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67673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10726154.3
申请日:2015-10-30
Applicant: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 国立大学法人名古屋大学 , 丸山厚
IPC: C12N15/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53 , C12Q1/6844 , C12Q1/6848 , C12Q2523/305 , C12Q2523/319 , C12Q2531/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扩增核酸的方法。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使用光应答性核酸,在基本上等温的条件下光照射依赖性地扩增核酸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822123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180013234.4
申请日:2011-03-08
Applicant: 国立大学法人名古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43/188 , C07B37/04 , C07C1/24 , C07C41/30 , C07C43/192 , C07C2521/06 , C07C2523/14 , C07C2523/28 , C07C2523/30 , C07C2527/054 , C07C2527/055 , C07C2527/10 , C07C2527/19 , C07C2527/199 , C07C2531/025 , C07C2531/14 , C07C2601/14 , C07C13/28
Abstract: 在本发明中,在镍化合物(双(1,5-环辛二烯)镍等)的存在下,使用含有至少一个环己烷环部且其两末端为连有卤素原子的苯环的化合物,能够形成由包括环己烷环及苯环等的有机环基连续键合而成的环状化合物(1)。然后,将环状化合物(1)具有的环己烷环部转换为苯环部,能够得到所期望的碳纳米环。据此,能够短工序、高效率地制备由所期望个数的有机环基连续键合形成的环状结构化合物构成的碳纳米环。
-
公开(公告)号:CN105190789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480026018.7
申请日:2014-04-25
Applicant: 国立大学法人名古屋大学
IPC: H01C7/02
Abstract: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设置有相对大的PTC效应和电流耐久性的PTC热敏电阻构件。PTC热敏电阻元件(1)具有PTC热敏电阻构件(2)和电极(3a和3b)。电极(3a和3b)被形成在PTC热敏电阻构件(2)的两侧上。PTC热敏电阻构件(2)包含基体和遍及基体而分散的导电颗粒。基体包含电绝缘的第一无机材料和电绝缘的第二无机材料。第一无机材料是在相变温度下晶体结构发生相变并且体积发生变化的材料。第二无机材料具有纤维状形式。
-
公开(公告)号:CN103748065B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280040732.2
申请日:2012-08-29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 国立大学法人名古屋大学
IPC: C07C209/14 , C07C209/22 , C07C211/21 , C07C211/25 , C07C211/27 , C07C211/48 , C07B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09/60 , C07C209/14 , C07C209/22 , C07D295/03 , C07C211/21 , C07C21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将伯胺或仲胺化合物和2-烯基化合物作为起始原料,以高效低成本制造对应的2-烯基胺化合物的方法。使用特定的2-烯基化剂,在由配位剂与通过1价阴离子性5元环共轭二烯而被稳定化了的过渡金属前体形成的催化剂的存在下,将伯胺或仲胺化合物进行2-烯基化,从而制造2-烯基胺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3388541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310160655.0
申请日:2013-05-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 国立大学法人名古屋大学
IPC: F02M3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21/0206 , B01D53/02 , B01D53/14 , B01D53/58 , B01D2253/102 , B01D2253/106 , B01D2253/108 , B01D2253/112 , B01D2253/204 , B01D2255/2045 , B01D2255/2047 , B01D2255/20753 , B01D2257/406 , B01D2259/4566 , B01F3/04 , F02M21/06 , F16L53/00 , Y02A50/2346 , Y02T10/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汽化器(20),该燃料汽化器包括燃料通道(21)、热介质通道(22)、空间部分(26)和吸收材料(27)。氨作为燃料流动通过燃料通道(21)。热介质通道(22)被布置成与燃料通道(21)相邻,并且热介质流动通过热介质通道(22)。从燃料通道(21)泄露出来的氨气流入到空间部分(26)中。吸收材料(27)设置在空间部分(26)中以吸收氨气。燃料汽化器(20)被构造成在流动通过燃料通道(21)的燃料与流动通过热介质通道(22)的热介质之间交换热量以加热和汽化燃料。
-
公开(公告)号:CN103037872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180025468.0
申请日:2011-03-25
Applicant: 国立大学法人名古屋大学
