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6434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0980977.9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N1/21 , C12N15/53 , C12N15/54 , C12N15/56 , C12N15/57 , C12N15/61 , C12N15/31 , C12N15/70 , C12P19/14 , C12P19/12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合成乳糖的方法及其应用,属于代谢工程和食品发酵领域。本发明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底盘微生物进行改造,通过重构葡萄糖转运途径、乳糖合成途径、调控中心碳代谢、解除阻遏蛋白的阻遏抑制、模块途径优化等策略实现无抗和有抗菌株的构建。本发明得到的重组工程菌可以实现乳糖的生产,在并可利用甘油和葡萄糖实现高效合成乳糖,产物生产水平高,具有较强的社会经济效益,市场开发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4350699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457416.2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产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菌株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启动子筛选及其RBS优化提高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表达量的方法。使用本发明提供的载体pP43NMK‑hag和pP43NMK‑hag‑RBS4构建的重组枯草芽孢杆菌,使目的基因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酶活得到了提高,改造后的酶活分别是原始载体的1.30倍和1.69倍。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无抗载体及一株无抗重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无抗菌株B.subtilis 1A751‑dal‑/pP43NMK‑hag‑RBS4‑dpe‑dal,其摇瓶最高发酵酶活为24.72U/mL。
-
公开(公告)号:CN113957027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111221266.5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乳酰‑N‑岩藻六糖产量的基因工程菌及其生产方法,属于生物技术和食品发酵工程领域。本发明通过对外源基因lgtA,wbgO和FucT14的表达和大肠杆菌内源基因galE,galT,galK,manB,manC,gmd和wcaG的过表达,从而构建得到乳酰‑N‑岩藻六糖的从头合成路径,通过增加氧化还原辅因子NADPH相关合成基因的表达,以及敲除大肠杆菌基因组乳酰‑N‑岩藻六糖合成途径中旁支路径的lacZ和wcaJ表达,获得高效合成乳酰‑N‑岩藻六糖的生产菌株,在摇瓶实验中,乳酰‑N‑岩藻六糖产量达到4.21g/L,在3L发酵罐中,乳酰‑N‑岩藻六糖的产量达到34.21g/L。
-
公开(公告)号:CN116064345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0980879.5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效生产岩藻糖基乳糖的无抗基因工程菌及其应用,属于代谢工程和食品发酵领域。本发明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底盘微生物进行改造,通过在乳糖合成菌株中重构2’‑FL和3‑FL合成途径、调控中心碳代谢并弱化副产物途径、上调从头合成途径的关键酶,解除阻遏蛋白抑制、增强产物的胞外输出等策略实现无抗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和岩藻糖基乳糖的高效合成。本发明得到的重组大肠杆菌可以利用甘油和葡萄糖高效合成岩藻糖基乳糖,发酵过程中不添加抗生素,产物安全无害,生产成本低廉且产物生产水平较高,具有较强的社会经济效益,市场开发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4806991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530585.2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岩藻糖基乳糖产量的工程大肠杆菌及生产方法,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合成生物学手段,在大肠杆菌BL21(DE3)ΔlacZΔwcaJΔnudDΔpfkAΔlon宿主菌中组合调控HpfutC/HpM32的转录和翻译水平,通过改变转录水平的控制元件(启动子),翻译水平的控制元件(RBS),融合标签以及基因拷贝数来提高α‑1,2/3‑岩藻糖基转移酶的催化活力和可溶性表达。