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保湿美护功效的银耳多糖冷制手工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93652B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710236822.3

    申请日:2017-04-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耳多糖冷制手工皂,按照质量份包括以下组分:橄榄油17份~35份,葡萄籽油13份~26份,椰子油8份~17份,棕榈油8份~17份,氢氧化钠9份~13份,银耳多糖液18份~28份、维生素E 4份~10份、茉莉精油0份~1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银耳多糖冷制手工皂的制作工艺,其制作工艺流程为新鲜银耳→清洗→切丁→高压酶解→过胶体磨→称量→溶碱→混合搅拌→加入辅料→入模→出模、切皂→皂化→包装、封口→存放、检验。本发明的银耳多糖冷制手工皂皂体外观图案清晰、皂形端正,色泽均匀,泡沫丰富、洗净力和滋润度好,具有一定的保湿美肤的作用,易于被消费者接受。

    一种通过发酵制备桦褐孔菌黑色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58395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297413.4

    申请日:2017-04-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P1/02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发酵制备桦褐孔菌黑色素的方法,将桦褐孔菌的发酵液除去菌丝体后,用强酸破坏发酵液中的蛋白质,在将黑色素通过碱性溶液沉淀出来,收集沉淀得到黑色素粗提物,在进行纯化。黑色素具有延缓衰老、乌发润肤、舒气止胀、清热解毒、壮阳补肾、软化血管、下淤血、消浮肿、抗肥胖、制风热、添精神等功效,还可防治各种中老年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肾炎、血管硬化、癌症及肝脏等疾病。传统的黑色素合成主要釆用酶法和化学法,但是由于原料以及酪氨酸酶价格昂贵,合成流程复杂,成本较高,不利于大规模工厂化生产。本发明所采用的培养基配方简单,原料来源广,价格低廉,循环利用,适合推广及应用。

    一种真姬菇栽培方法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954462A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710213080.2

    申请日:2017-04-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5D3/02 A01G18/00 C05F5/002 C05F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真姬菇栽培方法,涉及真姬菇增栽培料的配置、接种、变温发菌、开袋骚菌、上架、控干催蕾等技术的高产栽培方法。通过该方法的实施,进行出菇采收时,真姬菇工厂化栽培相对对照产量提高0.211kg,单袋产量增加47%。农艺性状分析表明,技术改良后,真姬菇平均商品朵数相比对照增加了13朵,显著提高真姬菇单袋产量。本发明可以为真姬菇工厂化生产提供一套高产栽培技术,显著提高真姬菇企业种植产量,极大的提升了真姬菇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效益提高100%),增强真姬菇企业的生命力与市场竞争力。

    一种具有保湿美护功效的银耳多糖冷制手工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93652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710236822.3

    申请日:2017-04-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耳多糖冷制手工皂,按照质量份包括以下组分:橄榄油17份~35份,葡萄籽油13份~26份,椰子油8份~17份,棕榈油8份~17份,氢氧化钠9份~13份,银耳多糖液18份~28份、维生素E 4份~10份、茉莉精油0份~1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银耳多糖冷制手工皂的制作工艺,其制作工艺流程为新鲜银耳→清洗→切丁→高压酶解→过胶体磨→称量→溶碱→混合搅拌→加入辅料→入模→出模、切皂→皂化→包装、封口→存放、检验。本发明的银耳多糖冷制手工皂皂体外观图案清晰、皂形端正,色泽均匀,泡沫丰富、洗净力和滋润度好,具有一定的保湿美肤的作用,易于被消费者接受。

    杏鲍菇采收后栽培料处理含苯胺蓝污染废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95971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410689742.X

