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膜形成组合物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950358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080039824.3

    申请日:2020-05-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覆膜形成组合物,其含有细微纤维、且通过应用于皮肤而获得的覆膜耐久性优异。该覆膜形成组合物含有下述成分(a)及(b),(a)选自酯油、醚油、烃油及高级醇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油剂;(b)平均纤维直径为0.1μm以上且7μm以下的纤维,其相对于覆膜形成组合物总体的含量为0.5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平均纤维直径)2/纤维含量(μm2/质量%)为0.005以上且7以下,成分(b)与成分(a)的质量比(b)/(a)为0.005以上且5以下。

    粉粒体散布装置及粉粒体的散布方法、以及含粉粒体物品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37243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680057683.1

    申请日:2016-09-30

    Abstract: 粉粒体散布装置(1)包括:贮料器(2),其具备能够在内部暂时储存粉粒体P的储存部(20)、排出粉粒体(P)的排出口(23)、及将储存部(20)与排出口(23)之间连结的粉粒体用移动通道(22);及搬送机构(3),其相对于排出口(23)隔开间隙(G)而配置,且将从排出口(23)排出的粉粒体(P)沿规定的一个方向(X)搬送而散布于连续搬送的基材(100)上。在俯视图中,排出口(23)呈在与搬送方向(X)正交的方向上的长度大于该搬送方向(X)上的长度的形状。移动通道(22)的搬送方向(X)上的最大宽度(D)为粉粒体(P)的最大粒径的2倍以上且小于5倍,并且移动通道(22)的粉粒体(P)被排出的方向上的长度(H)为粉粒体(P)的最大粒径的1倍以上。间隙(G)为粉粒体(P)的最大粒径的1倍以上。

    微细中空突起物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73249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580056329.2

    申请日:2015-10-06

    Abstract: 本发明的微细中空突起物(1)的制造方法具备使具备加热机构的凸模部(11)从包含热塑性树脂而形成的基材薄片(2)的一个面(2D)侧抵接,一边利用热使基材薄片(2)中的抵接部分(TP)软化一边将凸模部(11)刺到基材薄片(2)而形成从基材薄片(2)的另一个面(2U)侧突出的突起部(3)的突起部形成工序。另外,具备在将凸模部(11)刺到突起部(3)的内部的状态下冷却该突起部(3)的冷却工序。然后,具备在冷却工序之后,从突起部(3)的内部抽出凸模部(11)而形成微细中空突起物(1)的释放工序。

    毛发处理用具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33250A

    公开(公告)日:2004-09-29

    申请号:CN02814551.8

    申请日:2002-07-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5D2/08 A45D7/06 A45D19/0008 A45D2002/0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毛发处理用具,它具有固发部件、插发部件、卷发部件。其中,固发部件由可挠性材料构成,为一端具有取发口的细长部件,而插发部件用于将毛发插入该固发部件内,卷发部件将固定在该固发部件中的毛发卷起、弯曲或挠曲成预定形状。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毛发处理方法,它使用一种毛发处理用具,该毛发处理用具具有由可挠性材料构成的细长固发部件,它能够固定毛发。将一定量的毛发固定在该固发部件中,然后通过安装在该固发部件上的规定的卷发部件,将固定在该固发部件中的毛发卷起、弯曲或挠曲。

    一种间歇形成涂敷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42124A

    公开(公告)日:2002-03-27

    申请号:CN00804395.7

    申请日:2000-06-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B9/02 B65B49/10

    Abstract: 一种间歇涂敷方法,可用来在沿某一方向移动的薄片(12)表面上间歇形成包含流态化物质(13)的涂敷层(14),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将流态化物质(13)涂敷到薄片(12)上的涂敷头(16)的上游,将对应于相邻涂敷部分之间非涂敷部分(15)的一部分薄片(12)向其背面侧内折,从而在表面形成连续的待涂敷表面(30);从涂敷装置将流态化物质(13)连续不断地输送到待涂敷表面上,从而形成涂敷层(14);将向内折弯的非涂敷部分(15)恢复原样,以便与涂敷头(16)下游侧的待涂敷表面(30)齐平;以及在连续涂敷的相邻涂敷层(14)之间间歇插入非涂敷部分(15)。

    口罩用片、其制造方法和具有它的口罩

    公开(公告)号:CN11632240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180066110.6

    申请日:2021-09-24

    Abstract: 本发提供口罩用片、其制造方法和具有它的口罩。口罩用片(10)具有第1纤维层(11)和第2纤维层(12)。第2纤维层(12)相比于第1纤维层(11),对粒径超过1μm的颗粒的捕集率高、和/或平均纤维径小。第2纤维层(12)的克重为1g/m2以上且20g/m2以下。在自然状态下,第2纤维层(12)具有:向与第1纤维层(11)相对的面的相反侧的面突出的多个凸部(13);和配置在其间的凹部(14)。在凹部(14)具有接合第2纤维层(12)和第1纤维层(11)的接合部(15)。

    发热器具及其制造方法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847345B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1680042689.1

    申请日:2016-07-07

    Abstract: 本发明的发热器具(1)是利用第一包覆片材(21)与第二包覆片材(22)包覆发热体(11)而成。第一包覆片材(21)为具备不会实质上限制氧化反应的透气性的片材。以至少一部分接触于发热体(11)的方式具备保水材料(12)。发热器具(1)满足以下的(A)~(C)的条件:(A)发热体的内部温度与发热器具的表面上的最高温度之差为10℃以下;(B)对人体皮肤应用发热器具时的皮肤的最高温度为38℃以上且42℃以下;(C)氧化反应开始起10分钟内产生的水蒸气量(mg/cm2·10min)/发热体的质量(g/cm2)的值为50以上且250以下。

    微细突起器具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35143B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680036395.8

    申请日:2016-08-05

    Abstract: 本发明的微细突起器具(1A)具有从基材薄片(2)的一面(2a)突出形成的针状且中空的第一突起部(3)、和从该基材薄片(2)的一面(2a)上的该第一突起部(3)的附近突出形成且突出高度比该第一突起部(3)低的中空的第二突起部(4)。第一突起部(3)的前端部开口,该第一突起部(3)的中空部(30)和外部经由该开口部(31)而连通。开口部(31)设置于第一突起部(3)的前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