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03940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110474193.4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R3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3D NoC测试规划中的并行测试方法,通过减少相同的测试数据包重复传输时间以及减少路由冲突的发生,缓解拥塞现象导致数据包等待时间从而减少IP核的测试时间,降低测试成本,提高测试效率。在相同的核或相同类型的同构核存在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多播流水线路由算法将测试数据包同时路由到相同的核,在多播路由中,测试数据从一个源节点发送到多个目标节点,且测试数据分成若干微片以流水线形式在网络中传输。对于异构核采取单播通信方式,并设计了具有部分自适应的XYZ路由算法即改进XYZ路由算法以减少数据传输时间,达到最小化测试时间与测试功耗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229293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088363.4
申请日:2023-02-09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影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PMVS改进的多视角影像匹配方法,首先采用Harris+DoG算子对无人机图像进行特征点检测,在图像匹配阶段引入渐近一致采样法进行误匹配消除,提高了图像匹配的准确性,同时在面片生成上结合正态分布空间阈值选择空间点云,减少了面片生成的盲目性,最后在面片优化阶段采用改进的拟牛顿算法优化面片参数,在保证算法全局收敛性的情况下,提高了面片中心和法向量等相关参数的准确性,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PMVS算法图像匹配中的误匹配问题,选取正确率较高的匹配点集合,同时提高了算法中面片初始化和面片优化的效率,为面片扩散提高置信度较高的面片。
-
公开(公告)号:CN113191213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110389794.5
申请日:2021-04-12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V20/10 , G06V20/70 , G06V10/26 , G06V10/44 , G06V10/46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新增建筑物检测方法,通过对获得的第二时相GF2影像其进行超像素分割,得到超像素对象;接着用该时相GF2影像构建建筑物数据集;将所述建筑物提取数据集输入多尺度约束编解码网络训练,获取第二时相建筑物二值图,所述多尺度约束编解码网络,采用双路径体系结构分别获取全局信息和局部信息,结合全局和局部信息可以更好的从复杂背景中区分建筑物以及细化建筑物的细节,同时以兼顾不同大小的建筑物,将获得的超像素对象与所述建筑物二值图结合获取第二时相建筑物目标对象;然后使用IRMAD算法获得像素级变化检测结果,基于建筑物目标对象和像素级变化检测结果进行空间位置叠加分析,实现新增建筑物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170956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751710.2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光谱遥感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多尺度熵率超像素的后验概率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包括对高光谱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处理图像,对高光谱图像进行初始分类,得到多个初始分类标签光谱信息,对预处理图像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前三个主要成分,对三个主要成分进行图像处理,得到不同尺度下的超像素图像,对超像素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得到降维的高光谱图像,对多个初始分类标签和降维的高光图像进行域变换插值卷积滤波处理,得到重排列分类标签,对高光谱图像进行分类,再进行超像素分割操作、特征提取和修正,得到最后的分类标签,从而改善现有的光谱图像分类技术提取空间信息不足以及忽视超像素边缘信息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726688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375109.8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4L25/02 , H04B17/309 , H04B17/391 , H04L27/26 , H04L25/03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信道估计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生成延时‑多普勒域随机序列矩阵并进行星座图映射,得到目标数据符号矩阵后转换为时频域数据符号矩阵;将导频矩阵插入至发射的时频域符号矩阵,得到时频域发射端符号矩阵后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得到时域发射信号矩阵后进行并串变换处理,将串行的发射端符号序列发送至接收端后进行串并变换处理,得到接收端的时域接收矩阵并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生成频域的接收信号矩阵;采用基扩展模型对快速时变信道进行建模,根据还原的时域信道矩阵计算出信道估计后的接收信号,从而进行误符号率性能分析。本申请能够应用于OTFS系统且兼容OFDM系统,并有效提高信道估计方法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578679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072422.4
申请日:2022-01-2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4G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时间同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授时压控技术应用于隧道的时间同步方法,基于授时压控技术,通过在隧道口两端分别布设一台授时型接收机,并将定位后输出的标准秒脉冲分别通过光纤进行传输,再通过滑动平均滤波和离散增量式PID算法,实现了对标准秒脉冲的快速跟踪,使本地晶振保持较高的频率准确度和稳定度,利用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的方法,解决了光纤传输秒脉冲信号的延时精度问题以及光纤受温度等环境因素变化后对信号延迟影响的问题,解决了传统方式授时精度低、组建系统复杂、信号受严重遮挡而无法授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033091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311967.1
申请日:2021-03-24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坡位移预测方法,对滑坡地表位移变形进行监测,并对得到的滑坡位移数据进行异常值替换处理和归一化处理;利用MA算法计算出实际趋势位移,并基于构建的多项式模型计算出对应的预测趋势位移;利用所述滑坡位移数据减去所述实际趋势位移,并利用LSTM模型计算出对应的预测周期位移;分别对所述预测趋势位移与所述预测周期位移进行反标准归一化处理,并对处理后的所述预测趋势位移与所述预测周期位移进行求和,得到预测累积位移,完成滑坡位移预测,完成滑坡位移预测,提高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353393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2010102280.2
申请日:2020-02-19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犬只检测与预警系统,所述基于神经网络的犬只检测与预警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子系统、检测与测距子系统和预警子系统,所述数据采集子系统、所述检测与测距子系统和所述预警子系统依次电性连接,利用摄像头对犬只进行图像采集,获取所述数据采集子系统采集的图像,并利用SSD检测框架经Darknet-53网络预测后直接预测图片类型,并对人犬距离计算采用k-means算法对犬只的检测数据进行聚类处理,将所述检测与测距子系统的结果进行上传,并进行预警操作,对不同种类的犬只进行快速识别,并对犬只距离测算算法进行优化,提高犬只预警速度,有效预防犬只伤人情况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935576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89131.0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南宁桂电电子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卫星导航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卡尔曼滤波联合小波变换的周跳探测方法,首先使用单频GNSS接收机获取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载波相位观测数据,并对观测数据进行一阶差分预处理;随后采用移动平均滤波法改进卡尔曼滤波器,并计算差分数据的残差和标准差用于判断并剔除粗差,使用改进后的卡尔曼滤波器对差分数据进行平滑处理;然后利用bior3.1小波变换对平滑后的差分数据进行三层分解和重建,提取并计算小波变换的详细系数和,通过小波系数不同频率成分的变化差异,进行周跳的探测;最后通过将检测到的周跳替换为周跳前后值的平均值来进行周跳修复,使数据变得更平滑,减少误差对结果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20390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88979.7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广西产研院时空信息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IPC: G06F30/392 , G06F30/394 , G06F30/396 , G06F30/39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字集成电路后端的Bump模块设计方法,属于集成电路数字芯片后端功耗分析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电压降分析时供电点不足导致功耗分析不准确和分析效率的问题而提供一种Bump模块设计流程。所述方法包括:数字后端布局布线数据准备、根据项目指标选择金属层创建电源条线,设置电源条带模式、开孔并连接金属层、创建Bump具体数据信息、选择对应的Bump连接电源线和地线,导出Bump的具体位置信息并标记到AP层、创建Physical Pin并导出def.gz文件。本发明主要应用于数字后端布局布线之后,电压降分析之前,为电压降分析提供供电点,便于后续的RC寄生参数提取,并通过供电点进一步降低动态电压降,操作更加便捷,减少数字集成电路的设计周期,缩短签核时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