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27735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824109.6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4L25/03
Abstract: 该发明方法公开了一种用于以太网判决反馈结构切换双模式的系数更新方法,涉及领域为数字信号处理领域。本发明综合了DDLMS与CMA算法的各自优点,通过加权函数控制两种盲均衡算法的比例来加快收敛且降低剩余误差,调整相关参数仿真后分析误码率可知,该算法能在不损害均衡器性能的同时实现快速收敛。使得误差曲线快速收敛,该加权函数令双模式盲均衡算法的切换更加平滑,同时有效结合两种模式的优点。本发明基于判决反馈预滤波结构采用加权函数控制DDLMS与DDCMA两种盲均衡算法的权重进行系数更新,充分利用了二者的优点,不损失均衡性能的同时达到快速收敛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696869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210271885.3
申请日:2022-03-18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4B1/707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信噪比下北斗三号卫星RDSS业务出站信号捕获方法,包括下变频步骤:将中频信号输入的中频信号与产生的本地载波信号相乘得到的I、Q两路信号;FFT步骤:利用I、Q两路信号得到基带复信号,将基带复信号和本地伪码序列分别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运算后相乘,再将相乘结果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得到序列相关值R(n);从序列相关值R(n)得到最大值R(r)以及最大值出现位置r;检测判决步骤:将R(r)与预设的判决门限为Vt进行比较,当捕获成功,则将当前的本地载波频率作为捕获到的北斗三号卫星RDSS业务出站信号的多普勒频移,将R(r)出现的位置r作为捕获到的北斗三号卫星RDSS业务出站信号的码相位。本发明具有捕获速度快、硬件资源占用少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021971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10505525.5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4L9/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FPGA云平台的硬件安全测试方法,该方法设计了一种硬件频率漏洞自动测试电路,在功耗、温度等物理参数的约束下动态调整环型振荡器网络资源数量,然后设计自动扫频策略,通过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动态调整环型振荡器网络的工作频率,实现在多物理场约束下对FPGA云平台的硬件安全进行自动测试。本发明提出的硬件频率漏洞自动测试电路模型不仅可用于FPGA云平台,也可以应用于本地其它型号的FPGA,具有移植性与扩展性;动态资源调整策略保证测试过程中FPGA的功耗、温度等物理参数不超过阈值,此外自动扫频策略保证在限定时间内对FPGA云平台进行频率漏洞测试,提升测试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353182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010167733.X
申请日:2020-03-11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F21/7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FPGA芯片的网表环路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提取FPGA芯片的网表文件;S2:建立有向图模型;S3:结合栈结构对有向图模型进行深度优先遍历,识别有向图模型的环路;S4:识别嵌套环路;S5:基于嵌套环路,利用分步循环聚合策略提取聚合环路,得到FPGA芯片的网表环路识别结果。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的FPGA芯片网表环路识别方法。该网表环路识别方法利用构建有向图模型,对其进行识别;同时提出了嵌套环路的概念,对网表中的嵌套环路进行识别;最后提出了分布循环聚合的策略,识别有向图模型中的聚合环路。该识别方法操作简单,能够保证对网表环路的正确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0298200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1910602124.X
申请日:2019-07-05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 天地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IPC: G06F21/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温度统计特征分析的ASIC芯片硬件后门探测方法,在利用集成电路温度这一物理特性的基础上,将其温度差异转变为时间差异,以此放大硬件后门带来的物理特性差异,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制程偏差和实际测量噪声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更利于检测效果的提升。根据对硬件后门影响的特点分析,对样本数据进行数学特征提取,然后利用黄金样本的数学特征对无后门样本的数学特征的分布进行拟合,得到预估的分布函数,再利用设定的所能接受的无后门误判率和拟合的分布函数计算出判决门限,最后利用判决门限对所有待测样本进行判决;该方法在设计过程中将制程偏差及实际测量噪声考虑在内,且实际检测效果良好,是一种有效的有监督检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614862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272660.X
申请日:2022-03-18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4B1/707 , H04B1/707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检测率北斗三号卫星RDSS业务出站信号捕获方法,包括分段相关积分步骤:将输入的K路序列长度L的基带信号并行地与产生的本地伪码进行相关,然后将相关后的数据每p码片数据进行累加,每路信号得到N点分段相关结果;FFT步骤:对N点累加数据分别并行地进行R点FFT运算,并将每个FFT运算结果中频谱幅值最大值以及最大值出现的位置作为选择结果;检测判决步骤:将K个频谱幅值最大值分别与判决门限进行比较来判断是否捕获成功。当捕获成功,将谱幅值最大值出现的位置计算得到多普勒频移,将当前本地伪码的码相位作为捕获到的北斗三号卫星RDSS业务出站信号的码相位。本发明有助于提升获概率,并且具有实现结构简单、便于工程实现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272502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1811138392.2
申请日:2018-09-28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T7/00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V10/77 ,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温度场效应的PCB硬件安全检测方法,首先获取训练集中PCB板的温度热图矩阵,并对其进行2DPCA分析,利用分析结果训练SOM神经网络,得到一个训练好的SOM神经网络;其次获取待测PCB板的温度热图矩阵,并对其进行2DPCA分析,然后交由训练好的SOM神经网络进行分类检测,最后分辨出待测PCB板是否被篡改。本发明为PCB物理上的恶意篡改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检测方法,适用于PCB上的各种类型的物理性篡改,并且SOM神经网络对于元器件以及覆铜面积篡改具有较高的检测率,因此本发明具有检测率高、易于实现的特点,能够以较高概率检测到PCB板遭受到的恶意篡改。
-
公开(公告)号:CN108736958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810494934.3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4B7/185 , G01S13/76 , G01S13/9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星载环境下的UAT接收系统,属于属于通信技术邻域。本发明包括信号接收模块、信号检测与帧同步模块、载波同步模块、相干解调与RS译码模块、本地第一存储模块和本地第二存储模块;第一、二存储模块分别用于存储本地基带I、Q信号的一比特、三比特和五比特差分信号,以及本地复基带信号;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UAT射频信号、解调出接收基带I、Q信号并发送至后端的信号检测与帧同步模块、载波同步模块,以及相干解调与RS译码模块,信号检测与帧同步模块基于本地与接收的一、三、五比特的互相关运算完成帧同步检测,进而完成载波同步和相干解调与RS译码。本发明具有大的动态范围、强的抗频偏性能以及高的接收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298202B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1910602131.X
申请日:2019-07-05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芯片温度场时‑空特征的硬件后门智能诊断方法选取了芯片温度场的稳态温度触发时间特征作为其后门检测的依据,据此再进行分类特征的提取,最后利用SOM自主分类网络对样本进行分类检测。该方法无需黄金样本数据作为分类参考依据,降低了工程使用的门槛。除此之外,将温度差异映射为时间差异将后门带来的物理差异放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制程偏差和测量噪声的影响,使得检测能力得以提高,并能够对后门植入位置做简单的判定。
-
公开(公告)号:CN110298204B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910602125.4
申请日:2019-07-05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F21/7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温度场时空效应的ASIC芯片硬件木马诊断方法利用触发选定温度阈值的方法进一步提取温度变化中的时间信息,能够减弱实际测量噪声和工艺制造偏差的影响,以此放大差异性,提升检测效果。同时,通过对硬件木马在所提取时间信息中的影响特点分析,利用离散程度这一数学特征对硬件木马的植入区域进行正确定位,然后对待测样本进行特征选取,最后利用SOM神经网络进行无监督的自主分类检测,具有较高的检测准确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