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1596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149270.7
申请日:2025-02-11
Applicant: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UHPC‑RC复合装配式地铁车站及其施工方法,包括:车站基坑施工完毕后由下至上顺作,利用超高性能钢筋混凝土结构模壳作为永久模板与现浇普通混凝土共同组成承载结构。其中,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中纵梁、顶纵梁和立柱以及侧墙、中板和顶板的模板,并将模板与现浇普通混凝土结构组成车站的承载结构;设计桁架钢筋部分结构预埋在模板中,在浇筑普通混凝土后另一部分结构在现浇普通混凝土中。本发明提供的UHPC‑RC复合装配式地铁车站及其施工方法,超高性能钢筋混凝土结构模壳作为永久模板与现浇普通混凝土结构共同承载和抗渗,可以减少普通混凝土的用量,减小结构尺寸,在实现更大可利用建筑空间的同时提升结构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7834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98898.X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V10/25 , G06V10/774 , G06T7/11 , G06T7/70 , G06T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轨防区内目标物的检测方法与系统,包括:获取城轨防区内的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和图像数据;对所述激光雷达点云数据进行分割得到感兴趣区域的点云数据;基于感兴趣区域的点云数据对目标物的位置进行标定得到点云数据训练样本;对图像数据进行分割,并对分割后的图像数据上目标物的位置进行标定得到图像数据训练样本;将所述点云数据训练样本和所述图像数据训练样本输入到双分支网络中进行训练得到目标物检测模型;利用所述目标物检测模型完成对目标城轨防区内目标物的检测。本发明通过利用双分支网络结构来训练图像样本和激光雷达点云样本,能够充分利用两者的优势,进而增强目标物检测模型的学习效果,减少漏检和误检的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66873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803889.7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加固体用密封堵头、隧道加固密封结构及隧道加固密封方法。密封堵头包括:堵头本体,设在隧道加固体在隧道纵向上的至少一端,其具有沿隧道纵向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隧道加固体连接固定,第二端紧邻隧道加固体的端部径向向外延伸有限位凹槽,限位凹槽的槽口正对隧道既有结构;柔性堵头,内嵌在限位凹槽内并与限位凹槽过盈配合,其具有沿隧道径向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并且适于在非工作状态下自由变形,工作状态下第一面与隧道既有结构紧贴,使得柔性堵头封堵缝隙的口部。利用本发明的隧道加固体用密封堵头能够有效封堵隧道加固体与隧道既有结构之间的缝隙,同时堵头可拆卸,使得堵头可以重复使用,降低了材料及使用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226493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768699.6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6/332 , G06N3/045 , G06F18/214 , G06N3/084 , G06N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多模态模型的训练方法与系统,属于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包括:从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数据中提取出文本数据生成结构化的问答对形成单模态数据集;从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数据提取并对齐每个图像和文本形成多模态数据集;将单模态数据集输入到ChatGLM2‑6B模型中进行训练形成单模态模型;将多模态数据集输入到VisualGLM‑6B模型中进行训练形成多模态模型;利用训练好的模型回答用户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提问。本发明通过收集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文本和图像数据,使得模型在训练可以充分利用不同类型的信息,增强了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此外本发明通过训练单模态和多模态模型,可以选择最适合的模型来回答问题,从而增强了用户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5730376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211555718.8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缆建模方法、系统及其电子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预设的线缆属性及其敷设场景;根据所述敷设场景确定线缆的起终点及途经点;将所述线缆属性、线缆起终点及线缆途经点输入到AutodeskRevit软件中对线缆进行建模得到线缆仿真模型;依照所述线缆仿真模型完成线缆敷设。本发明首先通过敷设场景确定了线缆的起终点及途经点,然后将线缆属性、线缆起终点及线缆途经点输入到Revit软件中对线缆进行建模得到线缆仿真模型,可以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快速、准确的完成线缆模型的创建。
