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17802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210260788.4
申请日:2022-03-16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保护器以及车辆的布线结构,能够抑制布线件因车辆行驶时的振动而敲打主体部从而产生的异常声音。保护器(1)具备主体部(2)和容纳空间部(3),主体部具有隔着容纳空间部在对置方向上对置的一对壁面(12a、22a)。容纳空间部将经由一个开口部(2a)从外部导入且经由另一个开口部(2b)向外部导出的布线件(W)的一部分容纳,布线件能够利用外力而进行弹性变形。在从主体部的对置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在容纳空间部布线的布线件在主体部的短边方向的两端侧分别配置有处于直线状态的直线部分(Ws)且在短边方向的中央侧配置有连结直线部分且处于折回状态的折回部分(Wt)。一对壁面的从长度方向观察到的剖面形状被以朝向对置方向中的相同方向鼓起的方式形成为弓形。
-
公开(公告)号:CN113492772A
公开(公告)日:2021-10-12
申请号:CN202110350072.9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B60R16/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线束对可将座椅坐垫弹起的滑动座椅进行追随的滑动座椅用的布线结构。滑动座椅用的布线结构(1)具备:线束(2),其插通于构成车室的侧壁的内装件(5)的开口部,并且与能够沿内装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滑动的滑动座椅(10)连接;以及卷绕装置(3),其被配置于滑动座椅,并且构成为能够进行线束的卷绕和线束的放出,滑动座椅具有:滑动体(7),其沿内装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滑动;和座椅坐垫(8),其以能够朝向内装件弹起的方式被滑动体支承,卷绕装置被配置于座椅坐垫,线束被从卷绕装置拉出,并从滑动体的侧面向车宽方向突出而插通于开口部。
-
公开(公告)号:CN108110720B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1711175176.0
申请日:2017-11-22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组装和安装期间的可操作性的供电装置。利用外壳(3)的筒状部(33)容纳电源侧连接器(4)使得线束(2)的设置电源侧连接器(4)的部分不被拉出到外壳(3)的外部。从而,能够提高组装供电装置(1)自身时的可操作性。并且,不必须将电源侧连接器(4)设置在乘客不可能踩踏的位置,并且简单地将配对连接器(200)与电源侧连接器(4)配合使得提高了将供电装置(1)安装于车辆时的可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088369B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810608655.5
申请日:2018-06-13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加藤伸次
IPC: H02G3/34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外壳,其旨在在抑制载荷施加到的高度方向上的尺寸增大的同时,在外力作用于外壳时抑制载荷施加到容纳在容纳室中的物体。包括容纳物体(2)的容纳室(101)的外壳(3)设置有上壁(320),载荷(F)从上方作用于上壁,并且上壁的容纳室侧的内表面(328)形成为凹状形状。据此,在抑制外壳的高度方向(Z)的尺寸增大的同时,能够在外力作用时抑制载荷(F)施加到容纳在容纳室中的物体。
-
公开(公告)号:CN108110720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711175176.0
申请日:2017-11-22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53 , B60R16/0207 , B60R16/0215 , B60R16/027 , B60R16/03 , H01R13/46 , H01R13/631 , H01R13/72 , H01R24/20 , H01R2107/00 , H01R2201/26 , H02G11/00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组装和安装期间的可操作性的供电装置。利用外壳(3)的筒状部(33)容纳电源侧连接器(4)使得线束(2)的设置电源侧连接器(4)的部分不被拉出到外壳(3)的外部。从而,能够提高组装供电装置(1)自身时的可操作性。并且,不必须将电源侧连接器(4)设置在乘客不可能踩踏的位置,并且简单地将配对连接器(200)与电源侧连接器(4)配合使得提高了将供电装置(1)安装于车辆时的可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625758B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0980160555.X
