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44878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821532.6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PP的短距离大高差NRTK对流层延迟改正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基于实时RTS改正数和广播星历,生成实时精密星历;步骤二:基于基准站、观测站和实时精密星历,采用PPP方法,估计得到实时高精度对流层延迟;步骤三:根据流动站的概略位置,基于多基准站,利用步骤二得到的高精度实时对流层延迟,采用插值或高程归算的方法,得到流动站处的对流层延迟。本发明解决了网络RTK精度低的问题;具有在短距离大高差情形下提高网络RTK精度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910939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821533.0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距离大高差RTK中对流层延迟实测气象改正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在基准站GNSS接收机和流动站RTK接收机同时配备实测气象观测传感器;步骤二:将流动站实测气象参数与基准站实测气象参数通过通信传输汇集在一处;步骤三:利用流动站和基准站的实测气象参数,计算各卫星路径上流动站与基准站间的斜路径对流层延迟之差,即对流层延迟改正值;步骤四:将对流层延迟改正值改正到其中一个站的观测值上;步骤五:将改正后的观测值和另一个站的观测值汇集在一处,构建双差观测方程,求解定位参数。本发明解决上述短距离大高差RTK定位精度差的问题;具有短距离大高差RTK定位精度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21063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529622.7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天牛须搜索算法的格网点匹配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将真实格网点投影到预设平面,得到格网映射点,其中,格网映射点在预设平面上均匀分布;基于天牛须搜索算法确定目标格网映射点,其中,目标格网映射点为最后一次迭代的质心,每次迭代的触须点和质心均为格网映射点,前进方向由质心指向最优触须点,最优触须点的适应性函数值最小,适应性函数值与触须点对应的真实格网点和用户真实位置之间的距离正相关,与触须点对应的真实格网点的电离层和对流层延迟的绝对值正相关;将目标格网映射点对应的真实格网点确定为最优格网点。通过本申请,在避免服务端承受过大的运算压力的前提下,提高系统服务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061167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210821848.5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短距离大高差RTK的对流层延迟改正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根据流动站和基准站概略坐标,采用经验全球对流层延迟模型计算流动站对流层延迟和基准站对流层延迟;步骤二:根据流动站和基准站伪距和相位观测值以及基准站对流层延迟与流动站对流层延迟,组成双差观测方程;步骤三:求解双差观测方程,进行RTK解算。本发明解决了气象参数垂直递减模型不准导致的对流层延迟计算误差太大的问题;具有提高的对流层延迟精度,达到提高RTK的精度或解决RTK不可用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061170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210821855.5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距离大高差环境网络RTK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组成基线、形成双差观测方程;步骤二:模糊度固定、计算站间对流层延迟;步骤三:拟合或修正对流层延迟高程归算模型;步骤四:计算虚拟基准站处对流层延迟;步骤五:基于基准站观测值生成虚拟参考站;将虚拟参考站坐标及观测值发送给流动站,流动站进行RTK定位。本发明解决大高差下网络RTK精度差或无法使用的问题以及传统方法未顾及大高差情形,只在水平方向拟合或在垂向做简单线性拟合的缺陷;具有实现实时高精度GNSS定位的优点。(56)对比文件姜秋晨.“GNSS网络RTK对流层延迟建模方法研究及软件研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基础科学辑》.2021,正文第19-22、35-38页.
-
公开(公告)号:CN11629962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536105.8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复杂场景下的PPP和INS紧组合方法与系统,方法包括:基于高精度斜向电离层延迟信息构建斜向电离层模型,所述斜向电离层模型用于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对应的用户自身电离层延迟信息;基于GNSS载波相位观测值构建GNSS观测量模型,所述GNSS观测模型用于提供抗多路径观测值;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器将惯性导航系统测量值、所述抗多路径观测值以及所述用户自身电离层延迟信息进行融合以实现所述PPP和INS的紧组合。可附加高精度电离层约束且无视GNSS信号多路径干扰,在复杂城市场景中实现高精度连续稳定的导航和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4910939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821533.0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距离大高差RTK中对流层延迟实测气象改正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在基准站GNSS接收机和流动站RTK接收机同时配备实测气象观测传感器;步骤二:将流动站实测气象参数与基准站实测气象参数通过通信传输汇集在一处;步骤三:利用流动站和基准站的实测气象参数,计算各卫星路径上流动站与基准站间的斜路径对流层延迟之差,即对流层延迟改正值;步骤四:将对流层延迟改正值改正到其中一个站的观测值上;步骤五:将改正后的观测值和另一个站的观测值汇集在一处,构建双差观测方程,求解定位参数。本发明解决上述短距离大高差RTK定位精度差的问题;具有短距离大高差RTK定位精度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82819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326640.X
申请日:2025-03-1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基准站模式的电离层增强RTK定位服务方法,涉及RTK定位服务领域。本发明针对电离层活动剧烈时期传统单基准站实时定位服务易出现模糊度固定效果差的问题,又顾及到目前市场上的单价站服务RTK设备不支持接收外界电离层数据进行实时电离层改正,提出了如下方法:步骤一,计算站间对同一颗卫星的几何距离差异。步骤二,计算站间电离层差异。步骤三,计算改正后的观测值。利用本发明得到的改正后的观测值进行实时动态定位可以在太阳活动剧烈时期削弱电离层延迟大幅度波动对定位结果的影响,进一步提升单基准站模式RTK的定位精度与模糊度固定效果。同时,该方法仅对基准站的观测值进行了改正,无需在传输过程中额外播发改正数电文。
-
公开(公告)号:CN11877807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235038.7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气象卫星遥感数据的GNSS对流层延迟改正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实时获取气象卫星遥感数据;根据所述气象卫星遥感数据,得到大气可降水量;根据所述大气可降水量,得到对流层天顶湿延迟;根据所述对流层天顶湿延迟,结合对流层天顶静力学延迟,得到基于气象卫星遥感数据的对流层天顶总延迟;根据所述对流层天顶总延迟,得出GNSS精密单点定位所需的对流层延迟先验值。本发明通过实时气象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对流层延迟改正,实现了大范围、实时、低成本、便捷的对流层延迟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18643749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1108747.9
申请日:2024-08-13
IPC: G06F30/27 , G06N3/0499 , G06N3/084 , G01S19/07 , G01W1/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量化ZWD模型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通过获取待观测区域中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站点位置的对流层湿延迟ZWD;将ZWD和大气可降水量PWV进行时空匹配,获得时空匹配后的所述ZWD和所述PWV的相关性;获取观测向量,根据所述相关性和所述观测向量利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算法构建轻量化ZWD模型;能够构建不依赖庞大数据体量和气象参数的轻量化ZWD模型,无需获取不同高度的PWV信息,有效降低了数据计算量,可以快速获取ZWD数据集,可以计算任意位置、任意时间和任意分辨率的ZWD产品,提升了ZWD产品的可靠性,提高了轻量化ZWD模型构建的速度和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