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43537A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910778420.5
申请日:2019-08-22
Applicant: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G06F1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ocker容器及微服务架构的智慧规划时空云GIS平台,GIS平台采用层级架构,且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基础底层,用于提供为适用于为GIS平台提供基础配套设施及任务调度、弹性计算资源的基础服务;Linux底层,包括控制组、命名空间、应用保护、设备、网络连接;数据层,是GIS平台的数据存储引擎;Docker层,包括Docker客户端、Docker进程和Docker注册信息端;应用层,采用微服务架构,用于封装各个应用程序,各个应用程序与所述Docker层的Docker客户端相互通信,通过Docker客户端向Docker服务器端发出请求,实现对每个Docker镜像对应的Docker容器进行管理。本发明解决了现有GIS平台灵活性、扩展性和耦合性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271232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0720453.X
申请日:2018-07-03
Applicant: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云计算平台的集群资源分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负载数据,并进行负载预测;S2,计算未来时段负载变动量及负载持续时间;S3,判断负载变动量及负载持续时间是否超过阀值,不超过返回步骤S2,超过则触发分配决策;S4,判断负载水平,负载水平高面向平衡负载的分配,负载水平低面向节能负载的分配;S5,计算分配规模,包括复制目的地决策和迁移目的地决策;本发明通过虚拟化集群资源的分配,规划虚拟机和物理机之间的映射,并根据系统运行状况进行调整,以将虚拟化的资源合理的分配给集群中的服务节点,优化系统性能和能耗,保证服务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273853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98084.8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空地多源数据融合的精细化三维建模方法及系统,首先从无人机倾斜摄影、扫描点云数据与全景视频数据三种数据源采集数据并进行预处理,接着对多源数据进行粗配准,以及利用改进的ICP算法进行精配准以实现多源数据融合,最后利用改进的Poisson表面重建算法进行建模,本发明综合利用不同数据源的优势,实现了目标环境精细化和全覆盖的三维重建,解决了复杂建筑物建模过程中由于单一数据源造成的细节缺失和覆盖不全面的问题;本发明中的多源数据融合技术能够全面捕捉复杂场景中建筑物的几何形态和细节特征,适用于城中村、老旧建筑等复杂场景,实现了全方位、细节化的三维建模。
-
公开(公告)号:CN11954039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60777.3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图切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农文旅科技服务的手绘地图分级切片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手绘地图,并确定覆盖手绘地图的最小外接矩形以及获取最小外接矩形的顶点的地理坐标;对手绘地图进行特征点检测,获得特征点分布图;确定缩放层级,对手绘地图进行切片,并确定每块瓦片的行列号;计算每块瓦片的第一坐标,基于地理坐标计算第二坐标;判断第一坐标所覆盖的范围是否在第二坐标覆盖的范围内,若在,则计算所述第一坐标对应的瓦片在所述手绘地图中的像素坐标,否则,将所述第一坐标对应的瓦片设置为空白;在特征分布图中查询像素坐标覆盖的特征点,基于所述特征点对所述像素坐标对应的瓦片进行重采样,获得每块瓦片对应的新瓦片;按照所述缩放层级和每块瓦片对应的行列号存储所有新瓦片。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手绘地图切片的质量;同时为瓦片服务应用减少了数据存储压力、网络传输压力和前端渲染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395567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0648691.X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建筑能耗模型的辅助医院空间设计方法及装置,属于节能建筑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基于建筑能耗模型的辅助医院空间设计方法,通过获取周边目标医院的基础数据,综合考虑目标医院的硬件及人员配置、病人流量以及能耗数据,结合待建医院的设计方案数据,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建筑能耗情况,可以基于实际数据建立建筑能耗模型,建立针对待建医院特定情况的建筑能耗模型,能够更准确地反映该医院的能耗特点和需求,实现数据驱动的设计优化决策,从而在做出更为合理的空间布局调整和优化的基础上降低能耗,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了资源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891756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413583.0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50/26 , G06F16/248 , G06F16/29 , G01V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宏观尺度不可移动文物地震灾害风险图构建方法及系统,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地震和不可移动文物的相关数据,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和文物脆弱性分析。S2、结合不可移动文物历史灾害对不同脆弱性的影响构建风险评估矩阵。S3、输入不可移动文物作为评估对象,根据风险评估矩阵输出结果和预设的风险图参数,输出宏观尺度不可移动文物地震灾害风险图。本申请与传统技术相比,能够针对自然灾害对某种宏观事物造成的风险进行评估,可以宏观地表达不可移动文物在不同地域空间面临的地震灾害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8365840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90280.4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传统工具和平台调整三维人工建模模型繁琐且无法批量处理的问题,公开一种智能城市规划的三维模型自动空间匹配方法,提升了模型导入的效率。本发明通过引入了红线范围的概念,将三维模型渲染在红线范围内,避免了人工调整模型位置的麻烦,解决了模型定位不准确的问题;同时设计了一系列基于包围盒转换的自动匹配算法,包括位置匹配、方向校准、高程校正等,省去了人工调整模型角度和尺寸的步骤,降低了人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818817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246682.8
申请日:2024-03-05
Applicant: 国家海洋局南海调查技术中心(国家海洋局南海浮标中心) , 广州至远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碰撞功能的浮标装置,包括浮标本体、多块可视板和仪器平台。浮标本体具有空腔,以使浮标本体能够漂浮在水面上。多块可视板设于浮标本体,并环绕浮标本体的周向间隔地分布;可视板开设有多个可视穿孔。仪器平台用于安装气象仪器;仪器平台通过支撑弹性件安装于浮标本体,并受支撑弹性件承托;仪器平台包括仪器台本体以及连接在仪器台本体外围的防护环。基于多块可视板设于浮标本体,并环绕浮标本体的周向间隔地分布,以使从浮标本体的四周都能够观察到至少其中一块可视板,从而使得船舶驾驶员能够及时对浮标进行避让,即起到预防撞击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931976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14996.2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6/2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等时圈构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输入的针对目标区域的位置设置操作,确定目标区域内的多个等时圈起始点和多个目标点,其中,多个目标点为目标区域内除了多个等时圈起始点之外的位置点,根据各目标点和多个等时圈起始点,分别获取各目标点与多个等时圈起始点之间的行驶耗时,根据行驶耗时,从多个目标点中确定各等时圈起始点对应的多个最适目标点,根据各等时圈起始点对应的多个最适目标点,以各等时圈起始点为基准,在目标区域的栅格图层上构建等时圈范围。从而能够同时构建多个等时圈起始点的等时圈范围,不仅准确度高、合理性高并且精度高,增强了规划领域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5330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158630.5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50/26 , G06Q10/063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国土空间格局识别与开发风险评估方法及装置,涉及国土空间规划技术领域。本方案主要是从生态保护重要性、农业生产适宜性以及城镇建设适宜性等三个评价方面对目标规划地区进行综合性评价,且各方面的评价结果是基于不同的评价因子得到,确定区域重要生态保护空间、农业生产空间、城镇建设空间的最大合理规模和适宜空间,诊断区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存在问题及生态隐患和环境风险,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完善主体功能区定位,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国土综合整治重大工程提供基础依据,提高了目标规划地区的综合评价结果的准确性,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同时也大幅提高了评估工作效率,保证了分析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