申请日:2009-1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6/0215 , B60N2/06 , B60N2/0725 , B60N2002/02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需要大的设置空隙,且结构简单的线束布线装置。本发明中,遍及汽车的底板和相对于底板滑动自由地设置的座椅,对线束(4)进行布线的线束布线装置具有支承座椅的支撑体(7)、将线束(4)向座椅引导的保护器(8)、滑动自由地安装支撑体(7)以及保护器(8)的轨道、收容线束(4)的剩余长度部分的剩余长度收容部。保护器(8)具有被固定在支撑体(7)上的支撑体固定部(89)、将线束(4)以其中心轴方向与支撑体(7)的滑动方向平行的朝向安装的线束安装部(80),支撑体固定部(89)被配置在安装于线束安装部(80)的线束(4)的中心轴的延长线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997012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055043.X
申请日:2014-02-18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11/006 , B60R16/027 , H01B7/0045 , H02G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滑动电源装置,对于滑动行程大的滑动座椅等,能够减小以可伸长方式容纳线束的壳体的总长度。该滑动电源装置包括:长壳体,该长壳体以可伸缩方式容纳线束;滑块,以在壳体的纵向上可滑动的方式布置该滑块,并且布置该滑块,以将线束引出到壳体的外部;以及余长吸收部,布置该余长吸收部,以支承被引出到壳体外部的线束部,使得在壳体的纵向上更远离滑块的移动端的位置处,引出线束部。余长吸收部是至少具有底板部的子壳体。线束部在滑块的移动方向上的两端位于相同高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481882B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0980161312.8
申请日:2009-1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6/0215 , B60N2/06 , B60N2/0725 , B60N2002/02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需要宽阔的设置空隙,并且能够防止保护器的破损的线束布线装置。本发明中,遍及汽车的底板和座椅布线线束(4)的线束布线装置(1A)具有被固定在底板上的轨道(2)、被滑动自由地安装在轨道(2)上且支撑座椅的支撑体(7A)、被固定在支撑体(7A)上且在轨道(2)内滑动,安装线束(4)且将该线束(4)向座椅引导的合成树脂制的保护器(8A)、防止保护器(8A)与异物碰撞的保护器保护部(76)、覆盖保护器保护部(76)的合成树脂制的罩部件(14)。另外,保护器保护部(76)由支撑体(7A)的一部分构成,被配置在将保护器(8A)夹在与支撑体(7A)之间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2549865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80039669.1
申请日:2010-01-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6/0215 , B60R16/027 , H02G3/0437 , H02G3/0691 , H02G3/263 , H02G3/32 , H02G3/34 , H02G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布线多个线束,且紧凑的线束布线装置。本发明中,在线束布线装置(1A)设有滑动自由地安装对座椅进行支撑的支撑体(7A)、(7B)的轨道(2)、收容线束(4)的剩余长度部分的两个剩余长度收容部(3A)、(3B)。在轨道(2)设有能够收容线束(4)的筒状的第一线束收容部(18)以及第二线束收容部(19)、将线束(4)向轨道(2)外导出的狭缝(26)。线束(4)从在第一线束收容部(18)以及第二线束收容部(19)的四个开口部(18a)、(18b)、(19a)、(19b)中选择的开口部(19a)、(19b)被拉入到第二线束收容部(19)内,并从狭缝(26)被导出轨道(2)外,且被布线在座椅。
-
公开(公告)号:CN11867681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264383.7
申请日:2024-03-08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异物侵入的保护器以及线束。在保护器(1)中,旋转部(3)具有:筒部(30),其延伸方向(X)一端开放;端壁部(33),其封闭筒部(30)的延伸方向(X)另一端,并且在从上下方向(Z)观察时形成为圆弧状;和轴部(34),其从筒部(30)向下方突出,基座部(2)具有第一轴承部(24),第一轴承部(24)形成有长孔(24a),长孔(24a)将轴部(34)支承为能够绕旋转中心(Ax1)旋转,并且将轴部(34)支承为能够沿延伸方向(X)在与滑动门(110)的全闭状态对应的第一位置(P1)和与滑动门(110)的全开状态对应的第二位置(P2)之间滑动,端壁部(33)以如下方式偏心地设置:在轴部(34)位于第一位置(P1)的状态下,形成为圆弧状的该端壁部(33)的圆弧中心(Ax2)相对于轴部(34)的旋转中心(Ax1)位于第二位置(P2)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