    申请日:2014-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杏鲍菇采收后栽培料处理含苯胺蓝污染废水的方法。该方法将杏鲍菇采收后栽培料用粉碎机粉碎后,投入含苯胺蓝污染废水中,恒温摇床中振荡,100 mg/L含苯胺蓝污染废水脱色条件:温度20‑40℃,pH 3‑5,分子介体为400μmol/L ABTS,Mn2+浓度为1‑3 mmol/L,转速50‑150 rpm。本发明利用杏鲍菇栽培废料处理染料废水,既可以净化环境,又能实现废物再利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发明将杏鲍菇采收后栽培料作为实验材料处理染料废水,它既能吸附一部分染料,又能通过分泌木质素降解酶降解结构复杂且有毒的有机染料,这对当前染料废水处理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种廉价斑玉蕈培养基
    2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130055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410337132.3

    申请日:2014-07-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培养基,更具体涉及一种廉价斑玉蕈培养基。该培养基利用枇杷核代替玉米粉,茶渣代替木屑,酒糟代替麸皮,其他辅料按工厂化食用菌生产配方进行拌料。本发明针对生产原料价格居高不下、运输成本高的生产实际问题,提供了一种廉价斑玉蕈培养基,提出利用我省丰富的茶渣、酒糟、枇杷核等农业废料替代现有栽培原料培养真姬菇,降低工厂化生产成本,同时达到消除废料污染,具有重要的经济效应和社会生态效应。

    一种从银耳废菌包中提取木聚糖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54412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630410.9

    申请日:2015-09-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2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银耳废菌包中提取木聚糖酶的方法,其属于生物发酵工程领域,具体是将银耳废菌包加水提取后,利用硫酸铵对提取液进行盐析,再经透析除盐后利用DEAE-纤维素柱层析进行纯化,得木聚糖酶。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廉价,提取方法简单,所得木聚糖酶的比活力高达8091U/mg,不仅可在很大程度上实现银耳废菌包的循环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也扩展了木聚糖酶的来源,具有较好推广价值。

    杏鲍菇采收后栽培料处理含苯胺蓝污染废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95971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689742.X

    申请日:2014-11-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3/342 C02F2101/38 C02F2103/30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杏鲍菇采收后栽培料处理含苯胺蓝污染废水的方法。该方法将杏鲍菇采收后栽培料用粉碎机粉碎后,投入含苯胺蓝污染废水中,恒温摇床中振荡,100mg/L含苯胺蓝污染废水脱色条件:温度20-40℃,pH3-5,分子介体为400μmol/L ABTS,Mn2+浓度为1-3mmol/L,转速50-150rpm。本发明利用杏鲍菇栽培废料处理染料废水,既可以净化环境,又能实现废物再利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发明将杏鲍菇采收后栽培料作为实验材料处理染料废水,它既能吸附一部分染料,又能通过分泌木质素降解酶降解结构复杂且有毒的有机染料,这对当前染料废水处理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种使茯苓高产三萜酸的纯小麦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57524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530189.5

    申请日:2014-1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茯苓高产三萜酸的纯小麦培养基,表明了一套测定纯小麦栽培料培养过程中的总三萜、多糖和三萜酸的方法与步骤,通过该方法测定的固体栽培料在培养到25天是三萜酸达到最大。目前在灵芝在液体发酵过程中胞外三萜酸可以达到200mg/L,茯苓仅仅达到50mg/L,而通过本发明纯小麦培养基进行固体发酵,胞外三萜酸高达130mg/L,是液体发酵胞外三萜酸浓度的2倍以上。目前已有利用纯小麦培养茯苓作为酸奶添加剂。但通过纯小麦培养,测定其中三萜酸含量的变化以及最高积累量仍未见报道。

    一种从金针菇栽培废料中分离纯化木聚糖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12999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524533.X

    申请日:2014-10-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2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从金针菇栽培废料中分离纯化木聚糖酶的方法,主要对真姬菇栽培废料中残留的木聚糖酶进行浸提条件的优化,通过硫酸铵沉淀、透析、SephadexG-100葡聚糖凝胶层析和DEAEC-52离子交换层析等方法对纤维素酶进行分离纯化,SDS-PAGE鉴定蛋白纯度,已达到电泳纯。从金针菇栽培废料浸提液中提取木聚糖酶,对其进行有效的分离纯化,深入地研究木聚糖酶的结构和功能,为木聚糖酶的生产应用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