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10041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0745778.4
申请日:2023-06-2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浙江省水文管理中心 , 淳安县千岛湖生态综合保护局(淳安县水利水电局)
Inventor: 杜军凯 , 徐琳 , 王蓓卿 , 仇亚琴 , 俞发康 , 贾仰文 , 郝春沣 , 贾玲 , 牛存稳 , 刘海滢 , 李昕阳 , 杨永森 , 金俏俏 , 何小龙 , 田玺泽 , 何晓珉 , 李明泉
IPC: G06F16/215 , G06F16/2458 , G06F16/29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尺度分析的遥感降水产品的逐日订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降水数据处理与评估;步骤2、有站点栅格日校正系数的计算;步骤3、日校正系数的修正;步骤4、遥感降水数据的多空间尺度校正;步骤5、不同校正尺度分析与优选。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尺度分析的遥感降水产品的逐日订正方法,在基于尺度分析的基础上,克服了现有订正方法在处理地面实测数据和遥感降水数据融合校正时存在的缺陷,大幅提升了遥感降水产品精度,方法便捷,适用性强,为水循环模拟、气象灾害预报等提供数据支撑。(56)对比文件李哲.多源降雨观测与融合及其在长江流域的水文应用《.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基础科学辑》.2016,(第07期),A009-1.牛睿平;刘筠;王娟;龙彦伶.利用数据融合算法提高雷达面雨量监测精度.水利信息化.2018,(第01期),30-35.
-
公开(公告)号:CN11630786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96995.2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7/10 , G06F30/28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源涵养量的综合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水源涵养量评价方程;步骤2、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来水评价;步骤3、年度水源涵养量的分功能评价;步骤4:水源涵养量综合评价。本发明所述方法紧密结合水循环的全过程,拓展了水源涵养功能评价的维度,综合考虑汛期时段的“调峰”、平水时段的“蓄滞”以及枯水时段“供水”等多种功能,丰富了水源涵养量评价方法体系。本发明将分布式水文模拟与通用水源涵养量分功能综合评价法相融合,发挥二者优势,在保障精度前提下,可灵活选取评价区域和评价时段,大幅度提升水源涵养量评价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619111B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0886292.6
申请日:2019-09-19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径流系列一致性修正方法,该方法包括五个部分:Ⅰ.天然径流量的核定与时间序列突变性检验;Ⅱ.降水~径流关系分析;Ⅲ.基于统计法的天然径流系列一致性修正;Ⅳ.基于图解法的天然径流系列一致性修正;Ⅴ.综合统计法与图解法的天然径流系列一致性修正。本方法设计了映射转换模块,提出了适用于阈值判定方法对统计修正法的适用范围进行了规范;将图解分析与统计分析相集成,以图解分析成果作为控制性的外边界条件,有效解决了修正比例超过100%以及修正后丰、枯年份天然径流量相对大小关系紊乱问题,丰富了天然径流一致性修正方法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10232471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381785.4
申请日:2019-05-0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降水传感网节点布局优化方法及装置,本申请以卫星遥感降水数据为背景场,结合地面监测数据,可以模拟得到高精度的降水空间分布,从而将离散化的地面监测数据转化为高精度且连续的地面数据,进一步地,利用泰森多边形离散化地面区域,能够降低遍历的单元数目,提高计算效率。根据降水空间分布,建立节点布局优化的多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得到降水站点布局优化模型,然后采用多目标微观邻域粒子群算法求解模型得到最优降水传感网节点布局,为地面监测站点的合理布设提供理论依据。在求解过程中,将多目标微观邻域粒子群算法改造为适用于并行计算架构,加速求解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909731B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710095163.6
申请日:2017-02-2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膨胀性土壤产汇流过程模拟方法,包括:建立土壤膨胀特征曲线和土壤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建立膨胀性土壤饱和水分运动参数模型,包括膨胀性土壤饱和含水量、饱和比容积和饱和含水量;非稳定降雨过程模拟;入渗产流情景分析;膨胀性土壤非稳定降雨入渗产流过程模拟。本发明考虑土壤膨胀变形主要与初始含水量和上覆荷载等有关,采用考虑土壤膨胀性的土壤饱和水分运动参数计算模型,基于Green‑Ampt模型(格林‑安普特模型)提出了考虑土壤膨胀变形的降雨入渗产流模型方法,有助于完善土壤水分运动理论,对膨胀性土壤水分管理与调控具有指导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706501B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710095164.0
