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70954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0145966.8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北京积水潭骨科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方案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获取就诊用户骨折侧股骨颈部位对应的定量三维影像数据;对定量三维影像数据中的各单位体积数据块,基于骨密度数据确定弹性模量;对第一断裂骨块和第二断裂骨块进行空间复位处理,得到各单位体积数据块对应的复位空间位置数据;基于复位空间位置数据和相应的弹性模量,构建股骨颈复位模型;将多个预设钢钉固定方案分别应用于股骨颈复位模型上,基于预设施加力和股骨颈复位模型钢钉固定部位的弹性模量,确定受力反馈值;基于受力反馈值,确定目标钢钉固定方案,本发明可以确定符合就诊用户个体差异的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方案,提高了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稳定性和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7325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311067891.8
申请日:2023-08-23
Applicant: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 , 北京慧骨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激光手术机器人辅助规划定位装置和扫描路径规划方法。本发明的辅助规划定位装置包括类L型的操作手柄、红外漫反射传感器、包含激光测距开关、激光测距传感器和数值设定模块的激光测距设定单元。该装置结构简单、能快速拆卸、可以快速对焦与扫描路径规划。在术前规划时,先将其装配到机器人手臂上,用户根据需要,单手握住操作手柄,直视地进行对焦与扫描路径规划,确定结果后,拆掉辅助规划定位装置,装配上工作激光器,从而完成术前规划。
-
公开(公告)号:CN117530772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311443711.1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肩关节置换手术术前的图像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属于医疗影像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肱骨解剖轴构建肩关节坐标系,对肩关节的肱骨侧部位的图像进行处理,确定肩关节肱骨侧截骨区域及其钻孔起始位置、钻孔方向,方便肱骨侧假体的安装;在该肩关节坐标系中,对肩关节的肩胛骨侧部位的图像进行处理,确定肩胛骨侧定向导针的入针方向和入针点,方便肩胛骨侧假体的安装。本发明涉及一种肩关节置换手术术前的图像处理方法,利用医疗影像技术,使肩关节置换手术减少了对医生临床经验的依赖,使得一些经验欠缺的医生可以在没有太多临床经验的情况下独立完成手术的规划和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6763521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0918166.0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北京积水潭骨科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肩关节复位器。该肩关节复位器包括牵引组件、滑动件和肘套筒,牵引组件用于支撑患侧腋窝和推挤肱骨。滑动件安装在牵引组件上,且能够沿预设弧形轨迹相对牵引组件滑动。肘套筒用于套装肘关节以固定肘关节,肘套筒安装在滑动件上且可绕肱骨轴向相对滑动件旋转。医生通过调整牵引组件实现肱骨向远端的牵引和外推操作。滑动件沿预设弧形轨迹滑动实现肱骨外展和内收操作。肘套筒相对滑动件转动实现肱骨外旋操作。最终,该复位器可实现肩关节的复位。通过采用肩关节复位器提高了肩关节脱位复位操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助于医生掌握复位操作的角度和程度,降低操作的学习难度,并减轻患者复位过程中的痛苦。
-
公开(公告)号:CN11758232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588768.0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姿态感知牵引系统,包括姿态感知装置和机械牵引装置;姿态感知装置用于测量被牵引关节的活动范围生理参数,并依据活动范围生理参数输出屈曲伸展角度值的设定值;机械牵引装置用于牵引关节,以调节关节的屈曲伸展角度至设定值。本发明够实现对关节的屈曲伸展角度的实时测量,同时还能够对除屈曲伸展角度外其它的活动范围生理参数进行测量,方便工作人员参考各项活动范围生理参数,对关节的屈曲伸展角度的所需设定角度进行实时制定,通过机械牵引装置实时对关节进行牵引调整,辅助优化牵引治疗方案,防止关节的屈曲伸展角度存在偏差而影响康复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16763521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918166.0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北京积水潭骨科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肩关节复位器。该肩关节复位器包括牵引组件、滑动件和肘套筒,牵引组件用于支撑患侧腋窝和推挤肱骨。滑动件安装在牵引组件上,且能够沿预设弧形轨迹相对牵引组件滑动。肘套筒用于套装肘关节以固定肘关节,肘套筒安装在滑动件上且可绕肱骨轴向相对滑动件旋转。医生通过调整牵引组件实现肱骨向远端的牵引和外推操作。滑动件沿预设弧形轨迹滑动实现肱骨外展和内收操作。肘套筒相对滑动件转动实现肱骨外旋操作。最终,该复位器可实现肩关节的复位。通过采用肩关节复位器提高了肩关节脱位复位操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助于医生掌握复位操作的角度和程度,降低操作的学习难度,并减轻患者复位过程中的痛苦。
