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43749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1108747.9
申请日:2024-08-13
IPC: G06F30/27 , G06N3/0499 , G06N3/084 , G01S19/07 , G01W1/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量化ZWD模型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通过获取待观测区域中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站点位置的对流层湿延迟ZWD;将ZWD和大气可降水量PWV进行时空匹配,获得时空匹配后的所述ZWD和所述PWV的相关性;获取观测向量,根据所述相关性和所述观测向量利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算法构建轻量化ZWD模型;能够构建不依赖庞大数据体量和气象参数的轻量化ZWD模型,无需获取不同高度的PWV信息,有效降低了数据计算量,可以快速获取ZWD数据集,可以计算任意位置、任意时间和任意分辨率的ZWD产品,提升了ZWD产品的可靠性,提高了轻量化ZWD模型构建的速度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831998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736826.X
申请日:2020-07-28
Applicant: 武汉市测绘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身份信息验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离线状态下BS应用服务绑定硬件码的身份验证方法,B/S应用部署的服务器用于非互联网环境下的web应用,包括网页、数据库,数据库中包括用户名、密码及其他关系类数据库信息;Web前端,用于用户接入web应用;安装在用户端的本地服务service,用于数据的交互;加密锁,用于写入8k字节的信息,提前将用户名、密码、固件信息以固定的格式写入加密锁中。本发明通过在本地安装开发的服务,弥补了软件加密锁没有提供web api的不足,开发的本地服务是整个发明思路的核心,该服务运行在用户计算机上,起到与服务器和用户电脑硬件信息的交互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007457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229579.9
申请日:2014-05-28
Applicant: 武汉市测绘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19/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ORS系统的无参数实时定位方法,包括:用户将概略坐标信息发给CORS系统控制中心服务器和用户流动站;服务器将参考站的坐标以及原始观测值等为基础,为用户生成差分改正数据,并发送给用户和用户流动站;用户流动站根据该用户将概略坐标信息和该差分改正数据,利用与用户位置相应的转换参数对差分改正数据进行转换,得到转换后的差分改正数据,并将其发送给用户;用户在接收到转换后的差分改正数据后,结合自身观测数据完成实时定位解算,再根据相应的投影设置得到基于地方坐标基准的平面和高程成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165501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847878.3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3D雕刻技术的岩石结构面重构雕刻方法,包括结构面点云形貌数据获取;重构结构面雕刻路径生成;重构结构面雕刻参数选取,选取合适的刀具并确定合适的雕刻的路径间距,进行雕刻;重构结构面雕刻精度评估,判断重构结构面与原始的结构面形态是否高精度吻合,如果精度较低,可调节雕刻参数,直至重构结构面与原始的结构面形态误差在允许的阈值内。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3D雕刻技术的岩石结构面重构雕刻方法,能够克服现有结构面取样困难、制备技术不能高精度再现天然结构面形貌特征从而无法反映天然岩体结构面剪切力学行为各向异性的弊端,能够精确重构相应的岩石结构面。
-
公开(公告)号:CN112304235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011231614.2
申请日:2020-11-0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掘进过程中的水底沉降变形监测系统及方法,包括监测数据采集层,数据通信储存层和用户呈现层,所述监测数据采集层负责采集现场的数据,通过无线传输数据到数据通信储存层;所述数据通信储存层包括通信控制器和作为云服务器的数据库;所述用户呈现层采用服务器或者移动终端,用于对数据查询、分析和处理,其包括数据查询模块、表格查询模块、工况查询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报警统计模块。所述沉降监测装置包括刚性杆、CCD摄像机、刻度尺和若干水泥桩,每两个水泥桩之间设置一个刚性杆,利用刚性杆前端指针指示刻度尺变化监测沉降量。本发明通过无线传输数据,全过程非接触测量,布设方便、简单,不影响水面正常通航。
-
公开(公告)号:CN112343589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011231645.8
申请日:2020-11-0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研究水力压裂复杂缝网微裂缝相互作用机理的试验方法。本研究方法以页岩为试验研究对象,通过在页岩试样中安装小尺寸射孔,构造水力压裂尖端微裂缝,借助CT实时扫描技术,获得水力压裂在不同围压条件下微裂缝网络随着时间变化的生长模式,研究微裂缝之间相互作用机理以及缝间距、施工排量、压裂液黏度等对缝网微裂缝之间作用的影响。该研究方法对分析影响水力压裂微裂缝延伸、贯通的关键因素,揭示复杂缝网微裂缝相互作用机理以及实际生产压裂参数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461668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011231661.7
申请日:2020-11-0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研究水力压裂诱发断层活化的试验方法,为研究水力压裂诱发断层活化从而引发地震的过程及机制提供了一种全新手段。本发明方法通过在岩石试样中制作一条裂隙,并在裂隙处充填石膏、水泥或树脂等材料,在真三轴围压条件下进行水力压裂试验。探讨不同的充填材料及不同的压裂参数,如注入压力,流量压裂液黏度系数,注入频率、时间等对注水诱发地震的影响与机制。本方法对于水力压裂诱发断层活化机理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技术支撑,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461668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231661.7
申请日:2020-11-0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研究水力压裂诱发断层活化的试验方法,为研究水力压裂诱发断层活化从而引发地震的过程及机制提供了一种全新手段。本发明方法通过在岩石试样中制作一条裂隙,并在裂隙处充填石膏、水泥或树脂等材料,在真三轴围压条件下进行水力压裂试验。探讨不同的充填材料及不同的压裂参数,如注入压力,流量压裂液黏度系数,注入频率、时间等对注水诱发地震的影响与机制。本方法对于水力压裂诱发断层活化机理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技术支撑,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343589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231645.8
申请日:2020-11-0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研究水力压裂复杂缝网微裂缝相互作用机理的试验方法。本研究方法以页岩为试验研究对象,通过在页岩试样中安装小尺寸射孔,构造水力压裂尖端微裂缝,借助CT实时扫描技术,获得水力压裂在不同围压条件下微裂缝网络随着时间变化的生长模式,研究微裂缝之间相互作用机理以及缝间距、施工排量、压裂液黏度等对缝网微裂缝之间作用的影响。该研究方法对分析影响水力压裂微裂缝延伸、贯通的关键因素,揭示复杂缝网微裂缝相互作用机理以及实际生产压裂参数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165501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210847878.3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3D雕刻技术的岩石结构面重构雕刻方法,包括结构面点云形貌数据获取;重构结构面雕刻路径生成;重构结构面雕刻参数选取,选取合适的刀具并确定合适的雕刻的路径间距,进行雕刻;重构结构面雕刻精度评估,判断重构结构面与原始的结构面形态是否高精度吻合,如果精度较低,可调节雕刻参数,直至重构结构面与原始的结构面形态误差在允许的阈值内。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3D雕刻技术的岩石结构面重构雕刻方法,能够克服现有结构面取样困难、制备技术不能高精度再现天然结构面形貌特征从而无法反映天然岩体结构面剪切力学行为各向异性的弊端,能够精确重构相应的岩石结构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