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磁阻效应元件、磁存储器及内置型存储器

    公开(公告)号:CN109937475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1780014410.3

    申请日:2017-10-16

    Abstract: TMR元件具备:设置于通路配线部的上表面上的基底层、设置于基底层的表面上的磁隧道接合部、以及覆盖通路配线部及基底层的侧面的层间绝缘层,基底层具有应力缓和部,磁隧道接合部具有磁化方向被固定的参照层、磁化自由层、以及设置于参照层与磁化自由层之间的隧道势垒层,层间绝缘层包含绝缘材料。

    铁磁性多层膜、磁阻效应元件以及制造铁磁性多层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96675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1880001991.1

    申请日:2018-02-27

    Abstract: 本发明的铁磁性多层膜具备:第一磁化固定层、第一中间层、第二中间层、磁耦合层以及第二磁化固定层。第一磁化固定层和第二磁化固定层通过经由第一中间层、第二中间层以及磁耦合层的交换耦合而反铁磁性耦合;磁耦合层的主元素为Ru、Rh或Ir,第一中间层的主元素与磁耦合层的主元素相同,第二中间层的主元素与磁耦合层的主元素不同,第一中间层的厚度为第一中间层的主元素的原子半径的1.5倍以上且3.2倍以下,并且第二中间层的厚度为第二中间层的主元素的原子半径的1.5倍以下。

    R-T-B系永久磁铁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450984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011387605.2

    申请日:2020-12-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永久磁铁,其含有稀土元素R(Nd等)、过渡金属元素T(Fe等)、B、Zr和Cu,永久磁铁具有含有Nd、T和B的主相颗粒和晶界多重点,一个晶界多重点为由三个以上的主相颗粒包围的晶界,一个晶界多重点包含ZrB2的结晶和含有R及Cu的富R-Cu相,Fe包含于ZrB2的结晶中,包含ZrB2的结晶和富R-Cu相这两者的一个晶界多重点中的Nd和Pr的浓度的合计高于主相颗粒中的Nd和Pr的浓度的合计,包含ZrB2的结晶和富R-Cu相这两者的一个晶界多重点中的Cu的浓度高于主相颗粒中的Cu的浓度,Nd、Pr和Cu各自的浓度的单位为原子%。

    氧氮化物薄膜及电容元件
    2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695064B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1810294183.0

    申请日:2018-0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介电特性优异的电介质薄膜及电容元件。所述电介质薄膜其特征在于,该电介质薄膜具有由以组成式AaBbOoNn(a+b+o+n=5)表示的氧氮化物构成的主组成,所述A为Sr、Ba、Ca、La、Ce、Pr、Nd、Na的任意一种以上,所述B为Ta、Nb、Ti、W的任意一种以上,构成所述电介质薄膜的晶粒为未向某特定的晶面方向取向的多晶,所述电介质薄膜所包含的晶粒的微晶的尺寸为100nm以下。

    稀土类磁铁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83166A

    公开(公告)日:2007-12-05

    申请号:CN200610064455.5

    申请日:2006-0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耐腐蚀性的稀土类磁铁。保护膜(20)是从邻近磁铁基体(10)的一侧开始依次含有具有结晶组织α(例如多晶组织)的保护层(20A)、具有结晶组织β(例如柱状结晶组织)的保护层(20B)、具有结晶组织α的保护层(20C)的三层膜。由于相邻的保护层(20A)、(20B)之间具有不同的结晶组织,同时同样相邻的保护层(20B)、(20C)之间具有不同的结晶组织,所以提高了保护膜(20)中的各层之间的致密性。由此抑制了针孔的产生,所以能够抑制保护膜(20)的腐蚀。

    光记录方法
    2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65038C

    公开(公告)日:2004-09-01

    申请号:CN01108883.4

    申请日:2001-10-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24085 G11B7/00454 G11B7/006

    Abstract: 一种光记录方法,是在盘状光记录媒体的记录层上形成非晶态记录标记的方法,其中:当最短信号长度为SL,与上述最短信号对应的最短记录标记中,最大宽度为MW,EW=0.1MW,在记录用激光束的移动方向上,前端侧的宽度为EW的位置为有效前端,后端侧的宽度为EW的位置为有效后端,有效前端与有效后端的距离为有效长度ML,后端侧的宽度开始减少的位置到有效前端的距离为WL时,以从上述光记录媒体的内周侧到外周侧,WL/ML呈分段地或连续地减小的方式形成最短记录标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