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920927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1610815263.7
申请日:2016-09-09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485 , H01M4/62 , H01M50/434 , H01M50/449 , H01M10/4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二次电池,更详细地,涉及一种因具有下述组成,从而寿命特性显著提高且表现出优异的贯穿耐久性的锂二次电池,其包含阳极电极、阴极电极及插入在所述阳极电极与阴极电极之间的分离膜,所述阳极电极包含含有锂‑金属氧化物的阳极活性物质,所述锂‑金属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金属在中心部到表面部之间具有浓度梯度区域,所述分离膜包含基材薄膜及形成在所述基材薄膜的至少一个面上的陶瓷涂布层。
-
公开(公告)号:CN112133954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0926103.6
申请日:2016-06-08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二次电池,更详细地,涉及一种由于具有下述结构,从而寿命特性得到显著提高,并且显示出优异的贯穿耐久性的锂二次电池。所述锂二次电池包含阳极、阴极及插入在所述阳极和阴极之间的分离膜,所述阳极包含含有锂‑金属氧化物的阳极活性物质,所述锂‑金属氧化物的金属中的至少一种从中心部到表面部具有连续的浓度梯度;所述分离膜包含基材薄膜及形成在所述基材薄膜的至少一面上的陶瓷涂布层。
-
公开(公告)号:CN108075179A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711154446.X
申请日:2017-11-20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5 , H01M10/0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6 , H01M2/0285 , H01M2/0292 , H01M4/0404 , H01M4/0435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364 , H01M4/36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5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65 , H01M2300/0082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二次电池,其包括:阴极,由包括第一阴极活性材料颗粒和第二阴极活性材料颗粒的阴极活性材料形成;阳极;以及插设在阴极和阳极之间的隔膜。第一阴极活性材料颗粒包括在中心部分和表面部分之间的至少一个区域中包括连续浓度梯度的锂金属氧化物。第二阴极活性材料颗粒包括恒定的浓度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6953072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611124528.5
申请日:2016-12-08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C01G53/50 , C01P2006/40 , H01M4/131 , H01M4/525 , H01M4/625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4/3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二次电池,具备包括在中心部和表面部的浓度相异的阳极活性物质以及具有特定组合比的导电材料的阳极,其阳极包括构成阳极活性物质的金属中的一种以上在中心部和表面部的浓度相异的阳极活性物质以及以特定比例混合两种以上导电材料的导电材料,从而相比现有的锂二次电池,可具有稳定性优异且低温特性及功率特性高的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702947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510938121.5
申请日:2015-12-15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IPC: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二次电池,更详细地,涉及一种由于具有下述组成,从而在低温下的充/放电容量和输出显著提高,从而在低温环境下也能够显示出优异的性能的锂二次电池。所述锂二次电池包含阳极、阴极及非水电解液,并且所述阳极包含含有锂-金属氧化物的阳极活性物质,所述锂-金属氧化物的金属中的至少一种在中心部到表面部之间具有浓度梯度区域,并且所述锂-金属氧化物掺杂有过渡金属。
-
公开(公告)号:CN106450420B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610639694.2
申请日:2016-08-05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 , H01M4/131 , H01M10/058 ,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二次电池,更详细地,涉及一种由于具有下述结构,从而寿命特性得到显著提高,并且显示出优异的贯穿耐久性的锂二次电池,所述锂二次电池包含阴极电极、阳极电极及插入在所述阴极电极和阳极电极之间的分离膜,所述阴极电极包含含有锂‑金属氧化物的阴极活性物质,所述锂‑金属氧化物的金属中的至少一种在中心部到表面部之间具有连续的浓度梯度,所述阳极电极的至少一面包含陶瓷涂布层,所述分离膜包含基材薄膜及包含在所述基材薄膜的至少一面的陶瓷涂布层。
-
公开(公告)号:CN112002891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462336.5
申请日:2020-05-27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IPC: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7 , H01M10/052
Abstract: 一种锂二次电池,其包括:阴极,所述阴极由包括含有镍(Ni)和锰(Mn)的锂金属氧化物颗粒的阴极活性物质形成;阳极,所述阳极由阳极活性物质形成,所述阳极活性物质包含晶面间距(d002)为 至 的石墨基材料;和介于阴极和阳极之间的隔膜。锂金属氧化物颗粒包括在颗粒的中心和颗粒的表面之间形成的浓度梯度区域,锂金属氧化物颗粒表面处的Ni的浓度(原子%)相对于Mn的浓度(原子%)的比为0.29以上且小于6。
-
公开(公告)号:CN110431693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880020062.5
申请日:2018-03-21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二次电池,更具体地涉及具有改进的寿命特性和穿刺安全性的锂二次电池。本发明的锂二次电池包括:阴极活性材料,其包括具有浓度梯度区域的金属;阳极和隔离层,其中阳极和隔离层各自包括陶瓷涂层,从而可以显著改善寿命特性和穿刺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720232B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510947054.3
申请日:2015-12-17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IPC: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二次电池,更详细地,涉及一种包含阳极、阴极及非水电解液的锂二次电池,由于所述阳极及所述阴极具有下述组成,因此,所述锂二次电池的高温存储特性及寿命特性优异。所述阳极包含含有锂‑金属氧化物的阳极活性物质,所述锂‑金属氧化物的金属中的至少一种在中心部到表面部之间具有浓度梯度;所述阴极包含含有石墨的阴极活性物质,所述石墨的晶面间距d002为3.356至3.3。
-
公开(公告)号:CN104752740B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410264689.9
申请日:2014-06-13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IPC: H01M8/0432 , H01M8/04858 , H01M8/04537 , H01M8/04701 , H01M8/04664 , H01M8/040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包括以相互机械地连接来接收燃料和空气的供给的多个燃料电池堆的燃料电池的发热量控制装置及其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多个堆状态感测部,其分别感测所述多个燃料电池堆的状态;转换部,其将所述多个燃料电池堆中的至少一部分相互连接,以将所连接的燃料电池堆连接到至少两个发热量调节部中的至少一个;控制部,其基于由所述多个堆状态感测部感测到的堆状态,若感测到发热量的值超出预先设定的发热量临界值的范围的至少一个发热量调节对象堆,则控制所述转换部的操作,来分别形成至少一个包括感测到的至少一个发热量调节对象堆的发热量调节对象堆部,并且将所述发热量调节对象堆部分别连接到所述至少两个发热量调节部中的至少一个。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