-
公开(公告)号:CN118504242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18741.X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F17/10 , G06F119/1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刚柔复合式基坑的支护桩嵌岩稳定性验算方法及系统,系统中的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与基坑位置相关的地质参数建立基坑位置与地层相对位置关系的模型,并且设置嵌固深度参数和岩肩的设计宽度参数;在嵌固桩阶段,基于嵌岩面以上基坑外侧的第一主动土参数、岩体水平抗力合力参数及第六支点至桩底的第二距离参数计算临界嵌岩深度参数;在吊脚桩阶段,基于第二主动土参数和第二支点至第四支点的第四距离参数计算临界岩肩宽度参数;根据第一力学模型和第二力学模型判断嵌固深度参数和岩肩的设计宽度参数是否满足稳定性验算条件。本发明的确定临界嵌岩深度与临界岩肩宽度的方法及系统,帮助验算刚柔复合式基坑的支护桩嵌岩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879204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211667940.7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工程接触轨系统的数据设计方法与系统,属于接触轨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线路数据进行线路拟合得到三维线路和二维线路;计算待布置接触轨的跨距在二维线路上对应的平面点;将平面点投影到三维线路上得到投影点;根据投影点的坐标系与世界坐标系的关系得到投影点的坐标变换矩阵;根据坐标变换矩阵在相应的投影点设置预设的绝缘子模型;根据布置好的绝缘子模型完成接触轨模型的生成。本发明根据接触轨的线路数据得到每个零件的相对位置关系数据,同时将计算得到的位置关系数据,赋予给对应的接触轨BIM构件,极大的减少了接触轨构件BIM设计的工作量,减少了BIM设计的工作复杂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051745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51703.X
申请日:2024-04-16
Applicant: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8/20 , G06F18/241 , G06F18/2431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共现分析的隧道病害空间相关性分析方法,包括:对隧道进行逐环检测,获取隧道病害数据信息;获取病害等级标准,基于检测到的病害量值,确定病害等级;基于病害等级,根据分析目标,确定进行共现分析的病害事件;基于病害事件,构建病害共现矩阵;基于病害共现矩阵,构建病害邻接矩阵;基于病害共现矩阵,计算病害共现率;基于病害邻接矩阵以及病害共现率,绘制隧道病害共现网络。本发明通过设计共现窗口,利用不同病害的各个等级单独作为共现病害事件,体现了不同病害类型之间的空间相关性,同时揭示了不同病害等级之间的空间相关性,为病害的预防和针对性治理提供有效依据,以共现网络图的形式展示隧道病害的空间相关性,简单、直观。
-
公开(公告)号:CN117951799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48095.X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铁盾构隧道横向收敛变形的长期治理方法,包括:收集隧道的工程信息,查明隧道现状轮廓;根据工程信息及隧道现状轮廓,确定隧道目标轮廓;建立有限元仿真模型,反分析周边荷载分布曲线;通过决策树模型计算施工参数,完成治理方案设计,并进行隧道治理;通过循环神经网络算法模型,预测典型时刻周边荷载;基于典型时刻的隧道周边荷载,设计施工方案,计算隧道收敛变形轮廓;在典型时刻进行监测,根据误差确定是否调整施工方案。本发明解决了以往隧道治理方案对经验性依赖过大,加固效果难以长时间维持的问题,同时该方法还可以考虑周边施工的影响,更加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和全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34055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546487.7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病害交叉影响的隧道病害发生概率预测方法,包括:选取隧道病害事件,构建隧道病害事件集合;确定隧道病害事件发生的初始概率;确定病害事件之间的交叉影响系数;根据病害事件之间的交叉影响,校正病害事件的发生概率;对比病害事件发生的校正概率与初始概率的大小关系;修改病害事件发生的标准概率,计算其它病害事件发生的新概率;将病害事件发生的新概率与其标准概率进行比较,得到概率提高比;预测某种病害事件发生情况对其它病害事件的影响。本发明通过对隧道病害的初始情况和病害之间的交叉影响等数据进行运算,可以预测隧道病害在未来的发生概率,提前预知隧道病害发生概率的走向,以便提前采取干预措施,保障隧道的结构和运营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