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639377A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711000577.2
申请日:2017-10-24
Applicant: 海安上海交通大学智能装备研究院
IPC: B23K3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U800钢与H钢组拼焊专用夹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架,支架的一侧设有第一夹紧机构,第一夹紧机构包括安装在支架一侧的两个第一夹紧缸,支架的顶部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安装块,支架的一侧设有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的两个第二夹紧机构,第二夹紧机构包括第一推缸和第一靠山,支架的一侧设有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的第二推缸,支架的另一侧设有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第三推缸,第三推缸远离支架的一侧设有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的第二靠山。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现了自动夹紧和自动焊接,节省了人力和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5674935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105265.7
申请日:2016-02-2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B2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2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伺服系统间隙大小的辨识方法,涉及伺服运动控制等领域,它是基于继电反馈技术实现的。本发明所述伺服系统间隙大小辨识方法包括控制器、伺服系统和数据处理单元。其中,控制器包含继电环节和延时环节,伺服系统包含伺服电机,中间传动环节及负载。控制器将伺服电机的速度信号作为其输入信号,其输出信号用来驱动电机;控制器的输出信号及伺服电机的输出信号将被作为数据处理单元的输入信号,数据处理单元的输出信号用来调节继电环节的参数以提高辨识精度,两到三次工作循环就能够较好的辨识出伺服系统间隙的大小。本发明可以离线或在线方式快速辨识出伺服系统间隙的大小,从而为提高伺服系统的运动性能和系统可靠性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3676739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310654111.X
申请日:2013-12-0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运动控制卡的DMA传输数据系统及其传输方法,采用自行研发的嵌入式运动控制器。本发明提供的DMA数据传输系统包括FPGA逻辑处理模块、内嵌DMA功能的DSP模块和电机控制模块。本发明提供的DMA数据传输方法通过上位机、FPGA和DSP协同工作并合理的分配时间段与程序段,实现了DMA数据传输方式对上位机和运动控制板卡以及运动板卡内部模块之间的批量数据交互,实现运动控制器对于伺服电机的精确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5606361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610060505.6
申请日:2016-01-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M1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3/02 , G01M13/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间隙实验平台,涉及伺服电机领域,主要用于研究间隙对伺服系统运动性能的影响和验证间隙辨识及补偿算法的正确性。本发明所述可调间隙实验平台包括底座、支撑架、伺服电机(含驱动器)、间隙环节、光轴和负载块。两块U型支撑架分别固定在底座,伺服电机固定到其中一支撑架的一个端面上,伺服电机轴与间隙环节相连接,间隙环节通过第一轴用线性支撑和光轴连接,光轴的另一端亦通过第二轴用线性支撑和负载块相连接,光轴通过滚动轴承安装在支撑架上。本实验平台具有角度间隙大小可调、电机直驱和负载惯量比大小可调等特点,满足了关于间隙大小对伺服系统运动性能影响的研究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699010B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310647691.X
申请日:2013-12-0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继电器位置反馈时域特征的伺服系统辨识方法,其实现步骤为:设置继电器模块的参数和实验参数;进行继电器位置反馈实验,并记录相应的实际位移振荡曲线;确定振荡幅值和振荡周期;确定伺服系统模型及其参数;精确地计算出被控伺服系统增益和时间常数。本发明有效避免了基于描述函数法频域辨识的近似问题,合理避免了继电器速度反馈中的量化误差带来的影响,获取了更高的模型辨识精度。并且具有运算量较小,运行时间短,易于现场实现,调试过程灵活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792936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410014394.6
申请日:2014-01-1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线伺服系统特征分析方法,根据直线伺服系统的电气和机械特征,选择饱和激励信号、幅值及持续时间;在幅值和持续时间下,进行直线伺服系统的饱和激励实验,并记录直线伺服系统运动方向上的实际位移数据;通过差分方法分析实际位移数据,获取直线伺服系统在极限运动状况下直线伺服系统运动方向上的速度数据和加速度数据;通过Morlet小波变换分析加速度数据,得到直线伺服系统在极限运动状况下的频率数据;为运动控制器设计和开发,以及运动规划及控制方法研究提供直接的数据参考依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直线伺服系统特征分析方法实验简便,算法运算量小,易于现场实现,调试过程灵活。
-
公开(公告)号:CN102980536B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210454874.5
申请日:2012-11-1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B11/30
Abstract: 一种刹车片钢背平面度检测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图像采集装置、若干压力检测探头,上位机模块和电源,图像采集装置与上位机模块连接,用以实时采集流水线上的刹车片图像并发送至上位机模块;压力检测探头与上位机模块连接,用以采集刹车片的压力场信息发送至上位机模块,上位机模块用以对采集到的图像和压力场信息进行分析,分析刹车片的缺陷,获得平整度情况及合格率;电源分别与图像采集装置、压力检测探头和上位机模块连接,用以为图像采集装置、压力检测探头和上位机模块提供电力。本发明具有无需人工干扰、计数准确,精度高、生产效率高,降低劳动强度、实时性高、实用性强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792936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410014394.6
申请日:2014-01-1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线伺服系统特征分析方法,根据直线伺服系统的电气和机械特征,选择饱和激励信号、幅值及持续时间;在幅值和持续时间下,进行直线伺服系统的饱和激励实验,并记录直线伺服系统运动方向上的实际位移数据;通过差分方法分析实际位移数据,获取直线伺服系统在极限运动状况下直线伺服系统运动方向上的速度数据和加速度数据;通过Morlet小波变换分析加速度数据,得到直线伺服系统在极限运动状况下的频率数据;为运动控制器设计和开发,以及运动规划及控制方法研究提供直接的数据参考依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直线伺服系统特征分析方法实验简便,算法运算量小,易于现场实现,调试过程灵活。
-
公开(公告)号:CN103076397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210567531.X
申请日:2012-12-2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土木工程墙板结构损伤检测的微动测试方法,首先根据结构的砌筑及损伤等特点在墙板表面设置多个检波器,通过检波器和记录设备采集微动信号。通过数学分析获得结构的固有频率和固有模态。根据原始设计及施工等资料,建立健全结构有限元模型(有限差分模型),进行特征值计算,获得其固有频率及固有模态等动响应参数。比较计算模型与实测结构的固有频率和固有模态,评价响应的突变位置以及突变量(刚度损失),对损伤进行定位及定量。还提供相应的系统。本发明设备简单、效率高、对结构无损伤、分析理论严谨、分析方法精度高、不受结构损伤程度及复杂性的影响,为土木工程结构损伤检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0450201C
公开(公告)日:2009-01-07
申请号:CN200710038077.8
申请日:2007-03-1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自适应动态信道分配方法,属于无线网络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1)AP进行随机地信道分配,并初始化内部网络性能衡量参数表;2)AP记录一个调整周期时间内网络吞吐量和信道冲突概率,并写入内部网络性能衡量参数表;3)在调整周期到来时,每个AP将当前信道的网络吞吐量与网络吞吐量参数表内其它信道的网络吞吐量进行比较,且根据自身的负载情况确定应该采用的最佳切换概率,从而确定在下一周期中采用哪一信道;4)AP不再切换信道,则网络达到稳定。本发明较之以前的集中式信道分配方法具有实时性强,网络适应性强,信道分配更完善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