申请日:2017-02-2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膨胀性土壤饱和导水系数的测定系统和方法,包括:马氏瓶下端出口处通过导水管与有机玻璃土柱的底部连接,土柱中填入吸水后能够自由膨胀的风干土样,有机玻璃土柱顶部通过导水管与带有刻度的量筒连接,以及记录时间的秒表,有机玻璃土柱为多个不同高度的有机玻璃土柱,每个有机玻璃土柱中的土样用不同土质的土样分层填充,形成多个土层。本发明根据膨胀性土壤饱和导水系数随土壤厚度的增大而变化的原理,选择一系列不同高度的有机玻璃土柱,装填不同厚度的土壤样品,逐个进行水量饱和的测定,通过对各个有机玻璃土柱所测定的出水量及出流时间等参数的计算,最终精确的计算确定膨胀性土壤剖面不同深度处的饱和导水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711378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164838.X
申请日:2023-09-11
Applicant: 天津科技大学 , 淳安县千岛湖生态综合保护局(淳安县水利水电局) , 浙江省水文管理中心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黑龙江省水文水资源中心
IPC: G06F30/23 , G06F30/12 , G06F113/0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MS和ARCGIS数据交互的地下水数值模拟构建及分析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确定研究区的边界范围,准备模型含水层、隔水层顶底板高程值,并确定边界条件;使用ARCGIS处理数据,确定地表水体、生活水源地、工业开采井位置及开采量、参数分区划分及赋值,基于GMS建立GMS概念模型并验证;设置多种不同的情景,利用验证后的GMS概念模型对研究区的地下水水位‑水量变化情况进行预测分析,以得到不同情景下研究区的水位浮动变化规律及地下水量采补平衡关系。优点是:采用GMS与ARCGIS两个软件建立交互关系,通过改变地下水补径排关系,设置不同情景分析计算研究区内地下水水位‑水量变化情况,为区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优化设计提供决策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6307865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196995.2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7/10 , G06F30/28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源涵养量的综合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水源涵养量评价方程;步骤2、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来水评价;步骤3、年度水源涵养量的分功能评价;步骤4:水源涵养量综合评价。本发明所述方法紧密结合水循环的全过程,拓展了水源涵养功能评价的维度,综合考虑汛期时段的“调峰”、平水时段的“蓄滞”以及枯水时段“供水”等多种功能,丰富了水源涵养量评价方法体系。本发明将分布式水文模拟与通用水源涵养量分功能综合评价法相融合,发挥二者优势,在保障精度前提下,可灵活选取评价区域和评价时段,大幅度提升水源涵养量评价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221687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0715874.X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北京市水文总站
IPC: G06F30/20 , G06F30/28 , G06Q50/02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炭开采对河川径流影响的数值模拟方法,属于水文技术分析领域。本发明收集输入WEP分布式水文模型所需数据,并进行空间展布;收集模拟流域内水文站的径流数据,设置率定期和验证期,对WEP模型进行参数率定和验证;在WEP模型中加入煤矿开采模块,模拟煤矿开采的影响,并对煤矿参数进行率定;基于率定后的WEP模型,设置不同情景,输出不同煤矿开采、气候变化、社会用水情景下的径流量,实现不同因素对径流量的影响分析。本发明通过不同情景设置,解析气候变化、煤矿开采、社会用水等驱动因子与径流量之间关系,为评估径流量变化贡献,和河川生态保护和修复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662936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305594.1
申请日:2022-03-2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生态用水和经济社会用水优先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开展生态用水的需求分析;S2、开展经济社会用水的需求分析;S3、检验生态用水和经济社会用水的最大需求是否超过区域水资源总量;S4、结合检验结果对生态用水和经济社会用水的各层次需求进行排序;S5、对生态用水和经济社会用水的各层次需求的排序结果进行赋分;S6、对赋分结果进行汇总,获取生态用水和经济社会用水的各层次需求的总得分;S7、对各项用水需求的总得分进行排序并确定优先序。优点是:能够确定水资源总量制约的情况下应优先满足的用水类型,且能够兼顾公平和效率以及用水各方容易接受,为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支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