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蓄能参与电力调峰的储能与主机容量优化配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3213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02764.4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水蓄能参与电力调峰的储能与主机容量优化配置方法,包括:根据供能系统基础数据获得动态负荷特性,进行初步主机容量选型;构建包括供能设备模型,储能参与调峰补偿模型以及电网减量投资模型的供能系统模型;基于水蓄能调峰优化策略,对供能系统模型运行进行仿真模拟,获得运行数据,使水蓄能子系统按以负荷调峰为目的的方式参与供能系统调控;以容量配置后的供能系统全年综合运行效果最优为目标设置目标函数;在初步主机容量选型基础上以水蓄能占典型日全天总负荷的比例作为输入自变量,求解最优目标函数下的供能系统模型,获取容量配置结果并更新主机容量选型,循环迭代获得最终的容量配置方案。

    基于纤维多孔陶瓷的发汗冷却热防护装置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4279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99522.7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纤维多孔陶瓷的发汗冷却热防护装置及制备方法,涉及飞行器热防护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多孔介质区一、多孔介质区二及多孔介质区三,所述多孔介质区一、多孔介质区二及多孔介质区三水平方向孔隙率依次降低。本发明具有多维梯度仿生结构,在水平方向上设置高、中、低孔隙率的梯度多孔介质区,在前端高孔隙率处可以减小流动阻力,形成优势通道,使更多的冷却剂首先输送到高热流处,缓解气堵,减小横向流动,且在法向方向上设置梯度孔隙率的多孔介质子模块,在孔隙较小的位置处提供毛细抽吸力,在孔隙较大的位置处减小流动阻力,精确控制,通过少量的冷却剂用量带走多孔介质表面大量的热量。

    一种航天用液态金属磁性纳米流体散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15092424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682718.8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天用液态金属磁性纳米流体散热器,涉及芯片散热技术领域,解决了航天芯片散热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该散热器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三壳体内部设置电磁铁,第二壳体被闭环的对流换热通道贯穿,对流换热通道内填充液态金属磁性纳米流体,第二壳体内部的对流换热通道为螺旋型圆形通道,第二壳体外部的对流换热通道为直线型圆形通道;翅片型泡沫金属热沉被直线型圆形通道贯穿,用于对液态金属磁性纳米流体散热;电磁泵连接直线型圆形通道,用于驱动液态金属磁性纳米流体流动。能够快速将航天器件散发的热量传递至外部环境,降低航天器件的工作温度,实现航天器件高效稳定的运行。

    一种兼作应急用的数据机房蓄冷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67299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469624.2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作应急用的数据机房蓄冷系统及方法,包括制冷主机、换热器、蓄冷水池和相变蓄冷装置。本发明采用蓄冷模块与制冷主机串并联结合的系统形式,根据温度变化智能切换蓄放冷模式,通过不同的蓄冷模式适应不同的工况,使得整体系统应用范围更广,同时采用不同的蓄放冷模式,提升了整体蓄冷系统运行稳定性与安全性,同时维护方便、占地空间少,延长了系统的使用寿命。

    基于空间点阵式泡沫金属的航天热控系统强化冷凝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688889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286683.6

    申请日:2022-03-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空间点阵式泡沫金属的航天热控系统强化冷凝装置,包括壳体、冷凝换热管、泡沫金属;所述冷凝换热管,管内供水流通,管外供制冷剂流通,管外外壁填充有高孔密度的通孔泡沫金属结构;所述泡沫金属为空间点阵式棱锥型泡沫金属强化换热骨架的填充结构。属于航天热控系统装置领域,随着航天系统领域高性能、高集成电子器件的热流密度迅速增大,本发明采用水冷方式代替传统风冷方式,同时通过管外采用高孔密度的泡沫金属代替翅片管的方式进行换热。泡沫金属在增加换热面积的同时,空间点阵式强化换热骨架的泡沫金属填充结构可以大大减小流动阻力的影响,显著提高换热效果,在有限的空间中实现高效散热。

