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1004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745778.4
申请日:2023-06-2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浙江省水文管理中心 , 淳安县千岛湖生态综合保护局(淳安县水利水电局)
Inventor: 杜军凯 , 徐琳 , 王蓓卿 , 仇亚琴 , 俞发康 , 贾仰文 , 郝春沣 , 贾玲 , 牛存稳 , 刘海滢 , 李昕阳 , 杨永森 , 金俏俏 , 何小龙 , 田玺泽 , 何晓珉 , 李明泉
IPC: G06F16/215 , G06F16/2458 , G06F16/29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尺度分析的遥感降水产品的逐日订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降水数据处理与评估;步骤2、有站点栅格日校正系数的计算;步骤3、日校正系数的修正;步骤4、遥感降水数据的多空间尺度校正;步骤5、不同校正尺度分析与优选。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尺度分析的遥感降水产品的逐日订正方法,在基于尺度分析的基础上,克服了现有订正方法在处理地面实测数据和遥感降水数据融合校正时存在的缺陷,大幅提升了遥感降水产品精度,方法便捷,适用性强,为水循环模拟、气象灾害预报等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2949182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110235886.8
申请日:2021-03-0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地表土壤含水量的区域尺度最大气孔导度的计算方法,包括:筛选地表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因子,获取区域尺度上各影响因子的栅格数据;基于地表土壤墒情监测数据,构建地表土壤含水量神经网络模拟模型,得到时空连续的地表土壤含水量产品;解析冠层最小气孔阻力与冠层阻力的关系,并构建冠层阻力与地表阻力的关联;基于地表阻力的计算,得到冠层阻力和冠层最小气孔阻力,并利用气孔阻力与气孔导度的反比关系,得到区域尺度的最大气孔导度。本发明实现了耦合地表土壤含水量与蒸散发过程的区域尺度最大气孔导度计算方法,有助于实现区域尺度上土壤含水量过程与蒸散发过程的动态耦合,强化地表蒸散发的反演机理。
-
公开(公告)号:CN114186507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401550.0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WEP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河川基流分析方法,属于水文技术分析领域。本发明本发明基于具有物理机制的分布式水文模型WEP,其能直接考虑各水文要素的相互作用及其时空变异规律,从水循环的动力学机制来描述流域水文问题能够分析流域下垫面变化后的产汇流变化规律,基流作为水文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WEP模型也可以有效模拟其变化过程。本发明对分布式水文模型WEP输出结构进行了改进,使模型能够输出逐日基流量数据,使得基流计算结果具有水文循环的物理基础;弥补了传统基流计算方式在缺资料地区不能计算的缺陷;为评估历史基流量变化贡献,和未来恢复基流量提供评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334660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1711461256.2
申请日:2017-12-2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数据同化的强冲积河流的水沙预测方法和系统,具体为利用采样得到的地形高程散点数据,生成不规则三角形地形网格单元;获取强冲积河流进出口边界的水沙信息和初始场信息;以地形网格的三角形单元为控制体,将强冲积河流的二维水沙模型进行离散,选择求解方法进行计算,得到控制体的计算值;实时采集强冲积河流的河道水沙状态信息,根据水沙状态信息建立基于数据同化的实时预测模型,得到同化状态变量和参数变量;最后利用二维水沙数据同化模型对强冲积河流进行水沙预测。通过上述处理可以对强冲积河流的水沙实时状态进行有效预测,从而可以支持水沙调控,并为防洪减灾、水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0188484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474850.8
申请日:2019-06-0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动力水质模型自适应网格生成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生成覆盖计算域的若干叶网格和若干个子网格;S2、获取子网格的地形坡度;S3、根据子网格的地形坡度和目标区域边界种子点和子网格中心的相对位置关系选取叶网格,将选取出的叶网格的划分水平调整为最低划分水平;S4、获取不为最高划分水平的叶网格中子网格的水位梯度和污染物浓度梯度;S5、根据水位梯度、污染物浓度梯度和干湿边界再次调整对应叶网格的划分水平,得到重新划分后的若干子网格。本方法能够细化地形坡度较大区域的网格,同时可以根据水位和污染物浓度梯度自适应调整网格大小,计算过程中可以保证模型的静水和谐性和模型的模拟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874605B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710095169.3
