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ZnS包覆ZnO纳米核壳结构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54442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560530.X

    申请日:2018-06-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ZnS包覆ZnO纳米核壳结构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清洗衬底,去除衬底表面的油污和杂质;采用磁控溅射设备,以ZnS靶与ZnO靶为溅射靶材,ZnS靶与ZnO靶的靶座均与水平面呈45º夹角,使ZnS靶与ZnO靶的延长线相交于一点,衬底置于ZnS靶与ZnO靶的相交点上;S3、通入工作气体氩气,首先使ZnS靶溅射功率45W、ZnO靶溅射功率150W,进行共溅射25min;然后ZnS靶溅射功率增大至100W、ZnO靶溅射功率减小至80W进行共溅射3min;最后关闭ZnO靶、ZnS靶溅射功率增大至150W,溅射2min,得到ZnS包覆ZnO纳米核壳结构复合薄膜;ZnS禁带宽度与ZnO非常接近,两者之间不会由于晶格常数相差太多造成薄膜应力过大的问题,最终形成一个二元的复合体系。

    一种CN薄膜的复合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54421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560537.1

    申请日:2018-06-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CN薄膜的复合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清洗衬底,去除衬底表面杂质与油污;S2、采用磁控溅射设备与离子束沉积设备,清洗后的衬底先置于磁控溅射设备的真空腔室内,以石墨为溅射靶材,在衬底上制备C膜;S3、制备完C膜的衬底转置于离子束沉积设备的真空腔室内,以N2为离子束的N+离子源,在C膜表面进行离子束沉积,得到CN薄膜;S4、在N2气氛炉中,以250℃对CN薄膜退火3小时;磁控溅射与离子束沉积相互配合且各自独立控制,互不影响,工艺简单,可控性强;退火过程有利于CN薄膜中未参与反应的C、N离子进一步反应,提高薄膜的结晶质量。

    一种制备Cu掺杂AlN稀磁半导体薄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54420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560532.9

    申请日:2018-06-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制备Cu掺杂AlN稀磁半导体薄膜的方法,包括:S1、采用具有绒面结构的玻璃作为衬底;S2、采用真空蒸镀设备与磁控溅射设备,将衬底置于真空蒸镀设备的腔体内,在衬底的绒面蒸镀Cu膜层;S3、将衬底转入磁控溅射设备的真空腔体内,以Al靶为溅射靶材,N2为反应气体,通入氩气,在Cu膜层表面溅镀AlN膜层,得到复合薄膜;S4、将复合薄膜置于真空退火炉中,在400℃的温度下退火2小时,得到Cu掺杂AlN稀磁半导体薄膜;蒸发室真空度高,蒸发得到的Cu膜质量好,纯度高;磁控溅射镀制AlN薄膜,工艺非常简单,可控性、操作性强;真空退火,达到对掺杂Cu在薄膜中进行再均匀化分布的作用,同时可以提高整个薄膜的结晶质量。

    一种离子注入式氮掺杂氮化碳薄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03438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711415268.1

    申请日:2017-12-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4/0658 C23C14/0036 C23C14/35 C23C14/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离子注入式氮掺杂氮化碳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取单晶硅作为衬底,清洗衬底,去除衬底表面污垢;S2、将清洗后的衬底放入离子注入机的磁控溅射腔,采用碳靶,氮气作为离子源,氩气作为溅射气体,通过离子注入机制备得到所述氮掺杂氮化碳薄膜;整个制备过程中只有碳靶进行起辉镀膜,工艺过程简单,质量容易控制;通过离子注入机,有效提高了氮的离子化,并使氮较容易掺入到薄膜中,提高氮化碳薄膜的晶体化;氮的离子化掺入解决了氮在薄膜中不易掺入的缺陷,同时也能够提升氮在薄膜中的掺杂量,使薄膜中的氮以化合物的形成存在,使薄膜中的氮不易流失。

    一种增透防眩玻璃涂覆液及防眩玻璃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86635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11429976.0

