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17800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763435.7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反应堆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棒位测量传感器承压壳及控制棒水压驱动系统,包括:法兰套筒组件,设有密闭容腔;棒位测量传感器,棒位测量传感器设于密闭容腔内,用于测量控制棒的位置;引线接口件,引线接口件设于法兰套筒组件上,并与密闭容相连通,用于引出棒位测量传感器的线圈。该棒位测量传感器承压壳,采用内置式的棒位测量传感器,将棒位测量传感器设置于法兰套筒组件的密闭容腔内,通过引线接口件将棒位传感器的线圈引出,无需使用电气贯穿件便能够对控制棒驱动机构的控制棒的位置进行检测,且提高了棒位测量传感器使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17794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762562.5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反应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弹簧箱,包括筒体和速度控制组件,筒体沿轴向自下而上构造有第一筒段和第二筒段,第一筒段的内径大于第二筒段的内径,速度控制组件包括沿筒体的轴向自下而上依次设置于第一筒段内的第一缓冲件、缓冲锁和弹簧件,缓冲锁靠近弹簧件的一端用于与测量棒连接,缓冲锁靠近第一缓冲件的一端用于与驱动轴连接,弹簧件的上端与第一筒段和第二筒段交界处的端面相抵。第一缓冲件、缓冲锁与弹簧件配合对控制棒的落棒速度和制动进行控制,不仅满足摇摆倾斜条件下落棒速度的要求,也满足十字翼控制棒内置式水压驱动技术的工程应用。满足十字翼控制棒内置式水压驱动技术在热功率小于50MW先进一体化小型水堆的工程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002448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888104.6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反应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控制棒驱动线热态性能的测量方法及装置,控制棒驱动线热态性能的测量方法包括:在预设温度下,控制棒位于最低棒位时,差压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分别连续记录驱动机构的夹持水压缸、传递水压缸和提升水压缸在进行充泄压操作时的差压和流量;驱动机构驱动控制棒步进预设棒位,差压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记录提升水压缸在进行充泄压操作时的差压和流量,棒位测量器记录棒位测量杆的实际棒位参数;驱动机构驱动控制棒步进至最高棒位后,控制棒进行落棒;棒位测量器记录棒位测量杆的落棒时间参数。实现了控制棒驱动线热态全行程步进和落棒参数的测量,获得了关键工作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2002445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763437.6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反应堆控制棒水压驱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置式控制棒驱动线导向结构及控制棒水压驱动系统。该内置式控制棒驱动线导向结构包括导向筒组件和定位筒,导向筒组件用于竖直插装于堆芯支撑板内,并且导向筒组件的内部沿导向筒组件的轴向设有轴腔,定位筒同轴套装于轴腔内;定位筒的内壁设有若干个支撑柱。本发明能够为内置式控制棒驱动机构在进行落棒及装拆过程中提供可靠的导向作用以及准确的轴向定位和周向定位,并且该结构能够与反应堆堆内结构相匹配,为内置式控制棒驱动线在抗震、倾斜、摇摆、冲击等环境条件下的可靠运行提供了支撑保障;该结构还能适应反应堆高温高压环境,从而满足控制棒水压驱动系统的工程实施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993034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881320.8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B23P1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内置式控制棒驱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置式驱动机构装配方法。该方法包括:在驱动机构内套上分别装配夹持缸、传递缸和提升缸,然后将提升缸引水管与提升缸进行连接,将传递缸引水管与传递缸进行连接,将夹持缸引水管与夹持缸进行连接,再分别对夹持缸引水管、传递缸引水管和提升缸引水管进行固定,从而形成内置式驱动机构。本发明装配方法简单、方便,不仅提高了装卸工作以及维修工作的效率,而且能够保障装配操作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而确保了组装后内置式驱动机构的安全、可靠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1960260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761922.X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B66C1/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械拆装工具领域,提供一种吊装工具,包括:连接部件、移动套管和吊装部,连接部件转动连接有多个夹持件;移动套管套设于所述连接部件的外侧,所述移动套管适于沿所述连接部件的轴向移动,以使多个所述夹持件在相互靠拢的夹持位置与相互远离的打开位置之间切换,在所述打开位置,所述移动套管压紧所述夹持件的第一端的第一表面,在所述夹持位置,所述移动套管压紧所述夹持件的第二端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形成夹角;吊装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件。本发明提出的吊装工具,可通过移动套管在套设于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的切换,实现夹持件在两个状态之间的切换,且结构简单,适用于控制棒的吊装。
-
公开(公告)号:CN111883268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763528.X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反应堆工程技术领域,提供驱动轴及控制棒水压驱动系统。驱动轴包括卡槽段、第一光轴段和第二光轴段,卡槽段包括第一认爪段和第二认爪段,所述第一认爪段包括第一槽体,所述第二认爪段包括第二槽体,沿所述卡槽段轴向,所述第一槽体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槽体的长度;第一光轴段位于所述卡槽段的第一端;第二光轴段位于所述卡槽段的第二端。本发明提出的驱动轴及控制棒水压驱动系统,第一槽体使得驱动机构的销爪可以准确与驱动轴进行卡接,解决驱动轴与销爪之间起始零位偏差的问题,第二槽体可以保证驱动轴的结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867954B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210340028.0
申请日:2012-09-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25/306 , C01B25/30 , C01B25/375 , C01B25/45 , C01D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化学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的一种乳液法液相合成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的方法。本发明所述方法以水溶性三价铁盐和还原铁粉为铁源,以磷酸为磷源,以氢氧化锂或碳酸锂为锂源,通过乳液法制备磷酸铁锂前驱体,再经干燥包碳、烧结处理得到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本发明所采用的新方法使磷酸亚铁锂前驱体在油包水型乳液内的水相中反应生成,易于得到小粒径材料;同时,可使各组分易于混合、产品中各元素分布均匀度高;所得小粒径及各组分分散均匀的前驱体更有利于高温固相反应,缩短烧结时间,降低能耗,所制备的磷酸亚铁锂材料电化学性能优良。本发明所述方法具有原料简单、便宜,制备工艺过程易控制的特点,适合于大规模工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1924704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010880240.0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B66C1/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械安装工具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吊装工具,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夹持部件和吊装部,第一连接件形成有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开口的插接孔;夹持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第二连接件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外侧,第二连接件设置为可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连接件套设所述夹持部件以使所述夹持部件处于夹持状态,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连接件解除对所述夹持部件的套设以使所述夹持部件处于打开状态;吊装部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中的至少一个上。本发明提供的吊装吊装工具,可用于吊装细长杆结构,结构简单,且操作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11975705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010880209.7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B25B2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械装配工具领域,提供解锁工具。解锁工具,用于解锁缓冲锁,包括:套管和解锁件,套管设有贯通的中空部;解锁件连接于所述套管的一端,解锁件设为杆状结构,解锁件用于插入缓冲锁的定位孔以驱动所述缓冲锁的锁件移动。本发明提出的解锁工具,可用于解锁缓冲锁,解锁件贯穿插固于缓冲锁的通孔与定位孔内,使锁件保持在解锁位置,方便缓冲锁进行拆装;套管的中空部还为其他工具提供操作空间,满足控制棒内置式水压驱动设备的拆装,实现了工程化和产品化,也为其他工业领域运动锁结构的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主要满足控制棒内置式水压驱动技术在热功率小于50MW先进一体化小型水堆的工程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