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609007A
公开(公告)日:2005-04-27
申请号:CN200410067325.8
申请日:2004-10-2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植物结构制备多孔氧化镍材料的模板制备方法,用于无机陶瓷材料领域。方法如下:1).选择植物材料粉末种类,并将植物材料粉末首先在镍盐的氨水溶液中浸渍1-24小时预处理后,取出干燥;2).再进一步将步骤1)中处理过的植物材料粉末在氧化气氛中以1-20℃/分钟的升温速度,在400-1200℃范围内进行高温处理,保温时间1-10小时后即可得到多孔氧化物NixOy材料,其中:X为1,2中的一个,Y为1,3中的一个;本发明制备的多孔氧化镍材料一方面具有成本低廉、来源广泛、密度低的特点,另一方面具有孔径分布集中、孔径可调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6042C
公开(公告)日:2004-11-17
申请号:CN02112486.8
申请日:2002-07-1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4B35/01 , C04B35/453 , C04B35/622
Abstract: 利用天然植物材料制备陶瓷的方法,属于材料科学领域。本发明以天然植物材料为制备模板,以金属盐溶液为浸渍剂,制备生态氧化物功能陶瓷材料,其步骤为:(1)配制浓度为5~40%的金属盐溶液;(2)采用注射或浸泡的方法,将天然植物浸入金属盐溶液;(3)将浸渍有金属离子的天然植物在烘箱中50℃~150℃范围内干燥5~60小时;(4)将干燥的天然植物置于烧结炉中300℃~1250℃范围内烧结。其中:上述金属盐溶液主要指锡的氯盐、硝酸盐溶液。本发明工艺简单,材料结构独特,以SnO2材料为例,制备的纤维状SnO2生态功能陶瓷材料,可用于对可燃性气体和有毒气体,进行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检测,具有广阔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484486A
公开(公告)日:2004-03-24
申请号:CN03141800.7
申请日:2003-07-2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5K9/00
Abstract: 一种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电磁屏蔽材料领域。本发明具体如下:1)选择木质材料,并将木质材料在磁性金属盐的水溶液中浸渍预处理1-24小时后,取出干燥;2)再进一步控制其尺寸和形状,并与改性树脂充分混合,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进行成型处理,并控制其孔隙率和孔隙分布;3)再进一步在非氧惰性气氛下并在250-1500℃温度范围内进行高温处理,升温速度1-20℃/分钟,保温时间1-6小时;4)用有机物进行涂层处理,控制涂层厚度,室温固化。本发明制备的电磁屏蔽复合材料一方面具有成本低廉、来源广泛、密度低、超宽频范围内电磁屏蔽能力高的特点,另一方面具有较高的电磁波吸收能力,克服了以反射为主、屏蔽频段有限的弊端。
-
公开(公告)号:CN1483557A
公开(公告)日:2004-03-24
申请号:CN03141799.X
申请日:2003-07-2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无机陶瓷分级结构/有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领域。本发明充分利用天然木材结构所特有的自然分级结构或者分级层次,首先通过有机物在宏观木材结构中的浸渍和组装以及烧制,制备继承和复制了宏观木材分级结构特征的无机陶瓷分级结构,然后将无机陶瓷分级结构与有机高分子进行复合,最终得到无机陶瓷分级结构/有机高分子复合材料。本发明与传统陶瓷/有机高分子复合材料相比,它们具有更高的机械性能,尤其是具有独特的耐冲击、抗破坏、抗震、密度轻的特性,显示出无机陶瓷分级结构/有机高分子复合材料其潜在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899312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05885.1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1F17/218 , C01F17/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学陶瓷和功能陶瓷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一种了尺寸、组分可控的球形稀土氧化物谐振单元及其级联制备方法、应用。该球形稀土氧化物谐振单元,先将钇盐溶液和晶种沉淀剂反应,得到晶种溶液;取晶种溶液引入晶核,加入金属盐溶液和碱性沉淀剂进行生长,通过控制晶种溶液的用量,金属盐溶液和碱性沉淀剂的种类、浓度,得到不同尺寸、组分的球形稀土氧化物谐振单元;其中,所述的球形稀土氧化物谐振单元具有高的球形度,分布均一,粒径多分散系数小于0.1。可明显在亚微米尺度调控氧化物谐振单元的尺寸和组分,实现氧化物谐振单元在0.1‑1μm范围内高球形度、尺寸和组分可控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6217216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10175702.2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4B35/40 , C04B35/626 , C04B35/624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变太阳吸收率铁酸镧陶瓷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可变太阳吸收率铁酸镧陶瓷粉体的通式为La1‑xScxFeO3,其中,0.025≤x≤0.125,所述的可变太阳吸收率铁酸镧陶瓷粉体在25℃下对太阳波段吸收率不高于0.51、在270℃下对太阳波段吸收率不低于0.68。本发明提供的可变太阳吸收率铁酸镧陶瓷粉体或块体,为室温至270℃之间太阳吸收率变化值0.3的智能热控陶瓷材料;本发明提供的可变太阳吸收率铁酸镧陶瓷粉体或块体的制备方法,通过对铁酸镧的镧位进行钪掺杂使铁酸镧在25℃‑270℃的太阳吸收率变化增大,并通过调节钪的掺杂量使所述材料的25℃‑270℃可变太阳吸收率最大达到0.3(x=0.1),同时降低了铁酸镧体系相同温度水平下的太阳吸收率/红外发射率比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25911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498314.3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1B21/0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氮化硼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在氮气或氨气气体保护下,于有机介质的球磨罐中球磨硼源和含锂催化剂,干燥箱中真空干燥;于含氮气体的管式炉中对经球磨的硼源和含锂催化剂混合料进行化学气相沉积得初级氮化硼纳米管,和对初级氮化硼纳米管酸洗和热处理,得终极氮化硼纳米管。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大批量制备氮化硼纳米管的同时,利用酸洗和热处理结合的纯化方式又提高了氮化硼纳米管的纯度和结晶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708863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011493238.4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金刚石/铜界面热导的表面改性方法,该方法为:选取富含金刚石(100)面的金刚石片,先采用氩离子对其表面进行轰击,然后通过磁控溅射的方式在其表面镀铜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成本、简易的提升金刚石/铜界面热导的手段,进而提升金刚石/铜复材的热导率,本发明无需添加中间层结构,节省了原材料,简化了工艺工程。
-
公开(公告)号:CN111058017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911157000.1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23C16/54 , C23C16/505 , C23C16/26
Abstract: 一种石墨烯金属复合丝材及其低温连续化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提供金属丝;利用卷对卷沉积方式,在对卷输入端和对卷输出端之间传输金属丝,并且在金属丝传输过程中,通过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在所述金属丝表面沉积石墨烯层,所述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工艺的沉积温度为700℃~850℃。上述制备方法提高形成的石墨烯金属复合丝材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118470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158757.2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23C16/26 , C23C16/505 , C23C16/54
Abstract: 一种表面具有复合涂覆Gr的复合金属丝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提供金属丝,所述金属丝包括金属丝基材以及沉积于所述金属丝基材表面的初始石墨烯层;在所述金属丝表面涂覆固体碳源;利用卷对卷传输方式传输表面涂覆有固体碳源的金属丝,并且在传输过程中通过原位生长工艺,在所述金属丝表面形成增厚石墨烯层。上述方法能够连续制备表面具有超厚Gr的复合金属丝,提高复合金属丝的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