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走廊架设输电线路的单避雷线防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09441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262606.2

    申请日:2014-06-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走廊架设输电线路的单避雷线防雷方法,包括:首先根据输电线路电压等级、导线高度、截面、分裂数及绝缘子串绝缘水平,计算出雷电绕击导线的最小绕击电流;进一步利用EGM电气几何模型法,计算出雷电对第一座铁塔上的单避雷线、导线、大地的击距;利用计算出的数值与第一座铁塔上单避雷线安装位置,再次利用EGM电气几何模型法,计算出第一座铁塔上的单避雷线屏蔽弧和导线暴露弧的第一交点坐标;根据第一交点坐标,以对称的形式确定同走廊架设的第二座铁塔位置。本发明在同走廊架设输电线路中,可以提高防雷效果,减少同走廊两座铁塔内侧两根避雷线,大大节约材料与投资,为输电线路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多时间尺度微网能量优化管理体系结构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10186A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210269353.2

    申请日:2012-08-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76 Y04S10/54 Y04S10/5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多时间尺度下微网能量优化管理体系结构及其方法,该体系采用的是MAS体系构架,MAS体系构架包括:多个分布式电源代理Agent,多个分布式电源Agent,多个需求响应代理Agent,多个用户Agent和一主电网调度Agent。其中基于动态合同网协议的实时和超短期微网能量优化以MAS体系为框架,进行Agent之间的协作与协调,在电网触发Agent的重要事件时,Agent通过既定合同网协调策略进行Agent内部与不同Agent之间的协作,以安全性和速动性为准则,保证微网系统以最优的方式运行。本发明弥补分布式电源发电的间歇性和不连续性的缺陷,提高系统的鲁棒性,缩短响应时间,保证环境效益和电网全周期运行的经济性。

    基于传感器通信网络和专家系统的智能变电站

    公开(公告)号:CN102122844A

    公开(公告)日:2011-07-13

    申请号:CN201110048987.0

    申请日:2011-03-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23 Y04S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传感器、通信网络和专家系统的智能变电站,包括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一次设备状态监测系统和智能辅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站通过加装各类传感器获取设备运行的实时数据,利用IEC61850标准实现传感器数据的信息建模,利用通信网络构建信息传输的物理通道,通过后台专家系统实现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高级应用、一次设备状态监测和辅助系统的智能化监控与联动,从而实现变电站的智能化运行与巡检功能,所述传感器包括全光纤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电容分压型电子式电压互感器、一次设备状态监测传感器、辅助系统物联网传感器,所述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高级应用包括:顺序控制、设备状态可视化、智能告警、分布式状态估计、取代功能等。本发明可实现变电站的智能化运行与巡检功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