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469040B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1811481686.5
申请日:2018-12-05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土工网架,包括土工网层,若干层土工网层叠放并通过绳索捆扎,形成网架体;土工网层包括若干土工条,相邻的土工条之间通过绳索捆扎,在同一平面上形成土工网层。本发明提供的土工网架及其应用,可以解决现有土工袋连接后机械性能差、制作耗时长的问题,结构稳定,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对工程有益的减震效果,能够有效地提高地基的承载力或边坡或挡土墙的稳定性,大大减少地基失稳、滑坡等工程灾害。
-
公开(公告)号:CN110082498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277568.0
申请日:2019-04-08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物联网的滑坡监测数据无人机采集系统,包括分散布置在滑坡体的传感器节点、路由节点、汇聚节点、物联网控制系统、监控中心和无人机,所述无人机用于唤醒传感器节点,所述无人机搭载唤醒设备,用于发射唤醒节点的数据包至传感器节点,所述传感器节点用于采集滑坡数据并通过无线多跳路由节点将数据上传给汇聚节点存储,通过因特网将汇聚节点的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本发明结合了物联网技术与无人机技术,具有一定的新颖性。无线传感器物联网技术能够实现滑坡监测数据的自动采集、存储和传输,无人机技术则实现了数据采集的远程控制,摆脱了野外条件的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08978596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737448.X
申请日:2018-07-06
Applicant: 三峡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B7/08 , C04B40/0075
Abstract: 一种可调控混凝土大坝温度的装置,包括布置于坝体混凝土内部的坝体埋管,输送管道的U型段埋设于地下土壤中,U型段外侧包裹有地埋管换热器,输送管道的U型段一侧通过带流量计的管道与循环泵连接后再通过第一叉管分别与辅助冷凝器、辅助加热器连接,第二叉管一侧与带第三电磁阀的液体补偿箱连通,第二叉管另一侧通过第三叉管分别与坝体埋管的出口端以及大气连通管连通,大气连通管上设有第四电磁阀。本发明提供的可调控混凝土大坝温度的装置及方法,开辟出一种全新的大坝温度控制模式不仅能够在施工期对坝体温度调控,而且能够在大坝竣工运行期对坝体温度进行长期调控,大大节省了大坝温度控制的能源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06522229B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611116913.5
申请日:2016-12-0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 宜昌天宇科技有限公司 ,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永久调控混凝土大坝温度的方法及装置,本发明方法通过协同利用大坝原有安全监测网和本身预埋的监测设备,实时得到坝体混凝土内部及表层温度,有效地对大坝内外层温差进行干预和智能调控,使大坝内外温度差始终保持在允许范围内,全程不需人工参与;本发明装置在大坝浇筑施工时同时布置,通过平行布置在大坝上下游面混凝土表层下的载有温度补偿液体的输送管道来实现控温;本发明开辟出一种全新的大坝保温模式,从单纯的被动保温变为主动进行温度调控,让大坝能够自动运行,不仅能够在施工期对混凝土大坝的温度进行调控,而且能够在大坝竣工运行后对混凝土大坝温度进行永久调控,大大消减了大坝裂缝并起到永久防护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522229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116913.5
申请日:2016-12-0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 宜昌天宇科技有限公司 ,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永久调控混凝土大坝温度的方法及装置,本发明方法通过协同利用大坝原有安全监测网和本身预埋的监测设备,实时得到坝体混凝土内部及表层温度,有效地对大坝内外层温差进行干预和智能调控,使大坝内外温度差始终保持在允许范围内,全程不需人工参与;本发明装置在大坝浇筑施工时同时布置,通过平行布置在大坝上下游面混凝土表层下的载有温度补偿液体的输送管道来实现控温;本发明开辟出一种全新的大坝保温模式,从单纯的被动保温变为主动进行温度调控,让大坝能够自动运行,不仅能够在施工期对混凝土大坝的温度进行调控,而且能够在大坝竣工运行后对混凝土大坝温度进行永久调控,大大消减了大坝裂缝并起到永久防护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698423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143718.0
申请日:2015-03-30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G01R35/02
