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机基础裂缝开口位移计算方法及基础安全性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33845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538570.0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王振宇 张昕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机基础裂缝开口位移计算方法及基础安全性评价方法,包括:基于起裂韧度的裂缝起裂开口位移CODini的计算方法、裂缝失稳扩展临界开口位移CODc的计算方法以及基础安全性评价;预测基础混凝土裂缝的扩展阶段以及评估风机基础的安全性。该方法分析比较基础环位移与混凝土起裂开口位移及失稳开口位移,评估风机基础混凝土开裂的安全性及稳定性。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对混凝土基础进行修复加固,对于提高风机基础环节点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真空无菌采血回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504013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210208271.0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无菌采血回收装置。主要由真空采血刀、真空阀门和密闭旋转分配接头通过柔性软管依次串接而成;密闭旋转分配接头的下端设有中空管出口,中空管出口与真空管道的一端连接,真空管道的另一端与真空泵相连接,真空管道下方安装血液容器,真空管道的最低处和血液容器连通;真空采血刀插入动物的体内采血,血液直接被真空泵抽入到密闭旋转分配接头中,经密闭旋转分配接头汇总流入到真空管道中,流经真空管道最低处时落入到血液容器中收集。本发明能够成功有效地将血液采集出,解决了采血过程中血液容易凝固,以及解决真空抽吸时被堵塞血液被污染的问题,大大提高采收效率和质量。

    一种智能化辅助系泊及登乘装置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28300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871433.4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智能化辅助系泊及登乘装置及控制方法,涉及水工建筑维护领域,包括:消能组件,其内侧与船舶固接,外侧顶靠在风电平台的立柱上;登乘装置,用于提供登乘从船舶登入到风电平台;锁紧装置,包括锁链、锁匙棒、锁盘构件、绞盘、收放机构,所述锁盘构件在所述风电平台的立柱上,所述锁盘构件上具有锁芯,所述锁链的前端连有可插入所述锁芯的锁匙棒,后端连接在所述收放机构上,所述收放机构固定在所述船舶上;信息采集装置,包括波浪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信息采集装置采集的信号、用于控制所述收放机构的收放量、用于控制所述登乘装置的登船角度。具有智能化程度高、操作方便、安全性高等优点。

    一种监测海上风机灌浆套筒及保障运行安全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10672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010731377.X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王振宇 李政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监测海上风机灌浆套筒及保障运行安全的装置及方法,包括灌浆套筒;滑轨组件,所述滑轨组件被固定于灌浆套筒上;双目像机,双目像机搭载在所述滑轨组件上,用于水下摄像灌浆套筒是否漏浆;带通孔的腔体装置,带通孔的腔体装置设置于灌浆套筒下环板下端处,其通孔外径大于桩套管直径,其初始状态为折叠压缩状,在被充入填充物后,所述带通孔的腔体装置向内膨胀紧密贴合桩套管外壁;终端,用于在预灌浆时接收双目像机拍摄灌浆套筒是否漏浆的信号,判断灌浆套筒内的灌浆封隔器是否损坏,若是,则触发带通孔的腔体装置膨胀贴合桩套管外壁;接收双目像机运行期通过反馈灌浆套筒的位置信息,经双目视觉定量算法得到套筒沉降量。

    网格交叉处无碳纤维堆积的复合材料格栅结构及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02008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480167.2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格交叉处无碳纤维堆积的复合材料格栅结构及制造方法。制作格栅结构成型所需模具,根据模具形状设计碳纤维预浸料的尺寸并裁剪,在格栅结构模具内进行格栅结构的铺层,将剪裁好的各条碳纤维预浸料布置在成型槽中,重复步骤从下至上对各层进行铺层,上下相邻两层同一个多边形网格块的碳纤维预浸料的旋向布置相反,使得相邻层中碳纤维预浸料的铺层布置交错;达到设计厚度后进行合模固化成型。本发明避免了在节点处的纤维堆积以及两结点之间的纤维架空现象而导致的复合材料性能偏低的问题,也改善了在成型过程中由于节点处纤维堆积而造成成型样件受压不均匀的问题同时达到了轻量化的目的,可用于复杂的格栅结构铺层设计。

    一种展开式水下防护结构及部署和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91469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311932.3