IPC: C12N5/077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5/12 , A61K35/28 , A61K35/30 , A61K35/32 , A61K35/545 , A61K38/18 , A61K38/1833 , A61K38/1841 , A61K38/1858 , A61K38/1866 , A61K38/30 , C12N5/0664 , A61K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损伤部位治疗用组合物,其用于修复靶组织的损伤部位,该组合物含有通过培养干细胞而得到的干细胞培养上清;损伤部位治疗方法,其是用于修复或恢复靶组织的损伤部位的损伤部位治疗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上述损伤部位治疗用组合物以用于修复上述靶组织的损伤部位的治疗有效量对具有上述损伤部位治疗用组合物的靶组织的患者进行给药的步骤;脑梗塞的治疗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上述损伤部位治疗用组合物以用于修复脑损伤部位的有效量对脑梗塞患者进行给药的步骤;中枢神经疾病的治疗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上述损伤部位治疗用组合物作为中枢神经疾病治疗用组合物以治疗有效量对中枢神经疾病患者进行给药的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03120030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180031920.4
申请日:2011-06-30
Applicant: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 国立大学法人名古屋大学
IPC: H05H1/24 , B01J19/08 , B08B7/00 , H01L21/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H1/00 , H05H1/48 , H05H2001/485 , H05H2001/488 , H05H2245/123
Abstract: 在电极与工件之间难以产生放电。关于设于放电空间(42B)与等离子体输出口(16)之间的作为等离子体流出通路的构成要素的单独通路(81B),由X部分(81BX)、Z部分(81BZ)的比连接X部分(81BXX)的连接部(M)更靠放电空间侧的部分(81BZ0)、X部分(81BXX)、扩散器(82B)、狭缝(86)等构成主通路,由Z方向部分(81BZ)的比连接部(M)更靠与放电空间相反一侧的部分(81BZP)构成分支通路。接地板(90)以堵塞分支通路(81BZP)的状态设置。由于分支通路(81BZP)与主通路的部分(81BZ0)位于同一直线上,所以在与接地板(90)之间能够产生放电,而在与工件(W)之间难以产生放电。
-
公开(公告)号:CN104815989A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10049882.5
申请日:2015-01-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国立大学法人名古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5/34 , B22F1/0003 , B22F1/0018 , B22F1/025 , B22F3/10 , B22F9/24 , B22F2998/10 , B22F2999/00 , C22C12/00 , H01L35/16 , H01L35/18 , H01L35/20 , B22F220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壳型纳米粒子的制造方法、使用该方法的烧结体的制造方法及通过该方法制造的热电转换材料。该方法在热电转换材料等的制造中,可防止在烧结过程容易蒸发的元素蒸发,不混入源自还原剂的杂质,不需要为了合金化的水热反应而进行制造。在利用溶液等离子体法的核/壳型纳米粒子的制造方法中,包括通过在溶液中产生等离子体,将溶解于该溶液的两种金属盐分别还原,使第一金属及第二金属析出的工序,该工序包括:第一阶段,通过施加第一电功率产生所述等离子体,选择性析出所述第一金属,形成作为核的纳米粒子;及第二阶段,通过施加比所述第一电功率大的第二电功率产生所述等离子体,使氧化还原电位比所述第一金属小的所述第二金属在所述核表面析出,形成被覆包含所述第一金属的所述核的包含所述第二金属的壳。
-
公开(公告)号:CN101472622B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0780022810.5
申请日:2007-04-19
Applicant: 国立大学法人名古屋大学
IPC: A61L2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L27/3865 , A61L27/3804 , A61L27/3834 , A61L2430/1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牙周软组织低侵袭性再生的组合物以及所述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用于牙周软组织再生的组合物,使其包含选自具有形成牙龈能力的未分化/干细胞或胚细胞的细胞、基质材料和血小板血浆。使用该组合物,能够低侵袭性地再生具有效果和良好美感的游离龈以及附着龈。
-
公开(公告)号:CN103864608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410078904.6
申请日:2011-03-04
Applicant: 国立大学法人名古屋大学 , 三菱丽阳株式会社
IPC: C07C67/00 , C07C69/54 , C07D309/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13/50 , B01J31/0239 , B01J31/0268 , B01J2231/49 , B01J2231/70 , C07C67/00 , C07C205/57 , C07C2601/14 , C07C2602/08 , C07C2602/10 , C07D233/64 , C07D309/30 , C07D333/22 , C07C69/24 , C07C69/14 , C07C69/78 , C07C69/54 , C07C69/007 , C07C69/145 , C07F7/18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α-酰氧基羰基化合物的制法以及新型的α-酰氧基羰基化合物。本发明的α-酰氧基羰基化合物的制法是使用作为氧化剂的氢过氧化物和作为催化剂前体的碘化物盐,进行羧酸与选自由在α位具有氢原子的酮、醛以及酯组成的组中的羰基化合物的分子间反应,从而在所述羰基化合物的α位导入源自所述羧酸的酰氧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