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445831B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610367956.4
申请日:2016-05-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C07C67/313 , C07C69/67 , B01J23/22 , B01J29/0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乙醛酸酯的生产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存在乙醛酸酯收率低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包括含氧气体、乙醇酸酯、稀释剂和载气在气相氧化反应条件下在反应器中与催化剂接触的步骤;其中,所述含氧气体通过陶瓷膜分布器进入反应器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乙醇酸酯氧化制乙醛酸酯的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9574844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710904446.0
申请日:2017-09-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C07C69/716 , C07C67/3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乙醛酸酯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乙醇酸酯和含氧气体在氧化脱氢条件下通过具有至少二段催化剂床层的反应器的步骤;所述催化剂床层具有惰性填料和催化剂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中,惰性填料与催化剂的重量比为(0~2):1。该方法可用于乙醛酸酯的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5435779B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410428976.9
申请日:2014-08-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氧化碳气相合成草酸酯的催化剂,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存在催化剂活性低,在一氧化碳气相合成草酸酯过程中亚硝酸酯转化率和草酸酯时空产率低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以氧化铝、氧化硅或分子筛中的至少一种为载体,负载0.03~3wt%活性组份钯和0~3wt%选自钡、镁、镧、镍、铜、钐、钙、锆、铈、钛、锌、铈中至少一种助剂,其中,钯桥式吸附一氧化碳和线式吸附一氧化碳比例为0.5~5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一氧化碳气相合成草酸酯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7445839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610368007.8
申请日:2016-05-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C07C69/67 , C07C67/313 , B01J23/30 , B01J27/19 , B01J27/199 , B01J27/192 , B01J29/035 , B01J29/48 , B01J29/7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67/313 , B01J23/30 , B01J27/19 , B01J27/192 , B01J27/199 , B01J29/0358 , B01J29/48 , B01J29/7815 , C07C69/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乙醛酸酯的合成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反应温度高,乙醛酸酯收率低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包括使含氮氧化物流体、含氧流体、含乙醇酸酯流体在催化剂存在下接触生成乙醛酸酯的反应步骤;所述催化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a)0.2~20份的选自V或Mo中至少一种的活性组分;b)0.05~15份的选自W、Sn、Sb、Bi、K、Na、Li、Mg、Ca或Ba中至少一种的助剂;c)65~99.75份的选自氧化铝、硅酸盐或硅铝酸盐中至少一种的载体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乙醇酸酯氧化制乙醛酸酯的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190542B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010116461.7
申请日:2010-03-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 Y02P20/584 , Y02P3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甲醇制烯烃与碳四以上烃催化裂解的耦合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低碳烯烃收率不高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甲醇制烯烃与碳四以上烃催化裂解的耦合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包括甲醇的原料进入主反应器反应区,与包括磷酸硅铝分子筛催化剂接触,生成包括低碳烯烃的产品物流I,同时形成失活的催化剂;(2)所述失活的催化剂进入再生器再生,再生完成的催化剂进入提升管反应区,与包括碳四以上烃的原料接触,生成的产品和催化剂经过催化剂缓冲流化区后进入下行床反应区,与包括碳四以上烃的原料接触,生成包括低碳烯烃的产品物流II,同时形成预积炭的催化剂;(3)所述产品物流II经气固分离后与产品物流I混合进入分离工段,所述预积炭的催化剂返回主反应器反应区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可用于低碳烯烃的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218258B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010147036.4
申请日:2010-04-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收氮氧化物并净化尾气的工艺及设备,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存在氮氧化物回收率及脱除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包括如下步骤:(a)将含有氮氧化物的尾气物流与第一股氧气和C1~C4的烷基醇分别由进气口和进液口引入第一旋转填料床,在温度-20~100℃,压力为0.1~5.0MPa,氮氧化物∶O2∶C1~C4的烷基醇的摩尔比为1∶0.1~1∶1~100的条件下,尾气物流与氧气和C1~C4的烷基醇在第一旋转填料床中进行第一级反应,得到气相反应流出物I和液相流出物I,随后分别由第一旋转填料床排气口和排液口排出;(b)由步骤a得到的气相反应流出物I与第二股氧气和吸收液分别由第二旋转填料床进气口和进液口引入第二旋转填料床,在温度-10~100℃,压力为0.1~2.0MPa,气液比为10~800∶1的条件下,所述气体中的残余氮氧化物被吸收溶液在旋转填料床内进行反应,反应后的气体从第二旋转填料床的排气口排空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回收氮氧化物并净化尾气的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649705A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1110047192.8
申请日:2011-02-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C07C31/20 , C07C29/149 , B01J23/888 , B01J29/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乙二醇的生产方法。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存在乙二醇选择性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以草酸酯为原料,以选自水、C2~C5醇中的至少一种为终止剂,包括以下步骤:(a)原料首先从流化床反应器底部进入与催化剂接触反应,形成含有乙二醇和催化剂的流出物I;(b)来自(a)步骤的流出物I在流化床反应器过渡区上部的气固快速分离区底部与终止剂接触,形成的流出物II进入流化床反应器上部的气固快速分离区经气固分离后,固体催化剂进入活化器活化;(c)来自活化器的已活化催化剂返回流化床反应器底部密相区继续进行反应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乙二醇的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649561A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1110045600.6
申请日:2011-02-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C01B3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CO混合气体选择氧化除氢气的方法。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存在氢气脱除率低,CO损失率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以含氢气的CO混合气体为原料,在氧气与原料中氢气的摩尔比为0.5~5∶1,反应温度为100~300℃,体积空速为100~10000小时-1,反应压力为-0.08~5.0MPa的条件下,原料与混合床中含铂系金属为活性组分的催化剂床层接触,反应流出物中氢气被氧化为水;其中在于催化剂床层距离入口处1/10~5/6床层之间装填惰性填料稀释的催化剂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CO混合气体氧化除氢的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649553A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1110045070.5
申请日:2011-02-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C01B3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CO气体氧化脱氢的方法。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用于CO气体原料氧化脱氢反应过程中,存在氢气脱除率低,CO损失率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以含CO和氢气的混合气为原料,以选自水为终止剂,包括以下步骤:(a)原料首先从流化床反应器底部进入,在流化床反应器密相区及过渡区与催化剂接触反应,形成含有CO和催化剂的流出物I;(b)流出物I在流化床反应器过渡区上部的气固快速分离区底部与终止剂接触,形成的流出物II进入流化床反应器上部的气固快速分离区经气固初步分离后,气体再进入外旋式旋风分离器继续分离,分离后的气体进入后续工段分离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由CO气体氧化脱氢的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649076A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1110045367.1
申请日:2011-02-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B01J23/888 , B01J29/48 , B01J35/08 , C07C31/20 , C07C29/14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草酸酯催化氢化为乙二醇的流化床催化剂,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存在加氢产物乙二醇选择性低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以催化剂总重量份数计,包括5~80份的铜及其氧化物为活性组分、10~90份的氧化硅、分子筛或氧化铝中至少一种为载体,以及0.01~30份的铋和钨金属元素或其氧化物为助剂;其中,流化床催化剂载体的平均比表面积为50平方米/克~800平方米/克,催化剂的平均颗粒直径为20~300微米,以催化剂重量百分比计,颗粒直径为80~150微米的催化剂占催化剂总重量的20~95%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乙二醇的工业生产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