    申请日:2017-1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3C17/009 C03C2217/73 C03C2218/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增透防眩玻璃涂覆液及防眩玻璃的制备方法,增透防眩玻璃涂覆液的组分含有重量比10-30%的氟化氢铵,15-20%的异丙醇,20-40%的糖,以及余量的溶剂。本发明的涂覆液及制备方法,a.分别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把玻璃表面清洗干净,接着用氮气吹扫玻璃表面至无任何颗粒残留,并将玻璃表面预热至60℃;b.然后迅速将增透防眩玻璃涂覆液涂覆在玻璃表面,随后玻璃进入真空干燥箱,在150℃-200℃烘烤20分钟即得到具有增透功能的防眩光玻璃。形成的防眩涂层,与玻璃基底附着力高,使用过程不易脱落,可见光透过率高,生产过程中良品率高,成本低,且无废液产生,环保性能优,对人体无伤害。

    一种具有自陷光功能的ZnO基透明导电玻璃

    公开(公告)号:CN106784060B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611188429.3

    申请日:2016-12-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自陷光功能的ZnO基透明导电玻璃,包括玻璃基底,玻璃基底顶面由下至上依次设有下ZnO基薄膜、微结构增透膜系与上ZnO基薄膜;所述微结构增透膜系为单层离散分布的SiO2小球,所述上ZnO基薄膜的厚度小于SiO2小球的直径,在微结构增透膜系上形成凹凸的织构化结构;采用离散分布的SiO2小球作为微结构增透膜系,其上方的上ZnO基薄膜以微结构增透膜系为模板,自然地形成凹凸的织构化结构;在制备时,SiO2小球表面微结构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使得上ZnO基薄膜的表面微结构容易控制,形成均匀性优良的表面微结构,实现高透过率、低电阻,制备工艺简单,降低成本,利于产业化推广应用。

    一种太阳能选择性吸收膜系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46857B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510876489.3

    申请日:2015-12-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太阳能选择性吸收膜系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金属基底,所述金属基底的顶面呈凹凸不平的微结构,金属基底的顶面沉积有TiAlN吸收阻隔层,TiAlN吸收阻隔层上沉积有TiNxOy吸收层,TiNxOy吸收层上沉积有SiO2减反层,SiO2减反层上沉积有AlN减反保护层;采用反应离子束技术对金属基底的顶面进行刻蚀形成微结构,增大了金属基底与膜层之间的附着力,使膜层不易脱落,延长膜系的使用寿命;利用磁控溅射沉积各膜层,TiAlN吸收阻隔层能够阻止金属基底和TiNxOy吸收层之间的扩散,增大整个膜系对太阳光的吸收;利用折射率不同的AlN和SiO2组成的双层减反膜系能够提升减反效果;AlN减反保护层具有优良的耐蚀耐磨性能,在高温大气环境下,膜层寿命持久,提高使用寿命。

    一种薄膜太阳能电池用光伏背板玻璃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01921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795836.9

    申请日:2017-0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薄膜太阳能电池用光伏背板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取高应变点玻璃作为玻璃基底,高应变点玻璃的应变点≥575℃、软化点≥800℃;通过磁控溅射,在玻璃基底顶面由下至上依次溅射生长80~120nm厚度的SiN膜层、50~90nm厚度的CuZn膜层、30~60nm厚度的ZnAl膜层、15~35nm厚度的降阻膜层、20~50nm厚度的防腐蚀膜层及35~65nm厚度的Mo膜层,得到所述光伏背板玻璃;降阻膜层为Ti膜层或Cu膜层;防腐蚀膜层为MoN、MoO、TiN或TiON膜层;通过该方法制备得到的背板玻璃具有高应变点、后期高温硒化不变形、抗腐蚀、低电阻率、薄膜应力小等优点,且多层膜结构与玻璃基底附着强度高,能够阻挡玻璃基底中Na+向吸收层的扩散且与CIGS有良好的欧姆接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