于(104)面的峰P104。随着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对锂的嵌入及脱嵌,峰P003和峰P104的积分强度比:I003/I104在0.7~1.5的范围内的区域中可逆地变化,积分强度比的变化为直线性且连续的变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