申请日:2017-02-2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片麻岩土石山区山坡尺度水文过程模拟方法,包括:山坡计算单元划分;水文气象数据展布;植被截留计算;入渗及水分再分布过程计算;壤中流计算;地表汇流过程计算。本发明考虑了片麻岩土石山区广泛存在土石二元混合介质和大孔隙优先流,一方面引入碎石形状系数ε和碎石质量比系数Rv量化了土石二元混合介质对山坡水循环过程的影响;另一方面基于山坡计算单元划分,将计算单元分为大孔隙优先流区和基质区,进行两流区水循环过程计算。基于上述改进,提出了一种片麻岩土石山区山坡尺度水文过程模拟方法。本发明使片麻岩土质的山坡水文过程模拟更加精确,更接近实际。
-
公开(公告)号:CN104732069B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510089212.6
申请日:2015-02-2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入河系数计算污染物入河量的方法,包括:步骤1,对区域水循环要素演变情况进行系统分析;步骤2,确定该区域内的非点源污染的来源和组成;步骤3,确定各类所述非点源污染所对应的土地利用的产流量;步骤4,结合水循环过程分析,根据“降雨‑径流”过程,建立入河系数与降水量、径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步骤5,根据随时间变动的所述入河系数,计算得到污染物入河量。本发明突破了以往的固定入河系数法,建立一种变动的入河系数方法,重点针对非点源污染,可以对给定的污染源情况,推求不同的降雨、下垫面等条件下,不同时间的污染物入河量,从而为水质模拟、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8334660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711461256.2
申请日:2017-12-2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数据同化的强冲积河流的水沙预测方法和系统,具体为利用采样得到的地形高程散点数据,生成不规则三角形地形网格单元;获取强冲积河流进出口边界的水沙信息和初始场信息;以地形网格的三角形单元为控制体,将强冲积河流的二维水沙模型进行离散,选择求解方法进行计算,得到控制体的计算值;实时采集强冲积河流的河道水沙状态信息,根据水沙状态信息建立基于数据同化的实时预测模型,得到同化状态变量和参数变量;最后利用二维水沙数据同化模型对强冲积河流进行水沙预测。通过上述处理可以对强冲积河流的水沙实时状态进行有效预测,从而可以支持水沙调控,并为防洪减灾、水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6706501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710095164.0
申请日:2017-02-2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5/0826 ,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膨胀性土壤饱和导水系数的测定系统和方法,包括:马氏瓶下端出口处通过导水管与有机玻璃土柱的底部连接,土柱中填入吸水后能够自由膨胀的风干土样,有机玻璃土柱顶部通过导水管与带有刻度的量筒连接,以及记录时间的秒表,有机玻璃土柱为多个不同高度的有机玻璃土柱,每个有机玻璃土柱中的土样用不同土质的土样分层填充,形成多个土层。本发明根据膨胀性土壤饱和导水系数随土壤厚度的增大而变化的原理,选择一系列不同高度的有机玻璃土柱,装填不同厚度的土壤样品,逐个进行水量饱和的测定,通过对各个有机玻璃土柱所测定的出水量及出流时间等参数的计算,最终精确的计算确定膨胀性土壤剖面不同深度处的饱和导水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02567635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110437876.9
申请日:2011-12-2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量区分水循环演变过程中不同因素贡献的方法,所述的方法的步骤包括:二元水循环模型建立的步骤;判断不同因素作用下水循环要素的演变情况的步骤;计算不同情景下水循环要素演变的定量评价指标的步骤;定量区分不同因素在水循环演变过程中的贡献的步骤。本发明将气象气候学中的指纹识别技术与水文水资源学中的二元水循环模型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定量区分水循环演变过程中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贡献的技术和方法。利用分布式流域水循环模拟技术、气候模式与水文模型耦合技术、蒙特卡罗统计方法以及指纹识别技术,通过对比不同情景下水循环要素变化情况的定量评价指标,可以定量区分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在水循环演变过程中的贡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