Abstract: 一种便携式电流互感器误差曲线测试装置,包括PCI信号采集卡,电源输出控制卡,可控电源、PC机,所述PCI信号采集卡的信号输入端与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相连,PCI信号采集卡通过PCI接口连接PC机,电源输出控制卡通过PCI接口与PC机进行通讯,电源输出控制卡向PCI高精度信号采集卡发出触发数据读入的脉冲信号,同时由电源输出控制卡的I/O接口对可控电源的档位进行选择,档位通路的IGBT栅极接收到电源输出控制卡发出的触发脉冲进而导通。根据PCI信号采集卡采集出来的电流电压值绘制电流互感器误差曲线。本发明装置用高精度测量卡直接获取电流电压信号,通过PC机计算获得励磁伏安特性曲线,大大缩短工作时间,减小工作量,提高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462795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687040.8
申请日:2014-11-25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堆石坝中长期沉降变形性态的流变模型,针对现有3参数、6参数和7参数指数流变模型均仅有一个指数式进行堆石坝流变收敛率调节,难以同时合理地反映蓄水初期和蓄水后期的堆石坝沉降变化规律;而9参数幂函数流变模型虽然可以较好地反映堆石坝的沉降变化规律,但数学运算较复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堆石坝中长期沉降变形性态的组合指数式流变模型,并推导了组合指数型流变模型有限元计算公式。该流变模型既能较好反映堆石坝流变变形规律,又便于数学运算。
-
公开(公告)号:CN103513242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10500302.0
申请日:2013-10-23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山体滑坡监测的无线监测系统,包括发射装置,中继装置,接收装置,所述发射装置位于近端稳定坡面,所述中继装置位于中间滑动坡面,所述接收装置位于远端稳定坡面,所述中继装置接收所述发射装置的信号后,以固定的相位差转发信号至接收装置,所述中继装置和发射装置发射的电磁波具有相同的极化方向,接收装置通过无线网络连接终端装置。本发明无线监测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能耗低、部署点少、测距精度高等优点,适合偏远地区长期部署监测。该监测装置可靠性好,不受降雨、大雾等天气因素的影响,可实现全天候自动化测量,易于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15492042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211047780.6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面板堆石坝坝面性能检测智能平台及方法,包括两个控制装置和一个检测平台,两个控制装置分别通过拉线与检测平台连接,控制装置通过协同控制收放拉线,使检测平台移动;在使用状态下,控制装置设置于面板堆石坝的坝顶两侧,检测平台设置于面板堆石坝的坝面,检测平台通过控制装置稳定在坝面上,控制装置对拉线的协同收放控制,使检测平台在倾斜的坝面上移动,用于对坝面进行检测的检测仪器安装在检测平台上,通过检测平台的移动对坝面进行检测。通过上述结构,检测仪器通过检测平台在整个坝面上移动,具有检测方便,检测区域全面,工作效率高等优点,不需要人工攀爬坝面,大大降低了检测劳动强度,并消除了人工在坝面上检测带来的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844165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484920.9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四川大学 , 贵州大学 , 三峡大学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有限公司 , 中电建生态环境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Inventor: 常理 , 王永猛 , 高传彬 , 脱友才 , 陈求稳 , 严登华 , 曲直 , 王猛 , 张艳霞 , 卢晓春 , 马卫忠 , 魏浪 , 王火云 , 安瑞冬 , 张庆 , 金志军 , 李延孟 , 郑雪玉 , 尹华政 , 田斌 , 陶宇 , 陈旻 , 张倩 , 杜帅群 , 林育青 , 秦天玲 , 殷国栋 , 李楠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老坝体布置结构及下泄水温联合调控方法,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该布置结构包括旧坝,在一侧山体内设置有旧坝引水管连接至旧坝发电厂房;旧坝引水管的进水端设置有不同高程的高位进水口和低位进水口;在旧坝的下游侧设置新坝,新坝与旧坝间隔设置形成小库区;在山体上设置有新坝发电厂房;在山体内设置连接管道和新坝引水管;在山体上设置新建引水口,且该新建引水口位于小库区内;新坝引水管的进水端连接至新建引水口,连接管道的进水端连接至旧坝引水管;新坝引水管与连接管道的出水端均连接至新坝发电厂房,根据新坝的死水位高程和旧坝的坝高,确定是否拆除旧坝顶部,以及保留旧坝引水设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