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00548B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410163426.9
申请日:2014-04-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IPC: C01B32/184 , H01M4/139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三维氮掺杂石墨烯复合体系的制备方法,包括:(1)室温下将氧化石墨烯均匀分散于溶剂中,再加入选定材料和含氮化合物,均匀混合形成混合液;(2)将上述混合液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室温至150℃,反应时间为0‑8 h;(3)将产物冷却至室温,离心收集产物,洗涤、烘干即得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本发明能够高效、可控的制备氮含量在8%~19%的三维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体系,并且通过改变加入含氮化合物的种类、用量及反应温度和时间,即能控制其中的氮含量,简单易实施,产率在98.9%以上,在水处理,生物医药,能量产生转化与储能器件,抗静电,热管理,导热散热,传感器,电磁屏蔽,吸波和催化等方面有广泛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525613A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610452659.X
申请日:2016-06-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IPC: G01L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拉伸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其包括层叠的四层柔性透明层以及位于每相邻的两层柔性透明层之间的电极层;其中,位于第一层柔性透明层与第二层柔性透明层之间的电极层以及位于第三层柔性透明层与第四层柔性透明层之间的电极层具有的电荷极性与位于第二层柔性透明层与第三层柔性透明层之间的电极层具有的电荷极性相反。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可拉伸的柔性压力传感器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可拉伸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制造工艺简单且能够大面积制备,且很容易实现高灵敏性和宽测量范围的统一。
-
公开(公告)号:CN105000548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410163426.9
申请日:2014-04-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三维氮掺杂石墨烯复合体系的制备方法,包括:(1)室温下将氧化石墨烯均匀分散于溶剂中,再加入选定材料和含氮化合物,均匀混合形成混合液;(2)将上述混合液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室温至150℃,反应时间为0-8h;(3)将产物冷却至室温,离心收集产物,洗涤、烘干即得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本发明能够高效、可控的制备氮含量在8%~19%的三维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体系,并且通过改变加入含氮化合物的种类、用量及反应温度和时间,即能控制其中的氮含量,简单易实施,产率在98.9%以上,在水处理,生物医药,能量产生转化与储能器件,抗静电,热管理,导热散热,传感器,电磁屏蔽,吸波和催化等方面有广泛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28559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49788.9
申请日:2023-03-15
Applicant: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IPC: C09D163/02 , C09D5/08 , C09D7/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石墨烯环氧云铁中间漆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它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环氧树脂10‑20份;石墨烯0.1‑0.5份;分散剂0.1‑1份;云母氧化铁10‑40份;钛白粉5‑10份;长石粉20‑50份;溶剂5‑15份;消泡剂0.1‑0.3份;防沉剂0.5‑3份;固化剂2‑8份;本发明解决了目前石墨烯在与涂料树脂、颜填料、助剂等搅拌混合过程中难以均匀分散的技术问题,提升环氧云铁中间漆的力学、耐水和防腐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04205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12825.4
申请日:2023-01-05
Applicant: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IPC: C09D163/00 , C09D5/08 , C09D7/65 , C09D7/61 , C08B3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水工金属构件的二维阻隔防护涂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它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环氧树脂分散体65‑67份;固化剂31‑35份;新型助剂0.2‑0.45份;石墨烯基填料0.03‑0.05份;无机氧化物纳米填料0.4‑0.5份;溶剂8‑12份;本发明能够应用在水工环境下的金属防护,解决了防护涂料在水工金属构件的应用中存在广泛的涂层鼓泡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3337166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0682399.6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IPC: C09D133/02 , C09D179/02 , C09D7/6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石墨烯超分子自修复疏水防护复合材料、制法及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二维石墨烯、第一超分子聚合物、第二超分子聚合物进行组装反应,获得二维石墨烯超分子材料;对所述二维石墨烯超分子材料进行塑形、浸泡处理,获得二维石墨烯超分子自修复材料;对所述二维石墨烯超分子自修复材料进行表面疏水化改性处理,获得二维石墨烯超分子自修复疏水材料;以及,将所述二维石墨烯超分子自修复疏水材料与有机溶液充分接触进行浸渍处理,获得二维石墨烯超分子自修复疏水防护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耐蚀、自修复、抗应力、形状记忆、高效界面防护等特性,在海洋工程防护和交通运输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525613B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610452659.X
申请日:2016-06-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IPC: G01L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拉伸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其包括层叠的四层柔性透明层以及位于每相邻的两层柔性透明层之间的电极层;其中,位于第一层柔性透明层与第二层柔性透明层之间的电极层以及位于第三层柔性透明层与第四层柔性透明层之间的电极层具有的电荷极性与位于第二层柔性透明层与第三层柔性透明层之间的电极层具有的电荷极性相反。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可拉伸的柔性压力传感器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可拉伸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制造工艺简单且能够大面积制备,且很容易实现高灵敏性和宽测量范围的统一。
-
公开(公告)号:CN110078060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810073684.6
申请日:2018-01-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大学
IPC: C01B32/19 , H01M4/587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纳米条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采用Hummers方法对碳纳米管进行纵向氧化剥离,形成氧化石墨烯纳米条带溶液;对氧化石墨烯纳米条带溶液进行定向冷冻干燥处理,获得结构有序的絮状氧化石墨烯纳米条带材料。本发明工艺简单,所获石墨烯纳米条带材料具有三维多孔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及大量有利于储锂的含氧官能团,由此材料制备得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具有高比容量(500-650mAh/g)、优越的电化学性能及良好的倍率性能,是一种性能理想的电池负极材料。
-
-
-
-
-
-
-