    申请日:2020-04-2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王振宇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展开式水下防护结构及部署和检测方法,包括柔性主体,柔性主体中心开有一贯通的第一贯通孔,第一柔性腔体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第一贯通孔处,且第一柔性腔体的中心开有第二贯通孔,第二柔性腔体固定在柔性主体的外沿处,第二柔性腔体与第一柔性腔体之间设置多个第三柔性腔体,多个第三柔性腔体均与第一柔性腔体相连通,若干第三柔性腔体通过第四柔性腔体相连通,第一输料管的一端与第一柔性腔体相连通,第二输料管的一端连通在第三柔性腔体和第四柔性腔体的交界处,输气管的一端与第二柔性腔体相连通,检测管的下端设置在低于柔性主体处。本发明降低了运输难度及在运输途中被损坏的风险,同时其在展开后,水下部署定位更准确。

    一种径向驻塞泵/马达及其配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578684A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10782964.9

    申请日:2019-08-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径向柱塞泵/马达的配流结构,包括左、右配流组件;左配流组件包括第一配流盘、第一导杆、第一固定件、第一单向阀,第一配流盘安装在径向柱塞泵/马达的转轴上,第一导杆滑动设置在第一固定件上,第一单向阀固定在第一固定件上,第一导杆一端与第一配流盘的斜面抵接,第一导杆另一端与第一单向阀的阀芯抵接;右配流组件相似;第一配流盘和右配流组件的第二配流盘的安装相位差为180度;该配流结构适用于油/水压泵/马达柱塞的配流,可有效消除普通盘配流结构下配流模块引起的容积效率损失,可改善普通盘配流磨损严重的问题,此外,应用于泵的配流时,可有效减小泵吸/排液时的压力损失,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一种辅助吊装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27535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303489.2

    申请日:2019-04-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王振宇 蒋建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辅助吊装装置及使用方法,装置包括:吊装设备传感器,用于监测吊装设备的吊装工艺参数,并将监测到的吊装工艺参数传输到云平台及第二数据处理终端;构件电子标识,用于被设置在待吊装的构件上,并记录有该构件的参数信息;所有的构件电子标识上携带的参数信息都记录在云平台中;第一数据处理终端,由构件运输及吊装指挥人员携带;所述构件电子标识可被所述第一数据处理终端识别,并从云平台获取构件的构件参数信息;第二数据处理终端,用于被设置在吊装设备的操控室内,并从云平台获取构件吊装参数信息。本装置可对人工吊装进行辅助,从而减少对操作人员经验的依赖,亦可增加吊装工程中的效率以及安全性。

    一种半刚性节点初始刚度的组件式获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35160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10002552.7

    申请日:2012-01-0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半刚性节点转动初始刚度的分析及获取方法,该方法首先识别在荷载作用下节点被激活与不被激活的承载机制,然后把节点拆分为一系列等效T型件,建立T型件的组件式模型,并用组件式方法获得T型件的初始抗拉及抗压刚度值;接着把T型件用具有相同刚度的弹簧模拟,把整体节点模拟为一系列弹簧与杆件组成的组件式模型,最后计算获得节点组件式模型的初始转动刚度,并用三折线准则,预测并获取节点的塑性阶段与强化阶段刚度。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欧洲规范对于钢结构半刚性节点设计计算中由于组件种类较多及组件之间的联系复杂引起的对节点性状模拟的失真及所获得结果不够精确的问题,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隧道施工中实现早龄期混凝土衬砌减振防护的爆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83184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10060546.2

    申请日:2011-03-1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爆破开挖的减振防护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在隧道施工中实现早龄期混凝土衬砌减振防护的爆破方法。该方法包括:结合混凝土的龄期、爆心距离和岩石地质情况,根据最不利值确定早龄期混凝土衬砌的安全振动速度;爆破孔布置;减振孔布置;计算爆破时被保护的早龄期混凝土衬砌质点振动速度,并以该质点振动速度小于早龄期混凝土衬砌的安全振动速度为原则,确定允许的爆破最大装药量;装填爆破用药实施爆破。通过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在隧道爆破掘进施工中,当工程进度要求或工作面交叉导致隧洞前方爆破点与已浇筑混凝土衬砌距离较近时,能够有效地消减爆破对早龄期混凝土衬砌的振动危害,提高隧道掘进效率,保证工程安全顺利施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