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99828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080074925.4
申请日:2020-10-26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IPC: D04H1/728
Abstract: 本发明的方法所适合使用的纤维收集用具(1)用于收集通过静电纺丝法所纺丝得到的纤维。纤维收集用具(1)具有使用者(A)能够用手抓持的尺寸,且在其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表面电阻率为1011Ω/cm2以下的导电部位、或与水的接触角在25℃时优选为15°以上且90°以下的亲水部位。另外,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是将使用者(A)使用具有使用者(A)能够用手抓持的尺寸的静电纺丝装置(10)施行静电纺丝法所纺丝得到的纤维,使用者(A)通过纤维收集用具(1)进行收集,在该纤维收集用具(1)的表面制造含有纤维的堆积体(F)的膜。将形成了堆积体(F)的纤维收集用具1推抵于对象物的表面,将该堆积体转印至该表面,由此在对象物表面形成含有纤维的堆积体的膜。
-
公开(公告)号:CN108883263B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1780021598.4
申请日:2017-03-30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IPC: A61M37/00
Abstract: 本发明的在前端侧具有开孔部(3h)且在内部形成有与开孔部(3h)连接的内部空间的微细中空突起部(3)从基底部件(2)突出的微细中空突起器具(1)中,在观察通过微细中空突起部(3)的顶点的任意的纵截面时,顶点侧的顶点侧部位(TB)的壁厚(T1)薄于比顶点侧部位(TB)更靠近基底部件(2)侧的下方侧部位(BP)的壁厚(T2),顶点侧部位(TB)的内壁(31、31)彼此的间隔(M1c)小于下方侧部位(BP)的内壁(31、31)彼此的间隔(M2c)小。从基底部件(2)突出的微细中空突起部(3)的下部(34)具有曲率,基底部件(2)中的微细中空突起部(3)的突出的表面(24)的相反侧的背面(25)的向微细中空突起部(3)内的入口部(23)具有曲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163931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980077972.1
申请日:2019-11-25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IPC: A45D44/22 , B32B3/02 , B32B3/30 , B32B5/26 , D04H1/4374 , D04H1/4382 , D04H1/728 , D01D5/04
Abstract: 本发明的纳米纤维片材(10)具备:基材层(12);和配置于该基材层(12)一面侧,含有高分子化合物的纳米纤维的纳米纤维层(11)。纳米纤维层(11)其周缘端(17)的厚度为0.1μm以上且10μm以下,且具有由该周缘端(17)起朝内方向厚度逐渐增加的渐变区域(G)。纳米纤维层的周缘端(17)、与渐变区域(G)中厚度成为最大的最大厚度部(15)间的间隔W1为3mm以上。纳米纤维片材的制造方法,一边使喷嘴及捕集部的至少一者移动,一边使纳米纤维堆积于捕集部上,由此制造具有渐变区域(G)的规定纳米纤维片材。
-
公开(公告)号:CN107073249B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1580056329.2
申请日:2015-10-06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微细中空突起物(1)的制造方法具备使具备加热机构的凸模部(11)从包含热塑性树脂而形成的基材薄片(2)的一个面(2D)侧抵接,一边利用热使基材薄片(2)中的抵接部分(TP)软化一边将凸模部(11)刺到基材薄片(2)而形成从基材薄片(2)的另一个面(2U)侧突出的突起部(3)的突起部形成工序。另外,具备在将凸模部(11)刺到突起部(3)的内部的状态下冷却该突起部(3)的冷却工序。然后,具备在冷却工序之后,从突起部(3)的内部抽出凸模部(11)而形成微细中空突起物(1)的释放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8137243B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680057683.1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Abstract: 粉粒体散布装置(1)包括:贮料器(2),其具备能够在内部暂时储存粉粒体(P)的储存部(20)、排出粉粒体(P)的排出口(23)、及将储存部(20)与排出口(23)之间连结的粉粒体用移动通道(22);及搬送机构(3),其相对于排出口(23)隔开间隙(G)而配置,且将从排出口(23)排出的粉粒体(P)沿规定的一个方向(X)搬送而散布于连续搬送的基材(100)上。在俯视图中,排出口(23)呈在与搬送方向(X)正交的方向上的长度大于该搬送方向(X)上的长度的形状。移动通道(22)的搬送方向(X)上的最大宽度(D)为粉粒体(P)的最大粒径的2倍以上且小于5倍,并且移动通道(22)的粉粒体(P)被排出的方向上的长度(H)为粉粒体(P)的最大粒径的1倍以上。间隙(G)为粉粒体(P)的最大粒径的1倍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7735143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680036395.8