    一种盘状放射形微通道散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13423240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587976.3

    申请日:2021-05-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盘状放射形微通道散热器,包括上盖板、微通道模块和汇流板;上盖板与入口管道连接、汇流板与出口管道连接;上盖板和汇流板连接并在内部形成圆柱形空间,微通道模块设置在圆柱形空间内;微通道模块的结构包括基板,基板为圆形,其中部设有通孔,基板的上表面形成有若干筋板,筋板由通孔的边缘向基板外圈呈放射状延伸,相邻两筋板之间形成流通截面渐增的微槽,基板的上表面与上盖板贴合,从而在微槽与上盖板之间形成入流通道。本发明用于解决现有微通道散热器对环状及转动部件不匹配的问题,散热器沿轴线布置的出、入口以及呈放射状的微通道解决了微通道内沿周向流量不均匀所带来的温度不均匀的问题。

    一种复合液态金属和泡沫金属的光伏瓦散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13346830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589901.9

    申请日:2021-05-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液态金属和泡沫金属的光伏瓦散热器,包括基体,所述基体的上表面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内填充液态金属,所述基体连接于光伏瓦的下方,并且使所述液态金属与所述光伏瓦的底面直接接触,还包括热管,所述热管与所述凹槽连接,用于对所述液态金属进行散热,实现对所述光伏瓦散热的目的。本发明能够快速将光伏瓦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外部环境中,降低光伏瓦的工作温度,极大地提升光伏瓦的工作效率。

    一种智能泡沫金属强化沸腾换热冷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666282B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810455364.7

    申请日:2018-05-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施娟 顾聪 陈振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泡沫金属强化沸腾换热冷却装置,该装置包括密封腔体(5),在密封腔体(5)内部盛有制冷工质(2),底层智能泡沫金属(3)固定在密封腔体(5)底部的内表面并浸没于制冷工质(2)内,在密封腔体(5)顶部内表面固定有顶层泡沫金属(7),在密封腔体(5)侧面的上端设置有导管(6),在密封腔体(5)顶部外表面设置有风机(1),其中底层智能泡沫金属(3)具有全程记忆效应,泡沫金属的孔隙率和孔径大小随温度而改变。本发明所提供的冷却装置利用智能泡沫金属来强化沸腾换热,既增加汽化核心和换热面积,又减少流动阻力,有效提高气泡逃逸速度,使换热量显著增大,大大增强冷却能力。

    一种带有多孔泡沫金属换热结构的太阳能光伏光热集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7917542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711046106.5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多孔泡沫金属换热结构的太阳能光伏光热集热器,该集热器采用上下双冷却通道结构,并结合多孔泡沫金属层(6)进行换热强化,降低了太阳能光伏元件的温度,提高光伏元件发电效率,同时将太阳能光伏元件所产生的大量热量及时传递给冷却气体,冷却气体从集热器出气口(11)排出后可以用于预热、干燥或者室内供暖等用途。本发明所使用的泡沫金属具有高热导率及高比表面积,可以有效地改善传统太阳能光伏光热集热器的冷却效率,并且采用下进上出的流式,使得换热过程接近逆流换热,换热效率达到最高。

    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过充安全性的石墨烯正极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07204452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710379446.3

    申请日:2017-05-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郝冠球 任萍 施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8 H01M4/623 H01M4/6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过充安全性的石墨烯正极材料,具体涉及锂离子电池过充情况下的散热及保护,该正极材料由炭黑导电剂SP;镍钴锰NCM;聚偏氟乙烯PVDF;石墨烯;导电石墨KS6组成。所述的正极材料按质量组分为:将物料按照配方比例投料,经过电芯制作并通过容量测试后采用Arbin充放电设备进行过充测试。最终得到散热性能好,过充安全性高的锂离子电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