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同步辐射光源的原位微动疲劳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9067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261369.1

    申请日:2024-03-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同步辐射光源的原位微动疲劳试验装置及方法,属于微动疲劳试验技术领域。试验装置包括轴向疲劳加载系统和微动加载系统,所述轴向疲劳加载系统实现试样的轴向疲劳并产生轴向微位移;所述微动加载系统通过固定不动的微动垫与试样的紧密接触与轴向加载系统共同作用实现试样的微动疲劳。放于光源样品旋转台的原位微动疲劳试验装置可配合同步辐射光源对试样成像和衍射表征,能够实时、原位、可视化表征微动疲劳加载过程中裂纹等损伤缺陷和残余应力演化规律,清晰、准确地反映在微动的工况下材料内部的损伤演化特征,为研究材料微动疲劳破坏过程中的裂纹萌生及扩展行为提供不可或缺的高端技术装备。

    具有梯度泊松比分布特性的夹心梁蜂窝芯层结构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85419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11587120.7

    申请日:2022-12-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梯度泊松比分布特性的夹心梁蜂窝芯层结构的设计方法,夹心梁蜂窝芯层结构包括沿梁的轴线方向设置的多个胞元,每一个所述胞元内接于一个尺寸为Lx×Ly的矩形单元中,设计方法包括:保持Lx和Ly恒定,在Lx和Ly不变的情况下,逐步改变胞元内角θ,计算每一个胞元内角θ所对应的胞元的主要参数,所述主要参数包括胞元倾斜长度l和水平长度h,再根据所述主要参数设计具有梯度泊松比分布特性的夹心梁蜂窝芯层;本发明更好地利用了负泊松比结构的吸能特性,并最大程度降低其承载不足带来的影响。

    一种在钢轨中激励零阶水平剪切波的方法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871693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271985.5

    申请日:2024-03-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钢轨中激励零阶水平剪切波的方法与装置,涉及超声无损检测和结构健康监测技术领域,包括:获取钢轨的表面区域;基于表面区域在轨腰两侧的对称位置或单侧轨底的上表面分别选取得到相邻激励区域;基于相邻区域进行激励处理,通过在相邻区域施加表面切向作用力激励出零阶水平剪切波;基于激励的零阶水平剪切波,使用接收换能器接收处理得到零阶水平剪切波与钢轨缺陷作用后的散射信号;根据接收到的散射信号进行钢轨缺陷检测分析得到钢轨状态检测结果。本发明通过在钢轨的轨腰和轨底中激励单一成分的非频散零阶水平剪切波,有效解决了钢轨导波检测面临的多模态和频散问题,为研发钢轨长距离健康监测系统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适用于X射线高时间分辨的原位多场耦合力学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24586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083984.3

    申请日:2023-0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X射线高时间分辨的原位多场耦合力学试验装置及方法,包括试验腔体、支撑结构、力学加载装置、环境控制装置、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力学加载装置采用伺服电机带动滚珠丝杠的作动方式实现力学加载,环境控制装置包括了盐雾循环系统、温控系统、电脉冲发生器,盐雾循环系统由盐雾喷嘴、过滤器、液压变量泵和溶液箱组成,可在试验腔体内营造盐雾腐蚀环境。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通过安装在力学加载装置中的力传感器采集应力数据,同时承担对伺服电机、电脉冲发生器、加热片等部件的控制功能。在试验过程中,置于旋转台的原位多场耦合力学试验装置可实时、原位、可视化表征材料失效过程中腐蚀坑及裂纹的三维演化规律。

    基于同步辐射光源的多功能原位腐蚀疲劳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08091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539398.7

    申请日:2022-1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同步辐射光源的原位轴向腐蚀疲劳试验装置及方法,包括往复驱动机构、静力加载机构、环境控制装置、数据采集与控制装置,往复驱动机构采用伺服电机带动凸轮连杆机构的作动方式实现疲劳作动,通过控制伺服电机转速控制载荷频率。静力加载机构采用旋拧套筒挤压碟簧的方式实现静力加载。环境控制装置采用“下进上出”的循环方式,通过控制五位两通电磁阀的状态可分别在试验腔内营造全浸、周浸、盐雾的腐蚀环境。数据采集与控制装置通过安装在静力加载机构中的力传感器和试验腔内的热电偶采集力和温度数据。本装置及方法可实时、原位、可视化表征腐蚀疲劳加载过程中腐蚀坑及裂纹的三维演化规律。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多因素影响环境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81250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370846.9

