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素蛋白3D打印生物墨水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972765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97497.0

    申请日:2021-02-2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丝素蛋白3D打印生物墨水及其应用,本发明的3D打印生物墨水包括丝素蛋白基材料、颗粒和添加剂,添加剂用于使丝素蛋白3D打印生物墨水交联固化。基于现有3D打印支架材料孔隙问题,通过在生物墨水中添加材料,以提高3D打印过程中3D结构的自持性,同时打印后除去材料,在3D打印结构中形成20~500μm孔,且50%以上孔直径≥100μm,大大提高支架内部物质交换效率,提高细胞增殖效率和分化能力。本发明所创建的方法及其依据本发明制备的3D打印仿生结构对研究材料与细胞之间的作用机理,组织再生与生物医用材料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种制备表面增强红外光谱钴基底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28266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310749572.5

    申请日:2013-12-3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表面增强红外光谱钴基底的方法,具体反应过程为将粗糙后的铝片置入硝酸钴溶液中,经过铝与钴离子的置换反应使得铝表面附着钴而成为表面增强红外光谱钴基底,制备过程中没有使用任何有机物,所制得的基底纯净,无杂质,避免了现有基底存在的有机物干扰红外测试结果的现象;制备的钴基底增强效果显著,并且基底的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并且制备方法中原料易得,所有反应在室温进行,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设备要求低,制作成本很低,适于工业化生产。

    一种高分子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43488A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210106537.7

    申请日:2012-04-1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分子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表面负载有荧光发射聚对苯乙烯撑类共轭高分子微球的制备方法,属于荧光传感材料制备领域。用毓盐前驱体法制得聚对苯乙烯撑前驱体溶液,将负载有聚对苯乙烯撑类毓盐前驱体的微球加入到二甲苯溶液中,加入催化剂,实现在溶液中催化四氢噻吩基团消除,提供了一种制备高分子荧光微球的新途径。由于采用了不同于常规热消除的方法,为实现通过调控PPV前驱体的结构来相对定量地控制荧光微球的荧光发射性能提供了可能;同时,采用在溶液中消除的方法制备荧光微球,反应温度较现有技术低,有利于节能。

    一种轻质烧结微晶板及其烧结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5745380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211345879.4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轻质烧结微晶板及其烧结工艺,包括玻璃颗粒制备、球磨分级、布料、烧结晶化和冷加工等步骤;布料包括将玻璃颗粒铺满耐火模具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开设在第一凹槽的底部,第一凹槽的深度为5mm‑20mm,第二凹槽的深度为3mm‑40mm,第一凹槽中的玻璃颗粒的粒径与第二凹槽中的玻璃颗粒的粒径不同。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玻璃溶液的调整为包括40%~70%的SiO2、8%~20%的CaO、4%~12%的MgO、5%~20%的Al2O3和2%~8%的Na2O,然后将玻璃溶液水淬,对水淬得到的玻璃颗粒进行筛分布料,从而实现大尺寸轻质烧结微晶板的烧结成型,防止因烧结过程收缩,而使得玻璃颗粒之间无法可靠的结合的一起,显著加强增强结构和微晶板本体的结合程度,提高轻质烧结微晶板的承载能力。

    一种烧结法制备微晶玻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77226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211304005.4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废资源利用及微晶玻璃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烧结法制备微晶玻璃的方法。本发明以萤石尾矿和铬铁合金渣作为原料,通过添加硼砂作为助熔剂和液相生成剂制备出主晶相为透辉石和钙长石的CaO‑SiO2‑MgO‑Al2O3系微晶玻璃,并具有较佳的抗折强度、硬度、密度和吸水率等性能,既解决了两种废料的回收利用和污染问题,又产生了高经济价值,相比较常规熔融法无需使用过多晶核剂促进析晶以及过多的试剂参与,工艺更简便以及成本更低。

    含铁原料软熔滴落性能的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9110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111091831.0

    申请日:2021-09-1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含铁原料软熔滴落性能的测定方法,所述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含铁原料及焦炭破碎并烘干;S2:将上石墨坩埚和下石墨坩埚分别装料并依次置于炉膛内;S3:连接热电偶、荷重、位移传感器和称重系统;S4:设置管式加热炉的控温程序,开始升温;S5:连接气路,按照一定温度通入不同气体并保温;S6:保温结束,控温程序进入降温阶段;S7:记录、处理软熔‑滴落过程特征参数,软熔过程曲线及滴落过程曲线;S8:实验结束,取出上石墨坩埚、下石墨坩埚及最终滴落物。本发明实现了含铁原料软熔‑滴落过程的连续实验,大大丰富了对含铁原料滴落过程的研究手段。

    一种回收铜渣中铁和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14521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111563589.2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收铜渣中铁和铜的方法,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1)在铜渣中添加添加剂混匀后制备出团块干燥得到干团块;2)将干团块在900‑1100℃的氧化性气氛中焙烧10‑30min;3)将干团块在渗碳气体中进行渗碳,渗碳温度在550‑850℃、渗碳时间60‑300min,渗碳结束后在惰性气体或者渗碳气体中冷却;4)将团块在湿式球磨机中球磨,然后再在磁选机中进行湿式磁选,得高品位的碳化铁;5)将尾矿经过滤,得到的滤饼中加入第一道浸出液,在一定温度下浸出,再进行过滤,得到高品位的铜精矿;6)将铜精矿中加入第二道浸出液中,在一定温度下搅拌浸出后过滤得到富含铜离子的溶液,优点是能高效分离和回收铜渣里铜和铁。

    一种利用二次铝灰制备莫来石多孔陶瓷及其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56273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182939.9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二次铝灰制备莫来石多孔陶瓷及其工艺方法,涉及固体危险废物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莫来石多孔陶瓷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二次铝灰在850‑900℃下煅烧1.5‑2.5h,得到煅烧二次铝灰;再将所述煅烧二次铝灰、萤石尾矿和石英砂混匀,经研磨得到混合精料;所述煅烧二次铝灰、萤石尾矿和石英砂的质量比为12‑14:4‑6:1‑3;最后将所述混合精料装模施压后,进行烧结,得到所述莫来石多孔陶瓷。本发明所述的工艺方法利用固体危险废物二次铝灰成功制备出孔隙率高、孔径小、各项力学性能优异和产业化前景远大的莫来石多孔陶瓷,其中二次铝灰的应用比例在六成以上,充分地发挥了二次铝灰的再使用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