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9849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743617.2
申请日:2024-11-30
Applicant: 山东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航天器无磁热控电路,包括逻辑控制电路、带通滤波器、乘法器、放大器、功率放大电路和隔直电路;逻辑控制电路输出频率为100KHz的方波信号,之后通过带通滤波器将此100kHz的方波信号,调理成频率为100kHz,幅值约为5V的正弦波;该正弦波信号经乘法器及放大器增幅后,生成设定幅值、频率不变的正弦波;然后经功率放大电路增强功率驱动能力,再经隔直电路去除直流分量,最终输出正负面积相等,特定幅值,频率为100Khz的正弦波驱动信号,为加热器加热,该信号在每一个正弦波周期内,均实现了磁场抵消,实现无磁热控;本发明能够在整星进行热控管理时,保证磁场探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78937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77094.8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吉天星舟(长春)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空间遥感载荷电子器件的控温装置,涉及空间载荷热控制技术领域,其包括多个半导体制冷片、导热索、热管和辐冷板,每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热冷端装于对应的CMOS成型模块上,每个所述CMOS成型模块安装于电路板支架上;所述导热索安装于多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上;所述热管的一端与导热索连接;所述辐冷板与热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辐冷板安装于卫星平台上。本发明通过改变半导体制冷片上的有效电压,控制制冷片的输出功率,保证温度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5180182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210666703.2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IPC: B64G1/50
Abstract: 本发明为解决热控系统单机及导管分布冗杂、系统质量及占用空间较大等问题,提供一种轻量化的航天器热控用集成组件,包括补偿器、进口管、主份泵、备份泵、安装底板、自控阀、进口压力传感器、出口压力传感器、焊接导管和滤芯等。吹除器集成在进口管与补偿器连接的接口中,进口管上设置加排阀接口、组件进口;进口管通过集成有吹除器的接口与补偿器连通,连接主份泵的进口,并通过焊接导管连接备份泵的进口,通过焊接导管连接进口压力传感器;自控阀分别连接主份泵的出口和备份泵的出口,并通过焊接导管与出口压力传感器相连,自控阀上设置组件出口;外部管路分别与组件进口和组件出口连成流体回路,通过加排阀接口对流体回路进行工质加注。
-
公开(公告)号:CN11946017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54659.9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北京钧天航宇技术有限公司 , 钧天航宇(上海)技术有限公司
IPC: B64G1/5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空间环境下的热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散热模块及散热系统,包括本体和流道转接管,所述本体包括透明封装层和第一反射层,在所述本体内形成有微流道,所述第一反射层覆盖所述微流道的内表面,所述散热模块还具有接触面,所述接触面用于与产热设备接触,所述微流道靠近所述接触面设置,所述微流道的端部与所述流道转接管连接。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所涉及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散热模块及散热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920245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152035.7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卫星平台与载荷多维非线性协同智能热管理方法及系统,包括:建立关系模型;根据关系模型,构建卫星平台与载荷多维的非线性协同智能热管理模型;求解非线性协同智能热管理模型。本发明在载荷既定工作模式约束下,在时域维度内对载荷热耗和整星热控加热器进行协同优化调节,将卫星载荷单机的开机时序和开机时长与热控加热器同时作为整星热管理的调节变量,充分利用了载荷单机温度对载荷自身热耗的动态响应比热控补偿加热器更快、稳态响应幅值更大的优势,相对于常规的卫星热管理方法,整星热管理调节更迅速、功耗等资源消耗更小,并实现热控分系统在地、月阴影期等用电高峰期加热补偿功耗的最小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11729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334183.0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轻型敏捷遥感卫星平台构型,包括星体、雷达天线、太阳电池阵、控制力矩陀螺群、吊装结构、电推进系统以及散热装置;星体包括一体化碳纤维桁架和蜂窝板,一体化碳纤维桁架作为安装基础呈长方体结构,蜂窝板设置在一体化碳纤维桁架内部,控制力矩陀螺群为五棱锥构型,紧固安装在蜂窝板上;太阳电池阵与雷达天线相对安装在一体化碳纤维桁架的两侧,雷达天线包括多个活动连接的子阵,太阳电池阵包括多个活动连接的子板;一体化碳纤维桁架的顶部设置有吊装结构,电推进系统呈模块化整体安装在星体上,一体化碳纤维桁架的外侧面设置有散热装置。本发明实现了重量轻、包络小、可快速姿态机动的良好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632394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87726.3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氙工质霍尔电推进贮供系统热控设计方法,涉及航天器热控设计技术领域,该方法涵盖设计和实施两方面,设计方法中根据霍尔电推进贮供系统线密度、所处环境、压力和功能进行区域划分;实现同一区域内功率密度一致性分配,有利于加热片设计和实施,并减小温度梯度;实施中,通过对加热片出线口进行防护,使用单面聚酰亚胺胶带固定缠绕管路加热片的首尾两端,验证配线回路阻值正确性和绝缘性后,利用石墨膜进行缠绕固定加热片,之后包覆条带状多层隔热组件,该方法从强化加热片自身绝缘性角度出发,解决了传统实施方法效率低下、响应速度慢以及补偿功耗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83342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1311637.2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常州贺斯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4G1/5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热交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飞行器液冷装置及其工作方法。一种飞行器液冷装置,包括:储料罐,以及设置在储料罐下端的输送部;所述输送部适于将储料罐内的液体输送至飞行器;交换调节组件,其滑动设置在所述输送部的传动轴上;其中,将储液罐内的液体输送向飞行器,液体在飞行器内气化以对飞行器进行热交换;冷凝后的液体经传动轴向上回流时,所述交换调节组件适于过滤液体。通过交换调节组件的设置,不仅能够过滤拦截回流液体中的杂质,还能够避免储液罐内压力增大。
-
公开(公告)号:CN118723122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55198.8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B64G1/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间载荷仪器μK级超稳热环境系统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明确热环境系统在不同频段下幅值、相位的热扰动特性;S2、求解目标频段内热环境系统传递函数期望值;S3、设计热环境系统多级热阻尼的层数,明确各个热阻尼层级间的期望热阻尼值;S4、将各个热阻尼层级间的期望热阻尼值分解为辐射热阻、导热热阻,权衡各个层级热阻设计是否可行;S5、如果不可行,调节初级加热器参数,并重复执行步骤S3、S4;S6、如果可行,进一步设计微调加热器,明确微调加热器的安装位置、设计参数;S7、完成空间载荷仪器μK级超稳热环境系统具体参数设计。有益效果是温度稳定性高、精密控温理论完善、控温量程可控、刻度可调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7341995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311125262.6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IPC: B64G1/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天器高集成度单相流体回路驱动装置及热控驱动装置,航天器高集成度单相流体回路驱动装置的集成箱体的外侧壁上设有多个快断接口;流体驱动部的入口端连接驱动入口管路的一端,驱动入口管路的另一端连接换热器冷侧快断接口;流体驱动部的出口端连接驱动出口管路的一端,驱动出口管路的另一端连接第一载荷快断接口;驱动出口管路上还并联有散热支路;驱动入口管路上沿流体流动方向依次连接有气液分离器、过滤器和储能器,旁路的一端接入气液分离器上游的驱动入口管路上,旁路的另一端接入散热支路上游的驱动出口管路上;散热支路回路的两个支路分别连接载荷快断接口,散热支路回路的两个支路的汇流管路连接换热器热侧快断接口。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