    申请日:2022-04-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疲劳寿命评估方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多因素影响环境疲劳寿命预测方法。本发明首先通过建立机器学习模型并优化参数。接着通过实验和文献资料收集数据,获取关键特征变量。再将数据随机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将训练集数据进行特征缩放,并输入到机器学习模型中进行迭代训练。最后将测试集数据进行特征缩放并输入到训练好的机器学习模型中,计算预测得到的疲劳寿命,评估模型的预测精度。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利用数据的驱动性和模型的外推扩展性,在保证实验数据足够的前提下极大的减少对于试验次数的依赖,同时满足多个影响因素同时作用的条件,实现精准预测多因素和环境疲劳寿命的相对隐式的复杂映射关系。

    一种形状记忆高分子热力耦合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318339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183854.6

    申请日:2018-03-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形状记忆高分子热力耦合实验装置,MTS acumen电磁伺服试验机通过MTS acumen控制器连接到MTS控制计算机;所述加热装置通过开关继电器的触点连接到加热直流电源;开关继电器的控制端连接到温度控制器的输出端;温度控制器还分别连接到非接触式激光温度传感器、MTS acumen控制器和MTS控制计算机;降温风扇连接到降温直流电源,降温直流电源的控制端连接到MTS控制计算机;MTS acumen电磁伺服试验机使用的形状记忆高分子试样设置在所述温度控制箱中。本发明在使用温度箱进行热力耦合实验的同时,还能够进行应变的测量;可进行不同温度的变形实验,不同程度的强制对流实验,不同升降温速率的形状记忆实验。

    一种形状记忆合金奥氏体和马氏体相弹性模量的纳米压痕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10162B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510856957.0

    申请日:2015-11-30

    Abstract: 一种形状记忆合金奥氏体和马氏体相弹性模量的纳米压痕测试方法,包括进行多次不同深度的压痕实验,结合Oliver‑Pharr方法的数据处理方法,最后利用赫兹接触理论和参数分析获得的经验公式进行回归分析获得奥氏体和马氏体两相的弹性模量。该测试方法原理简单、步骤简单,仅需要不同深度的纳米压痕试验,结合提出的计算公式即可快速获得形状记忆合金两相的弹性模量。计算过程中涉及的公式均有理论依据,实验结果可靠性强,且数据处理算法过程清晰易实现程序化。

    一种基于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的火灾触发报警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846702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198579.0

    申请日:2017-03-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8B17/02 A62C37/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的火灾触发报警装置,包括温控探头和触发装置,温控探头包括在达到设定温度时、脱离其下端卡合的圆环的形状记忆件,形状记忆件设于支撑框架内,圆环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底部,支撑框架固定于触发装置底部,其上均匀分布有若干用于形状记忆件与空气接触的槽缝,触发装置包括设于箱体内的触发杆,触发杆的下端延伸到支撑框架内与形状记忆件上端卡合连接,位于支撑框架内的触发杆上设有形状记忆件脱离圆环时,用于带着触发杆向箱体内运动的第一弹簧,触发杆上端与杠杆固定连接,杠杆与击发锤卡合相连,箱体顶壁设有与击发锤连接,用于击发锤与杠杆分离时,带着击发锤与灭火装置接触的第二弹簧。

    一种定向激励和接收非频散扭转导波的压电换能器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72487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461580.2

    申请日:2025-04-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向激励和接收非频散扭转导波的压电换能器及方法,涉及超声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周向阵列,第一周向阵列由多个第一压电单元和多个第一时延单元构成;第二周向阵列,第二周向阵列由多个第二压电单元和多个第二时延单元构成。本发明通过厚度剪切型压电单元和高度差异的时延单元,构建出能够定向激励和接收非频散扭转导波的压电换能器,不论是单向激励还是单向接收,均不需要外加电路或设备提供时间延迟,降低了整体结构的复杂性和成本。并且本申请中采用时延单元代替压电单元与管道进行曲面结合,能够避免压电单元因柔性太小与检测管道不适配的问题,进而提升贴合度、保障信号传输,让检测更高效精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