申请日:2016-08-05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IPC: A61M37/00
Abstract: 本发明的微细突起器具(1A)具有从基材薄片(2)的一面(2a)突出形成的针状且中空的第一突起部(3)、和从该基材薄片(2)的一面(2a)上的该第一突起部(3)的附近突出形成且突出高度比该第一突起部(3)低的中空的第二突起部(4)。第一突起部(3)的前端部开口,该第一突起部(3)的中空部(30)和外部经由该开口部(31)而连通。开口部(31)设置于第一突起部(3)的前端。
-
公开(公告)号:CN102946832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180030173.2
申请日:2011-06-16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2B1/00 , A61F7/034 , A61F2007/0098 , A61F2007/0214 , A61F2007/0258 , A61F2007/026 , B65B1/04 , B65B3/00 , F24V30/00
Abstract: 发热器(100)具备在由包含高吸收性聚合物的颗粒和亲水性纤维的纤维薄片构成的基材薄片的一个面上设有包含可氧化金属的颗粒的发热组合物的层而成的发热体(10)以及包围发热体(10)的整体的包覆材料。所述包覆材料通过第1覆盖薄片(4)和第2覆盖薄片(5)在其边缘部上接合而形成,其内部为发热体(10)的容纳空间。在所述容纳空间内相对于所述包覆材料以非固定状态容纳发热体(10)。第1覆盖薄片(4),其一部分具有通气性,并且配置于所述发热组合物的层的一侧。发热器(100)在使用时可以从配置有第1覆盖薄片(4)的一侧产生水蒸气。
-
公开(公告)号:CN1738557A
公开(公告)日:2006-02-22
申请号:CN200480002295.0
申请日:2004-01-15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IPC: A45D2/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毛发插入工具,使发束(H)插入或者穿过毛发保持工具(T)的内部,其中,所述毛发保持工具(T)通过由片材形成的扁平形状的筒状体所构成,能够使发束(H)从其一端的开口部(T1)向另一端的开口部(T2)穿过,所述毛发插入工具包括在其一端具有能够卡止发束(H)的卡止部(6)的长条状主体(2),在发束(H)被卡止在所述卡止部(6)的状态下,能够从所述一端的开口部(T1)向着所述另一端的开口部(T2)圆滑地穿过所述筒状体的内部。
-
公开(公告)号:CN117979940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280063887.1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应用于人体的个人护理产品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满足以下的(1)或(2)。(1)具有形成工序,从喷嘴向对象物供给组合物,在对象物上形成来自该组合物的堆积体。在形成工序中,具有将从喷嘴供给的组合物冷却至23℃以下且粘度成为5Pa·s以上且1000Pa·s以下的组合物冷却工序。(2)具有:形成工序,从喷嘴向对象物供给组合物,在对象物上形成来自该组合物的堆积体;和组合物冷却工序,在该形成工序前,将在该形成工序中要从喷嘴供给的组合物冷却至23℃以下且粘度成为5Pa·s以上且1000Pa·s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3924149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080039905.3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IPC: A61K8/02 , A61K8/31 , A61K8/34 , A61K8/81 , A61K8/85 , A61K8/89 , A61Q1/00 , A61Q19/00 , D01F6/00 , D01F6/38 , D04H1/728 , D01D5/04
Abstract: 的含量的合计为97质量%以下。本发明提供一种覆膜形成组合物,其含有细微纤维、具有良好涂布性、且通过应用于皮肤而获得的覆膜的均匀性优异。该覆膜形成组合物含有下述成分(a)及(b),(a)平均纤维直径为0.1μm以上且7μm以下、长径比(平均纤维长/平均纤维直径)为8以上且300以下的纤维,其相对于覆膜形成组合物总体的含量为0.5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b)挥发性成分,其相对于覆膜形成组合物总体的含量为15质量%以上且90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