构建得到的重组大肠杆菌实现了2’‑岩藻糖基乳糖和3‑岩藻糖基乳糖的高效合成,菌株遗传稳定,转化率高,具有明显的工业化生产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832092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1222784.9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乳酰‑N‑岩藻五糖产量的基因工程菌及其生产方法,属于生物技术和食品发酵工程领域。本发明通过外源基因lgtA,wbgO和futC的表达和大肠杆菌内源基因galE,galT,galK,manB,manC,gmd和wcaG的过表达,从而构建出乳酰‑N‑岩藻五糖的从头合成路径,以及敲除大肠杆菌宿主乳酰‑N‑岩藻五糖合成途径中旁支路径的lacZ和wcaJ表达,从而提高乳酰‑N‑岩藻五糖产量。在摇瓶发酵中,乳酰‑N‑岩藻五糖的产量达到1.99g/L,在3L发酵罐中,乳酰‑N‑岩藻五糖的产量达到16.8g/L,成功打造更高效的生产菌株,为乳酰‑N‑岩藻五糖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830821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51816.X
申请日:2024-04-1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冻干保护剂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以大豆蛋白粉、中高分子量聚谷氨酸、甘油、甘油葡萄糖和维生素C作为冻干保护剂,制备得到了直投式冻干酵母发酵剂。所得发酵剂相较于不使用冻干保护剂,显示出了显著提升的冻干存活率,最高冻干存活率达到了93.4%。所得冻干保护剂存在明显的协同作用,冻干保护剂的性能显著高于各个成分单独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48772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355000.9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N1/21 , C12N15/52 , C12N15/54 , C12N15/56 , C12N15/60 , C12N15/61 , C12N15/62 , C12N15/70 , C12P19/60 , C12P19/26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唾液酸乳糖的基因工程菌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基因工程领域。本发明通过对基因的过表达,从而构建得到唾液酸乳糖的代谢合成路径,通过增加前体物质UDP‑乙酰葡糖胺相关合成基因的表达、构建谷氨酰胺循环体系、沉默大肠杆菌基因组唾液酸乳糖合成途径中旁支路径的表达,以及通过调控启动子强度和筛选融合蛋白表达标签来提高唾液酸转移酶表达水平,成功获得高效合成唾液酸乳糖的生产菌株,在摇瓶发酵培养实验中,3'‑SL和6'‑SL的产量分别达到8.09g/L、4.67g/L;在3L发酵罐中,3'‑SL和6'‑SL的产量分别达到44.23g/L和36.29g/L。
-
公开(公告)号:CN117343888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215865.5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N1/21 , C12N15/56 , C12N15/57 , C12N15/54 , C12N15/53 , C12N15/61 , C12N9/38 , C12N9/50 , C12N9/12 , C12N9/10 , C12N9/02 , C12N9/24 , C12N9/90 , C12N9/04 , C12N15/70 , C12P19/18 , C12P19/00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合成乳糖‑N‑二岩藻四糖的基因工程菌及生产方法,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合成生物学手段,在宿主菌中组合调控了GDP‑L‑岩藻糖合成途径中的manB、manC、gmd和wcaG,并在此基础上异源表达了限速酶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突变体和α‑1,3‑岩藻糖基转移酶突变体。基于质粒拷贝数模块优化通路基因,通过限速酶的表达上调(酶源筛选、截短/延伸突变、定点突变、插入位点模式优化、染色体整合)获得了从头高效生产乳糖‑N‑二岩藻四糖的基因工程菌株,菌株生产成本低廉且产物生产水平较高,具有明显的工业化生产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832092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111222784.9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乳酰‑N‑岩藻五糖产量的基因工程菌及其生产方法,属于生物技术和食品发酵工程领域。本发明通过外源基因lgtA,wbgO和futC的表达和大肠杆菌内源基因galE,galT,galK,manB,manC,gmd和wcaG的过表达,从而构建出乳酰‑N‑岩藻五糖的从头合成路径,以及敲除大肠杆菌宿主乳酰‑N‑岩藻五糖合成途径中旁支路径的lacZ和wcaJ表达,从而提高乳酰‑N‑岩藻五糖产量。在摇瓶发酵中,乳酰‑N‑岩藻五糖的产量达到1.99g/L,在3L发酵罐中,乳酰‑N‑岩藻五糖的产量达到16.8g/L,成功打造更高效的生产菌株,为乳酰‑N‑岩藻五糖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