-
公开(公告)号:CN222828781U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21348057.6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 , 北京积水潭骨科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前臂手术复位装置,包括底座、肘支撑件、复位组件、指套牵引组件和固定组件。肘支撑件固定于底座上,其一侧设有上臂支撑部,上臂支撑部内开设有供前臂从中穿过的通孔;复位组件包括安装座、复位器主体和前臂定位件,安装座固定于底座上,复位器主体沿高度方向位置可调地设于安装座上,前臂定位件设于复位器主体上;指套牵引组件包括固定桩、牵引绳和指套,固定桩设于底座上,牵引绳一端连接于固定桩,另一端连接于指套,指套用于套设在手指上;固定组件设于底座的一侧,用于将底座固定于手术台。本实用新型能实现前臂(包括手部)微创手术中骨折的复位、把持,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放射线暴露。
-
公开(公告)号:CN221180635U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322275185.4
申请日:2023-08-23
Applicant: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 , 北京慧骨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扩髓用激光辅助定位装置。该装置包括:钻机;与所述钻机连接的空心钻头;对射激光系统:包括激光发射装置和激光接收装置;所述激光发射装置由激光发射器与发射器导管组成,所述激光发射器位于所述发射器导管内;所述激光接收装置由激光接收器与接收器导管组成,所述激光接收器位于所述接收器导管内;所述激光发射装置和激光接收装置在应用时位于两个非接触的工段。该装置能够帮助操作者快速精确定位需要钻孔的位置,提高长骨对接准确率,降低操作者经验与技能要求,提高手术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21786565U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323013144.4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 , 北京积水潭骨科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A61B17/6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骨头复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牵引矫正装置。该牵引矫正装置包括牵引机构和骨针,牵引机构设置有两个,两个牵引机构分别置于伤患处的两侧;牵引机构包括固定环和牵引组件,固定环上设置有多个牵引组件;骨针设置有多个,多个骨针与多个牵引组件一一对应设置,牵引组件包括连接杆,骨针穿过伤患处的骨头,露出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牵引机构上的连接杆连接,连接杆能带动骨针沿固定环的周向和径向移动,且能带动骨针在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内转动,第一平面为固定环所在的平面,第二平面与第一平面垂直。骨针沿固定环的周向和径向移动,并且能在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内分别转动,提高了矫正的准确性和灵活性,使矫正手术更加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221512119U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323493507.9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 , 北京积水潭骨科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股骨颈骨折固定装置。该装置用于固定骨折后的股骨颈,具体包括固定板、拉力螺钉和头钉。固定板贴设在股骨外侧壁,固定板上设有螺孔和套筒;拉力螺钉的一端设有第一螺纹,另一端设有第二螺纹,拉力螺钉能穿过螺孔,并通过第一螺纹与股骨颈螺接,通过第二螺纹与螺孔螺接,用于为股骨颈的骨折端提供压力;头钉的一端沿着股骨颈的延伸方向穿设于股骨颈,头钉的另一端设于套筒内,并抵接在套筒内的第一限位部上,头钉的外壁设有凹槽,通过头钉与股骨颈紧配合,以对股骨颈提供支撑力。本实用新型能用于满足股骨颈受压后力学需求,实现股骨颈的稳定固定,保证股骨颈有效对抗压力甚至负重,降低并发症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